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南下伯力
朱功亮的任務其實很重,無論是東洲島還是岸上這邊,都是在不停地修筑和施工。
道路、橋梁、村莊、礦場,說他是當前關外最大的包工頭子那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可惜他這個包工頭子掙不了錢,因為整個營造坊都是鄭毅的產(chǎn)業(yè)。
他也就是個打工的頭子,拿著都督府發(fā)的工資,干的是最累的活。
如果不是火藥這東西太危險,鄭毅還真不會隨便的拒絕他。
但是這家伙實在有些膽兒大,竟然打上了火藥的主意。
鄭毅也只能將這個活交給專門玩火藥的人。
省得真出現(xiàn)什么讓人后悔的事情。
朱功亮帶著他參觀了正在修建的商州大橋。
這座橋是全木質(zhì)的臨時橋梁,連通商湯城與東岸。
位置就在商湯城的南邊十多里外,黑龍江最窄的地方,寬度只有不到二里。
兩岸都是小山坡,穩(wěn)定性比較好,下面行船的高度預留的也是足夠。
這座橋朱功亮用出了真本事,根本就沒有在河上架設下橋墩。
而是采用編樑的方式,用幾十根直徑兩米的大木作為主樑。
一道長度一公里,最低高度十一米、最高的拱部三十五米的巨型編樑木橋就出現(xiàn)在了黑龍江上,這座橋一共用了五百七十八根主樑、九百多根副樑以及無數(shù)的毛樑和木板打造完成的,用朱功亮的話說承重就算是十萬人上去都沒問題,至于可使用的年限,一般維護的情況下用上二三十年應該問題不大。
鄭毅可以不相信朱功亮的人品,但絕對會相信他的技術。
他說能用二三十年就絕對能夠用二三十年。
這就是朱功亮朱大匠的信譽,也是每一條道路、每一座橋梁驗證過得。
東洲島那邊的橋不下千座,各種樣式都有,而且都是很快的速度修好的。
每座橋都沒出過問題,而且牢固的很,大車一輛輛的通過,都是紋絲不動。
在敷答河那邊朱功亮也主持修筑了一座木橋,穿過江心沙洲下的橋柱,短短的時間已經(jīng)完工了,同樣牢固的很,根本不用擔心出現(xiàn)任何問題,至于時限短就更加不是問題了,等到鋼鐵和水泥足夠了,橋梁技術升級,不重新修一座更好的嗎?
黑龍江下游全長將近一千公里,不是處處都能修橋的,也沒必要處處的修橋,大橋有敷答河與商湯大橋就足夠了。
剩下的就是到烏蘇哩江河口那塊,在未來的伯力城附近修一座城,而后建一座從西貫通的橋梁就差不多了。
兩岸都有南北貫穿的道路,有些地方也可以用過航運解決,橋梁的作用就是供應基地物資調(diào)運方便使用。
如今李源已經(jīng)將他的先頭部隊推到了伯力那塊地方,那里自然也將納入到考慮的范圍之中了。
等到伯力那邊建好,整個外東北的核心地帶就在鄭毅的控制之下了。
之后是南下內(nèi)三江和東北,還是向西到黑龍江中游和上游。
就都看他的心意了,而且他也有了與建州對抗的底氣。
明末的伯力還沒有滿清時期那么的重要。
也沒有形成什么大的部落,都是一片荒灘荒地。
李源平定那邊的部落,鄭毅就開始派人陸續(xù)的南下。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幾千到萬人的規(guī)模從商湯城向南進發(fā)。
騎著馬、坐著馬車或者乘上船,水陸一日就能到達,陸路也就三日時間。
如今已經(jīng)差不多有四五萬人到了伯力附近,在鄭毅特意派駐過去的大都督府從事魏來的指揮下開始城鎮(zhèn)建設。
里面也有不少是朱功亮的徒子徒孫,他們規(guī)劃和指揮著各項工程的開展,營建這座他們理想中的先鋒城鎮(zhèn)。
這座城鄭毅沒有改名,而是繼續(xù)將其叫做伯力,也算是對華夏歷史的銘記吧。
而且這名字挺好聽的,就是不知道到底是為什么會叫做伯力。
是不是因為南部烏蘇哩江流域的那個大部落博哩呢?
歷史考證的事情就算了,也不太適合他的水平。
只要將名字安排好,人都給到位也就ok了。
他今年在夏季的目標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渡江南下到內(nèi)三江,暫時鄭毅還沒決定好。
內(nèi)三江雖然好,尤其東北平原還有誘人的黑土地。
但是那邊的部落也更加的多,各種勢力也是錯綜復雜。
東海女貞三部的瓦爾喀、呼爾哈,已經(jīng)馬上要過來的建州女貞。
暫時都是比較強大的對手,在基地沒有升到五級之前,鄭毅決定暫時先不渡江。
渡江也是沿著黑龍江北部向西去,將古魯河一帶給拿下來,再增加上幾萬頃良田。
而且古魯河衛(wèi)是江北最大的草場,庫魯喔集部又是附近最大的“養(yǎng)馬專業(yè)戶”。
那片生活著數(shù)以萬計的馬牛羊,這才是鄭毅一定要將古魯河衛(wèi)拿下的原因。
庫魯喔集要是不盡快拿下來,等到不不久之后和江南的部落開戰(zhàn)。
肯定庫魯喔集要遷到江南去,那時候他才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北部是馴鹿作為運輸工具,這邊馬是最合適的交通工具。
什么時候搞出了汽車,估計馬匹和馴鹿才能下崗再就業(yè)。
現(xiàn)在來說,無論是從哪個層面上來講都是最重要的物資。
更別說還有牛和羊了,這些都是他的團隊最需要的東西。
羊奶、牛奶先不說,羊毛紡織總是需要的吧?
現(xiàn)在還是用鹿絨來紡織一些毛線。
跟羊毛比起來那是差的太遠了。
而且他打算,今年要大力發(fā)展養(yǎng)殖。
不光是岸上這邊的草場要開發(fā)出來搞養(yǎng)殖。
就連苦夷島也要引入馬牛羊去養(yǎng)殖,地方那么大不養(yǎng)殖干嘛?
難道真打算像前世那樣,讓苦夷島荒涼到新世紀還是那副模樣?
在他的治下,那是絕對不允許的。
這兩個地方都要變成牛馬成群、良田萬頃的塞北再往北的江南。
幾日之后,鄭毅出發(fā)前往伯力,一路上無數(shù)百姓騎著馬、坐著車不停地往南走。
從商湯鎮(zhèn)向南一路上都是正在開墾的田地,這些田地種植小麥估計夠嗆了。
但是玉米應該還能種上一季,就算不行種些白菜蘿卜也是好的。
土豆、紅薯也能讓大家吃飽肚子,反正不能讓地荒著。
相對的房子倒是沒那么重要了,都在加緊的開墾田地,房子都是慢悠悠的蓋著。
天氣已經(jīng)到十多度,隨便搭個窩棚也足夠睡覺,時間這么緊房子著什么急?
不過沿岸的村落還是已經(jīng)形成了規(guī)模,隨著江岸和道路不斷的向南延伸。
每個村子的標準就是三百到八百人,負責一片區(qū)域的耕種和漁獵。
這些村子基本上已經(jīng)能夠?qū)崿F(xiàn)自給,打一個小時的魚足夠吃兩天。
剩下的時間就是抓緊的開荒,將自家的田地數(shù)目不斷的變大。
種上糧食蔬菜,好能早已吃上饅頭兒不懈奮斗。
身邊跟著紀靈昀,這是剛從東洲那邊趕過來的。
她們家和庫魯喔集的關系還算不錯,鄭毅打算能和平盡量還是和平解決。
“舊地重游感覺如何?”鄭毅和紀靈昀并肩騎著馬閑聊問道。
“震撼!真的很震撼!沒想到這么快這里就變了模樣,你真的很了不起!”
紀靈昀瞇著眼睛夸獎道,讓鄭毅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倒也不是飄了,就是覺得能得到紀靈昀的認可感覺很舒服。
康紅姑武功很厲害,但是他總覺得應該是他照顧康紅姑。
但是到了紀靈昀這邊,雖然是個弱女子,但鄭毅從來不敢小看。
在東洲島華夏城,就是這個弱女子,將整座島的諸多事務打理的井井頭條。
雖然沒有經(jīng)受過正規(guī)的培訓,但劉可、李然等人沒有一個不對其感到敬佩的。
是以鄭毅在面對紀靈昀的時候也會感覺有壓力,好在這種壓力時刻都會被紀靈昀給主動驅(qū)散。
“這也沒什么啦,都事大家伙兒賣力氣,不然也不會短短的時日就有這么大的變化!”
“是!但是志恒你是大家的主心骨,這份功勞無人可以替代,換個人誰能改天換地?”
紀靈昀還是那么溫柔的笑著,鄭毅禁不住再次心情激蕩起來。
早知道應該騎一匹馬了,搞得如今想伸手都找不到好機會。
“騎馬還真是有點累”紀靈昀主動為他找好了理由。
“就是,我也有點累,要么咱們坐車好了!”
鄭毅心中高呼一聲萬歲,就揮手讓馬車上來。
帶著紀靈昀鉆進馬車之中,差點興奮的笑出來。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20991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