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對死寂星域的探測還需要不少時間。
跨河系遠征的準備工作即將步入尾聲,但科學院的研究工作并沒有停止。
相反,科研熱情在這一刻達到了最高峰。
火力不足恐懼癥的延伸癥狀——科技不足恐懼癥。
254萬光年的征途十分漫長,長到可能會發生各種意外。
在這漫長的孤寂旅途中,人類文明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前行。
為了盡可能增加艦隊的容錯能力,科學院的所有院士都在竭盡全力推動著相關科技的發展。
人聯科學院,時空研究中心。
今天的時空研究中心格外熱鬧。
大量Ⅰ級院士匯聚一堂,其中更是包括了呂永昌和方旭等資歷最老的一批院士。
嚴格意義上來說,除了呂永昌以外,其余的Ⅰ級院士已經在時空研究中心待了不少時日了。
包括方旭。
作為科學院二把手,方旭的作用,自然是哪里缺了補哪里。
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
時至今日。
第十帝國要塞內部的科技和頂端迷霧逐步消退的科技樹都證明了一點:涉及到其他維度的時空理論便是突破七級文明的關鍵技術。
因此,在呂永昌的命令和資源的大量傾斜下,時空研究中心逐漸成為了科學院最大的研究機構之一。
人類文明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遇到了文明發展的瓶頸。
就像飛鳥與魚一樣。
作為三維生物的人類,便是水中的魚。
在沒有能力躍出水面,飛向天空之時,它永遠也想象不到天空的遼闊。
三維生物,僅憑想象,永遠也想象不出四維空間的寬廣。
通過大量的觀測,或許可以抹平這個巨大的鴻溝。
但問題在于,人類文明對高維空間的觀測途徑太過稀少。
唯一和維度沾點邊的,還是四維光腦中的四維克萊因瓶技術。
但僅僅依靠一個克萊因瓶技術,是無法對四維空間進行全面觀測的。
就像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即便可以通過井口仰望天空,它依然無法對真正的天空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時空理論的發展逐漸陷入了停滯。
理論的缺陷,讓克萊因瓶成為了一種不可控的技術——除了四維光腦中那些現成的排列方式。
稍稍改變引力源的空間位置,依然可以在四維空間中生成克萊因瓶結構,三維物體可以正常通過這個結構,但是……
具體落點就無法確定了。
可以是反物質熔爐,可以是甲板之間,更可以是地心深處、人體內部……
總歸,只要是三維空間中存在的區域,就沒有它不能出現的地!
因此,在過去的數百年時間里,科學院一直在嘗試通過引力源生成大量的克萊因瓶時空結構。
還是笨辦法,窮舉法。
既然無法通過理論來掌握控制克萊因瓶的技術,那就通過大量的實驗來進行歸納分析。
從答案倒推過程,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只是……消耗的時間和資源可能有點多罷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種下的是西瓜種子,卻收獲了芝麻。
這在科研中是常有的事。
雖然時空研究中心至今沒有得到控制克萊因瓶的方法,但卻意外完善了基于三維空間的時空理論。
由此誕生的,便是位于六級科技樹高層區域的空間應用科技。
(https://www.dzxsw.cc/book/13089103/2398716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