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百年前的故事
“別喊了,王老漢!”那妙齡少女沖著王老漢呵斥道。
沒想到她一個看起來嬌滴滴的姑娘,竟也有這般兇悍的時候。
“你怎么知道我叫王老漢?”王老漢感到異常驚訝。
“我不僅知道你叫王老漢,而且還知道你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生子。”少女微微一笑,然后咯噔一聲從樓梯上站了起來。這時,我的目光才注意到,原來她穿著三寸金蓮。所謂三寸金蓮,最早出現于明代,是古代婦女傳統習俗的極端發展。人們把裹過的腳稱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于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而三寸的便為“金蓮”。“三寸金蓮”之說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
如今,想這類的物件已經屬于文物,只有在一些博物館中才能看得到。但為什么我們眼前的這位少女,還依舊裹著小腳呢?雖說農村思想落后,但也不至于落后到這步田地。我看王老漢家的那兒媳婦就沒有裹小腳,她腳甚至比我還要大。
再看眼前的少女,雖然是裹了小腳,尺寸不過三寸,但是走起路來仍舊是穩穩當當。并不像傳統歷史書上說的那樣弱不禁風。她一步一步走下樓來,身段婀娜,在微微燭光照映之下,倩影讓人自醉不已。
“王老漢,你是十八歲結的婚,婆娘找得是隔壁村的李大腳。李大腳在第二年就給你生了一個大胖兒子,但不久便得病過世。你說我講得對嗎?”
“你……你怎么知道?”王老漢聽完,顫抖了一下,險些在走樓梯的時候崴了腳。他的那些事,凡是本村上了年紀的人都是知道的。本來,沒什么好稀奇的。只不過是,現在從這位年紀輕輕的女子口中說不出來,就有些怪異了。要知道王老漢結婚的時候,別說這女子還未誕生,恐怕就連她的父母也還是個整日將鼻涕眼淚掛臉上的兒童。
“我是看著你長大的,自然知曉你的一切。”那少女接著又把王老漢的生平一五一十的道了一遍,甚至他小時候如何偷看鄰家姑娘洗澡,又如何在麥地里大小解的事情都說了出來。其中不少的往事,就連王老漢自己都給忘了。這會兒被人提起來,那真是又驚又羞。
“你到底是誰?!”一件一件往事都被人挖了出來,王老漢終于是忍無可忍,一個箭步搶在了少女的面前。他瞪大了眼睛,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
“我?哈哈……”少女倒也沒被他的兇樣給嚇怕了,竟格格嬌笑起來。
“難道你望了那個曾經在霧林救你性命的婆婆嗎?”
“婆婆……”聽到她自稱自己是婆婆后,我們三人具是大吃一驚,頭頂仿若被打了一個晴天霹靂,都懵在原地了。
“怎么?不信?”少女臉色一變,冷冷地反問我們道。
現場僵硬了老半天,最終還是由李三生搖頭說道:“你若是能返老還童,那豈不是成了妖人?”
“妖人?呵呵……”少女聽到妖人二字,不覺激動起來了,她手舞足蹈變得像一個翩翩起舞的舞女。原地轉了幾個圈子后,又面向了我們。此時,只見兩行熱淚從奪眶而出,似乎是想到了傷心事。
“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她又嘆了口氣,便緩緩道來:時間回到三百多年前,那時清廷才入主中原不久。國家根基尚不牢固,民心思漢,暴亂四起。清廷為了治亂,到處殘殺那些所謂的“義士”。這其中就不乏一些假公濟私,公報私仇的人。在廣西大山中,住著一支數百人的部落。他們極其神秘,不與山外的人交往,除了每月一次的下山換購。每月月初,族長就會帶著十來個年輕力壯的漢子來到漢人的集市上,拿他們在深山中獵捕到的動物毛皮和稀有藥材同漢人們交換柴米油鹽以及所需衣物。這樣的慣例據說已經維持了好幾百年,其中雖有經歷朝代變遷,但交易始終沒有停止。
“你說的該是司徒家族吧?”聽到廣西神秘的部落,李三生忍不住打岔道。
其實,對于司徒家族我也略有耳聞。他們屬于少數部落,在解放以前一直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據說,早年常常和政府有起沖突。當時,政府還組織過軍隊進山圍剿,但最后都無疾而終。
“他們與漢人各得所需,本來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但滿清朝廷卻以異族不得私通的理由,關閉了這條交易通道,有幾個部落的人甚至還因同清兵發生爭執,慘遭毒手死于非命。至此,這支神秘的部落便再也不和漢人來往,像消失在大山中一般。”那少女也不受李三通的干擾,自己接著往下說道。
又在某一天,一位年輕姑娘突然逃進了深山中。這里的山可比中原的山要險惡許多,到處瘴氣彌漫,毒草叢生,還有野獸盤踞。對她一個柔弱的女子來說那簡直步入了死亡邊緣,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天意讓她遇到了一位帥氣的苗族大祭司。在這位大祭司的保護下,她來到了那個神秘的部落。
因為是大祭司帶來的客人,所以族人們紛紛表示歡迎。他們拿出了食物和水,很熱情的招待了這位姑娘。姑娘看到這些,心中的恐懼瞬間就煙消云散了。她告訴族里的人,家里住在關中,是跟父親一道來的廣西。可沒想到的是招惹上了當地的一名軍官,他看自己長的漂亮就動了歪腦筋,不但強行關押了自己的父親,而且還要威逼自己給他做妾。在被逼無奈之下只好逃進了這深山之中。
大祭司聽完,很是同情,發誓要為姑娘討回公道,救出他的父親。姑娘聽了自是大喜,但也十分擔憂,擔憂的是官兵人多勢眾,就算叫上族里所有的人也不是對手。大祭司聽了只是哈哈大笑,說道此乃小事一樁,明日即可。他說完,大步離去。
姑娘將信將疑,一直等到了第二天的晌午。令人吃驚的是,那大祭司果然帶著自己的爹爹回來了。姑娘見到自己的爹爹之后,那是喜出望外,人也更加美了幾分。為了感謝大祭司搭救之恩,父女兩人送上了一大筆錢財,那是他們本次來廣西做生意所賺的。沒想到這大祭司搖搖頭,一口拒絕了。他還說如果你們非要報答,那就把這位美麗的姑娘許配給我吧。
異族和漢人通婚,早已有之。所以,姑娘的父親也不多做反對,只是說看女兒自己的意思。而那姑娘早在見到帥氣的大祭司的第一面起就暗生情愫,許下了芳心。這對俊男靚女情投意合,本該結成連理百年好合才是。但是造化弄人,族長大人堅決反對。既然族長反對,那么整個部落的人都會反對。所以到了最后大祭司只能放棄,錯過這一段姻緣。
在姑娘臨走前,大祭司送給了她一顆丹藥作為紀念。大祭司說這是他們部落的神藥,服下之后能永葆青春。姑娘本不相信這世界上有不老藥,但為了不辜負大祭司一片美意,就一口吞了下去。回到關中之后,又過了些時日,她也就將部落的大祭司給忘了。
故事講到這里,少女忽然就停下了。但我卻意猶未盡,很想知道接下來的事情,就迫不及待的催促道:“姑娘你快往下講了,別只說了一半,怪折磨人的。”
“后來的事情就成了一個噩夢……”姑娘嘆了口氣,又開始往下講。故事中的那位姑娘是出生在關中一戶行商的家庭,雖不是大富大貴,但日子也算得愜意,不愁穿不愁吃的。眼看姑娘家大了,家里人也總該給說門親事。常言道,婚姻大事,媒所之言,父母之命。于是,父母便花大價錢給她請來了全關中最貴的媒婆劉媽媽。在劉媽媽的說道下,終于找上了一條件相符的大戶人家。姑娘見了人家的公子也是十分歡喜,這正是一樁大喜事。可是,讓這兩家人萬萬沒想到的事情竟發生在新婚的那一晚。
“那一晚發生了什么?”我見她又停下了,忍不住催問道。
“到了第二天早上,那新郎官的家竟燒成了灰燼,全家上下幾十口人無一幸免。”姑娘說道,語氣中帶著悲傷。
“阿彌陀佛,這真是人間悲劇。”我雙手合十,口念佛號,對此深表同情。
“但也幸虧那一晚打了天雷,不然將會釀成更大的禍事。”姑娘又接著說道,但她聲音很輕像是在自言自語。
“這話又怎么說?”我接著問道。
“惡魔,是惡魔……”姑娘聽了之后,突然情緒又失控起來,提足向屋外狂奔而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還由不得我吃驚,只聽李三生在旁邊喊道:“追出去看看!”
可是,他話音剛落,眼前的那木門竟然咯吱一聲給關上了。呼!也不知道是哪里吹來的風,將我們僅有的那一點燈火也給吹滅了。
再一次回到漆黑一片,我們聽到彼此的心跳聲,很亂也很急。
...
...
(https://www.dzxsw.cc/book/131377/73299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