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丹陽主
秦7年,秦王嬴政在嚇退長信侯十萬軍馬、相邦呂不韋被打入咸陽獄、趙太后被幽居大鄭宮等等一系列動作后。
守在永寧宮一月有余,一直未上朝會,所有奏章由御史大夫李斯處理。
蘇日朝會。
秦王頒布新令,御史大夫李斯為秦國相邦,長公主贏姬抗敵有功,被冊封丹陽主,所有待遇等同于侯。
百官齊齊下跪:“大王不可啊!從古至今,從未有女子為候,這....這是要滅綱常啊!!!!”
族老也不理解:"是啊,長公主雖對秦國有功,但是從未有女子為候的先例、“
“這不僅是從古至今,也是史無前例的舉動,大王是要滅了秦國嘛?”
竟有幾個言官準備貌似覲言。
贏姬身穿一身唐裝,里衣是一整套淡紫色連衣裙,并且露出雙腳方便行走,身上套了半臂為純黑色,上面還有金絲玉銹,鞋子也是馬丁靴,團子貸款買的。
妝容清淡,彰顯自身明艷大氣的五官,眉間留有花鈿,乃是狐貍形狀,唇上晶潤光澤,身上沒有任何多余飾品,頭發(fā)是簡單利落的高馬尾。
一身妝容著裝,英姿勃發(fā),帥氣逼人,加上原身172的高挑身形,整個人是說不出氣質(zhì)。
尤其肩上踩著九尾白狐,九條尾巴在空中肆意搖曳,每走一步,都讓朝堂之上安靜一瞬。
有些官員被嚇得當眾癱軟在地,指著九尾白狐大喊:“妖孽,是妖孽。”
秦王一拍桌案,大聲呵斥:“此乃祥瑞,你看清楚。”
李斯首先躬身行禮:“長公主得神獸庇佑,福澤大秦,封為丹陽主是眾望所歸,臣等無異議。”
秦王擺手,蒙恬上殿,直接將喊團子妖孽的官員拉出去斬首示眾。
嬴政掃視全程:“還有何人有意義。”
百官面面相覷,最終全部跪倒:“臣等無異議。”
贏姬內(nèi)心的蘇爽簡直無以復加,也躬身行禮:“臣如今被封為丹陽主,乃是秦王浩蕩,愿為秦國選拔人才,明年秦王及冠,便能收攏天下人才。”
嬴政不等有人說話:“準,孤將九卿供丹陽主驅(qū)使,一年可能完成人才選拔。”
贏姬跪拜:“臣愿立軍令狀,明年為秦國帶來數(shù)千余人才。”
嬴政皺眉,他不想阿姊立軍令狀:“丹陽主不必立軍令狀,孤信你。”
李斯察覺不對,趕忙上前:“秦王萬安,丹陽主口氣甚大,即使將全天下人才匯總在秦朝,也無人敢打包票做到。
大王給予丹陽主權利之大,非軍令狀不可解。“
嬴政眉頭可以夾死蒼蠅了,他知道李斯說不對,但心里就是不想阿姊受委屈,看到贏姬在殿上瘋狂給他使眼色,嬴政嘆口氣。
“相邦說的有禮,那便讓丹陽主立軍令狀,趙高盛紙筆。”
贏姬練習好久,龍飛鳳舞立了軍令:“丹陽主愿以一年,網(wǎng)羅天下人才數(shù)千,若無法做到,愿辭掉丹陽主一位。”
在百官眼皮下,親手摁了手印,以示決心。
此番朝會,可以說是很快就傳遍七國之間。
韓王新鄭
韓恒惠王 韓然在殿上大笑:“這秦王嬴政果真是個少年,想對抗世家,結果就找來自家姐姐,從古至今哪有女人做官,貽笑大方、貽笑大方啊。
看來我韓國,還是有機會奪得上黨,哈哈哈哈哈。“
齊國使者聽到消息,瘋狂恭維韓王,相邦張平反倒一臉愁容,回家將此事和自己兒子張良一說。
張良還未見過贏姬,已經(jīng)對她充滿好奇。
“阿父,你說秦王是真的蠢笨,還是有所圖。”
張平看向自己的兒子,皺眉不解:“我也不知道啊,據(jù)我觀察,當今秦王少年意氣,等自身實力充足,一定會打上趙國,韓國緊隨其后,但此舉為父還真的不懂。”
張良掛著淺笑:“父親,不如張良去一趟稷下學宮,丹陽主想要人才,稷下學宮是繞不開的。”
張平思考片刻:“去吧,你去觀察贏姬王女,若是有幸被賞識,就留在她身邊。”
張良大驚:“父親....."
張平哀嘆:“韓王不算昏庸,但是他平庸,韓國是保不住的,為了圖一時安穩(wěn),將鄭國送往秦國修渠,韓國已經(jīng)在走向滅亡。
韓國雖亡,但張家不能亡,你若是有機會,就盡心輔佐,韓國的滅亡無力扭轉(zhuǎn),留你在秦國也是張家的后路。“
張平看向自己最為得意的兒子,小小年紀已經(jīng)算無遺策,加上容貌驚人,贏姬大概率會收下,可他不能走,張家世代供奉韓王,即使已經(jīng)看到滅亡的未來,他也該陪韓王一程。
張良小小年紀,已經(jīng)看得通透,知道父親心存死志,愿意和韓國共存亡,于是不再勸解,默默叩首,收拾行囊,前往稷下學宮。
趙國邯鄲
趙孝成王 丹也是大笑:”這秦國要亡啊,今年孤要整頓兵馬,明年秦朝不穩(wěn),孤要滅了秦國。“
文武百官爭相拜服,相邦廉頗也因為嬴政推舉女子做官,對他的防備少了不少。
偏偏上將軍李牧站出勸解:“趙王,秦國變法圖強,已經(jīng)是七國之首,如今內(nèi)外不穩(wěn),韓國還派遣鄭國修渠道。
之后會更加難纏,甚至為了加強自身,愿違背祖宗綱領,秦國已經(jīng)是崛起之勢,趙國如今也應該變法圖強,修整自身。“
趙王聽取意見,當即下令:“若有誰可以使趙國更加強健,孤大大有賞。”
平原君趙勝站出,推舉客卿毛遂:“趙王,毛遂口才了得,可以周游列國,一同抗秦。”
毛遂站出,行大禮:“士人毛遂,參見趙王,臣愿為趙國出使列國,合縱抗秦。”
趙王哈哈大笑,當場應允。
“孤有能臣,何愁大事不愁,以后趙國,會是七國之間最為強健的。”
太子趙侑拱手恭賀父王千秋萬代,一旁的次子趙偃嘴角一撇,嘴里嘟囔馬屁精。
韓、兩國都是如此,咸陽城可以更為熱鬧。
(https://www.dzxsw.cc/book/13250702/363660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