第22章 搖籃
小扶蘇因為夏夫人的勸誡,時常來看望姑姑,和贏姬的感情深厚不少。
小人被各種好吃的投喂,身形都高了不少,小臉也有了血色,紅撲撲的,很健康。
今日下學(xué),扶蘇就趕來拜見姑姑。
贏姬看著面前的小團(tuán)子,捏捏小臉蛋:“扶蘇今日學(xué)了什么。”
扶蘇仰著臉,眼里滿是星光。
“扶蘇今日學(xué)習(xí)仁義禮智信,以后扶蘇要當(dāng)一個君子。”
女人好笑的摸了摸他的頭:“你這還真的是亙古不變的理想。”
扶蘇看著姑姑,他不理解,明明是第一次說,可姑姑聽到他說這話,眼里滿是悲傷,就像父王常常不來母親宮里一樣的神色。
贏姬的悲傷來的快,去得也快,將扶蘇抱在懷里,講著自己小時候聽的故事。
扶蘇從未聽過這么多光怪陸離的故事,敬佩齊天大圣里的孫悟空,也佩服魔童降世的哪吒。
小小的心里,被種下一顆名為叛逆、不屈的種子,不知什么時候會發(fā)芽。
之后每一天,扶蘇下學(xué)就來準(zhǔn)時報到,纏著贏姬講故事。
如果扶蘇撒潑打滾就要聽,贏姬肯定不樂意,可偏偏即使不講,扶蘇也會每日陪著她,給她講自己今日學(xué)了什么,說自己最喜歡姑姑。
小天使那亮晶晶的眸子盯著你,實在是讓人......讓人無法忍心。
小孩太乖,就想讓孩子調(diào)皮一點,活出自我,可沒辦法,扶蘇不行,他是秦國嫡長子,以后也會是秦國太子,以后的以后更是秦國的王。
所以.......贏姬被打敗了,和小家伙約定好,每日抽出來半個時辰給小家伙講故事。
元歌在一旁聽的多了,竟然都記了下來,因為不會寫字,口述給鄭國,讓他將 故事集中起來,定成書冊,送給扶蘇當(dāng)生辰禮。
扶蘇生辰日,贏姬專門兌換了一個大蛋糕。
嬴政、夏夫人、扶蘇、贏姬。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為小小的人兒慶生。
扶蘇從沒感受過這樣別致的生辰,嬴政亦如是。
慶生結(jié)束,嬴政就以批閱奏章為由早早離去。
贏姬找到人的時候,還在咸陽宮看竹簡。
贏姬看他這樣費眼睛,就讓趙高多添了幾盞燈,結(jié)果因為太熱,還是讓撤了。
女人看著昏暗的燈光下,男人眉目間滿是憂愁,不由得嘆口氣。
將系統(tǒng)商城的手電筒拿出來。
摸了摸嬴政的頭:“阿政,這是在想什么。”
嬴政俊美的臉在燈光下,忽明忽暗。
“阿姊,父親從未給我過過生辰,母親陪了我20年,可她......"
贏姬還沒聽完,就心疼的抱住這個少年,她都知道嬴政是未來的秦始皇,可如今的他還是個剛滿20的少年,這要放在現(xiàn)代還是個清澈無比的大學(xué)生。
將少年的臉放在頸窩處,讓人看不見表情,左手輕輕拍著背,唱著小時候別人媽媽唱的搖籃曲:
“月兒明
風(fēng)兒靜
樹葉兒遮窗立
蛐蛐兒叫錚錚
好比那擊筑聲
筑聲兒輕
調(diào)兒動聽
搖籃輕擺動。”
曲調(diào)溫柔有愛,嬴政眼角淚水,不自覺流淌,不知道哭了多久,等贏姬肩膀酸痛,看著情緒波動太大的少年已經(jīng)不知道什么時候睡了過去。
輕輕挪動了一下位置,和趙高輕手輕腳將人放平,拿了毯子蓋上,贏姬剛吹滅蠟燭。
只見手被抓住,聽到嬴政在呼喚著“母親、母親”
以為阿政醒了,結(jié)果只是夢話,贏姬嘆口氣,讓人退下,拍著男人手背,繼續(xù)唱著搖籃曲。
等人徹底入睡,摸著黑,悄悄離去。
嬴政一大早,就見到身旁的手電筒,不知道這是什么,結(jié)果碰到開關(guān),手電筒發(fā)生光亮,嚇了一跳,將東西扔了出去。
隨著手電筒滾動,燈光也跟隨著動作一起滾動。
趙高聽到聲響,準(zhǔn)備伺候,見到手電筒,表示驚奇,撿起來遞給嬴政:“這是王女給您的生辰禮,說之前生辰?jīng)]法送,今天補給您。
東西稱手電筒,昨夜好不容易睡著,王女看您累了,就放在身邊,讓您一早就能看到。”
嬴政不好意思的輕咳一聲,接過手電筒,開始研究,知道了手電筒的妙用。
看著手電筒,神色變得柔軟,想到阿姊昨夜的歌謠,還有補上的生辰禮,男人只覺得心中溫暖。
久違的心情愉悅,嘴角是壓抑不住的上揚。
上朝的百官見到嬴政的表情,也是讓人震驚不已。
呂不韋先是站出:“臣耗時數(shù)年,著《呂氏春秋》,集先秦諸子百家之大成,全書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
分為十二紀(jì)、八覽、六論,注重博采眾家學(xué)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nóng)諸家學(xué)說而貫通完成。
不韋想以此書作為大秦的帝王書,教導(dǎo)后世秦王該如何去做王做事、如何去治理國家。“
嬴政表情一收,看向呂不韋手中竹簡,看向群臣:“呂相所言,爾等有何意義。”
眾人面面相覷,最終拱手齊齊說道:“臣等,無異議。”
呂不韋面帶微笑,環(huán)顧四周,最終將目光落到嬴政身上,好似在等一個結(jié)局。
這時候,李斯站出:“臣有異議,所有政策制度的發(fā)布,必須聽命于秦王,依法治國,依的就是秦國的法,秦國的王。
廢分封,郡縣制。哪一項不是由王推動,王應(yīng)該采百家之長學(xué)習(xí),學(xué)會如何去運用,而不是以一套系統(tǒng)的說法,去治理國家。“
呂不韋笑容僵住,但還是硬撐著擠出一絲笑容:“御史大夫有所異議,自然也應(yīng)該由不韋解釋。
如今秦王英明睿智,可誰能保證未來的王,也這樣英明,難道我們就應(yīng)該像商紂王一般,成為糊涂的愚臣,只知道忠心,不知道去教導(dǎo)王,規(guī)范王的禮儀。“
李斯辯駁:“秦有六世基業(yè),如今才成為七國第一,我承認(rèn)是有王,做不到像先王一般睿智,但作為臣子,就該否定君王嘛。
身為臣子,首當(dāng)其沖的,不是先敬王,才能做到臣子的本分。
若連我們做臣子的都聽命于君王,那怎么樣天下人聽命于我們。“
(https://www.dzxsw.cc/book/13250702/363660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