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庚戌改制
紀靈昀已經回了南海城,她已經有孕四個月了,青年男女情到深處也是難免。
有些意外的是,康紅姑也有了身孕,一路從穆王城趕回來也很大一方面是這個原因。
鄭毅有些興奮,也有些忐忑,他兩輩子加起來都沒試過做父親的滋味,第一次感覺有了血脈相連。
從魯東城坐船,十丈長的大海船破開浮冰,順著西北風向南海城駛去,這艘船會帶著他們直抵南海城。
如果說伯力是岸上的中心,那么南海城就是東洲島甚至是整片海域的中心。
南海城當前也已經十幾萬人,整個東洲南部總人數超過三十萬,擁有東洲島最完善的各項設施,可謂是繁華至極,與魏州島相輔相成,與李朝通商,也讓南海城搭上快速發展的列車,每天從北部和中部都有大量的資源運到南海城,在這里集中轉運到李朝或者岸上,或者是魏州島。
大泊港作為東洲南部的大港,同樣是常年不凍港。
在這滴水成冰的冬天,港內也就僅僅一層薄薄的浮冰。
完全不會影響到船只通航,隨便一艘海船都能破開冰層出海。
從大泊港有火車直通南海城,這也是東洲交通線的最重要一條。
南部的起始點就是大泊,穿過南海城到海灣然后從沿海和山谷中北上,一條通往嶺南、江南、中原、華夏以及最北部的北方城,另一條則是通過東部沿海直達女媧城,然后沿著波羅河北上,經過華胥鎮、有巢鎮到炎帝城東部,然后順著兀烈河通往東部海岸,最后到北油鎮(奧哈),將全島的物資都能快速的集中到大泊港這邊來。
這次暴雪,并沒有對東洲造成太大影響,相比岸上來說,東洲島北部的雪量也就四十多公分,鐵路除雪和公路除雪都比較及時,對于生產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
南海城火車站,位于南海城的東部,鄭毅帶著康紅姑出走車廂,就看到穿著白色羽絨服的紀靈昀等在那里。
羽絨服是東洲這邊的特產,選用的是水鴨絨進行填充,保暖又舒適,而且不想皮裘那般的厚重。
外面料選擇是毛纖維刷上特制涂層,防水透氣也能抵御寒冷,但是當前還沒有普及開來。
主要是造假比較高昂,還需要工藝逐漸成熟之后才能大范圍的推來。
紀靈昀因為有了身孕,才會穿上羽絨服作為防寒保暖的衣物使用。
再說這羽絨服也是她在鄭毅的提示下研究出來的。
也算是自己穿上自己做的試驗品。
紀靈昀已經有孕三個多月了,腰身依舊纖細,一點看不出臃腫。
鄭毅趕緊走過去將她抱在懷里,埋怨她都有身孕了還亂跑什么。
紀靈昀有些害羞的看看周圍,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
就走過去拉住康紅姑詢問起來,康紅姑這才一個多月,除了不停的吐之外沒有別的什么反應。
不過這回來的一路上,康紅姑也是遭了不少罪,尤其是在海上吐得連頭都抬不起來。
鄭毅只能在一旁小心伺候著,對于女人的偉大又多了一份深切的感觸。
陪著兩女坐上馬車,鄭毅小心的呵護著,端茶倒水忙的滿頭大汗。
看的兩女也是咯咯直笑,時不時的也會露出幸福的笑容。
一路走來,她們與鄭毅的感情越來越深厚。
也越來越喜歡當前這樣的生活。
雖然沒有正式成親,但也基本上沒多大差別了。
這次在南海城這邊,鄭毅就是要給兩女一個交代,給她們一個溫暖的家。
婚禮的日期就定在正月,過完春節之后就是大婚的時候。
紀靈昀這邊家里人都不在,一切都是官家陳伯幫著操持。
康紅姑這邊則是康伯庸帶著葛林四姓的人過來張羅。
還有都督府一幫子從事和官員協助,基本上不需要鄭毅管什么事情。
再說他對這年代的婚禮也不熟悉,就算是想插手也沒他插手的地方。
年關越來越近,整個南海城都陷入到喜慶的氛圍之中。
無論是漢人,亦或者是苦夷人、蝦夷人、吉里迷人,都將南海城當做了自己的家,按照漢人的習俗為自己的門上貼上春聯,該買肉的去買肉,該去置辦年貨的就去置辦年貨,整個南海城熱熱鬧鬧,除了天氣冷一些與中原應該沒有兩樣。
回到府中,在兩女的強烈要求下,鄭毅只能去單獨為自己準備的房間,本來還打算跟兩女培養下感情的,誰知道人家倆人都清楚他的心思,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
不過也沒有完全不管他,紀靈昀讓瓦蘭去侍候鄭毅。
瓦蘭早已從華夏城來到這邊,馬上十五歲的她也出落的更加水靈。
看到他滿目的柔情,鄭毅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不過還是耐心的勸解,等她再長大些,肯定會給她個名分。
如今鄭毅也是這么大的產業,手底下十幾萬的大軍,子民數十萬人,他也不去堅持那什么糟心的一夫一妻。
入鄉隨俗,再說還有兩個為自己的后代拼搏的女人,他又怎么忍心辜負了瓦蘭的一片情誼?
新年就這樣到來了,南海城都督府議事廳,各都督府從事官以及各城鎮守文武官員齊聚一堂。
鄭毅在聽取了各地的匯報之后,就將提前群策群力作出的發展計劃公布出來。
這個發展計劃是三年,涉及到軍事、農業、工業、商業、科技等方方面面。
每個方面又有無數的具體措施,各部門在三年內會進行逐一的落實。
如今他也算是兵強馬壯、人才濟濟,倒不至于計劃出來無人執行。
有附屬建筑完善的培訓,這些管理人才水平都是高超無比。
也不用擔心會出現水平參差不齊、影響到民生發展的事情。
鄭毅在本次的大會中,再次對現有地盤和人口進行了劃分。
東洲島三縣保持原狀,依舊是苦北、苦中、苦南三縣。
整個東洲島的都督府取消,整個東洲總的管理機構為東洲府。
東洲府知府由李然來擔任,同知由劉默來擔任,負責民生行政事務管理。
東洲軍維持原狀,由劉大山接替王昆山擔任東洲軍指揮使。
岸上劃分為鎮遠府,核心治所為鎮遠城,轄制黑龍江入海口附近及以北地區,在長期的拓展之中,北山的女貞各部也逐漸開始南遷,很多原本明朝設置過衛所的地帶也被鎮遠府納入到管理之中,當然人數還是諸多地區中最少的。
夏州區改為夏州府,控制黑龍江下游中北部一帶,東到大海、西到群山之中,治所設置在太康城。
商州區改為商州府,治所還是設置在商湯城,控制著黑龍江下游中南部一帶。
魯東區改為魯東府,以魯東城為治所,與商州府交接,控制魯東府南北地區,包括山中的諸多喔集部族。
東周區管理三江口一帶,松花江口到烏蘇哩江口,南北各三百公里的巨大地區,這片區域是未來的核心發展區,也是他們最近幾年的糧食生產基地,以糧食生產、工業制造為主,南部的邊緣就是當初的孔丘城、孟軻城、列御城一線。
從松花江口向西,設置西周府,此地是秋冬新擴展的地區,還不算特別的完善,但是區域鄭毅先畫出來,就是西到精奇里江口,東到松花江口,包括小興安嶺在內的黑龍江南北兩岸,暫時治所先設在洛陽城,后期會向西設置在精奇里江口一帶,那里有座未來鄭毅念念不忘的地方璦琿城。
至于烏蘇哩江上游一帶,包括鬼谷城、穆王城,以及未來會征服的綏芬河地區、東海地區、圖們江地區,統一劃分為吳州府,治所暫時設在鬼谷城,未來將會遷到綏芬河谷地,建立新的吳州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魏州島,也就是蝦夷島,如今三分之二的區域都已經收歸到鄭毅的麾下,在這里設置魏州府,治所在后世的札幌,也就是當前的永平城,將松前藩徹底壓制在南部的那座半島上,基本控制了蝦夷島。
伯力城極其周邊的地區,設為關外總督直轄地,地位與各府同級,是他整個轄域的中心。
鄭毅考慮了很久,還是拒絕了大家讓他建國的建議,依然自稱為關外大都督。
這個名號多好用啊,扯著明朝的大旗做自己的事情,何必著急建國。
就算是不建國,他如今和皇帝有什么兩樣不成?
由于這次改制是1610年的春節,又被稱為“庚戌改制”。
從這次改制開始,鄭毅的發展將徹底進入快車道。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18401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