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嫩江布局
納木里河與腦溫江交匯處,同樣是一片廣闊的草原。
這里生活著許多達斡爾族,在這個時代還不叫達斡爾,而是自稱為呼爾或打瑚里族。
達斡爾很早以前的隋唐時期就已經與中原王朝通商朝貢,他們的血脈與曾經的契丹是同族。
他們與蒙古部族那種逐水草而居的方式還稍微有些不同,同為游牧民族,他們是有固定據點的。
經常會在某一塊地方住上幾年,才會遷移到另外一處水草豐美的地方再次定居,是以在嫩江流域形成一個個的村莊。
達斡爾村莊比較有特點,他們都是用樹木搭起框架來,然后在外面覆蓋上干草做成草房子,形式又有些像漢字“介”。
納木里河這邊是他們的一個比較大的聚居區,在方圓幾百里的這片區域生活著十多個達斡爾部族。
春季攻略到現在已經實施了將近三個月,已經到了六月份的初夏,大量的候鳥都已經飛回了這里。
湖詔水泡子中,到處都是不斷飛起又降落的白鶴、丹頂鶴等鳥類,看起來就像是在天空起舞一般。
人們常說的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是了,鄭毅看著這樣的美景禁不住感嘆一句。
只是室外桃源雖然好,但也要能夠讓人在這里生活才行。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很多時候在古代是不太行得通的。
就拿三江平原來說,兩年墾荒土地一百多萬畝。
可是這么大的數字就能夠覆蓋整個三江平原了?
沒有!恰恰相反,還有大量的土地閑置拋荒著。
這些地方要么生活著大量的鳥類,湖泊縱橫開墾難度大。
要么就是生活著一些猛獸,比如黑熊、棕熊或者野狼,甚至是猛虎。
開發這些地方肯定要驅趕或者將這些猛獸殺掉才行,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
但是不將這些猛獸清除掉,附近的莊稼總是會被這些猛獸糟蹋。
猛虎還好說一些,它們一般遇到人類比較多就會去山林里。
但是熊可不一樣,這玩意兒對什么東西都是充滿了好奇。
尤其是種植的玉米,黑瞎子最喜歡去糟蹋玉米了。
要不然后世也不會有句歇后語,叫狗熊掰棒子,一邊掰一邊丟。
狗熊就是這樣,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吃嫩玉米,經常鉆到玉米地去掰棒子。
而且還貪婪無度,多吃多占就是他們的特性,甚至還喜歡在玉米地里玩耍。
一只狗熊如果玩嗨了,一天的時間糟蹋五六畝地是沒什么問題的。
想想辛苦半個月,種出來的地,還沒成熟就被糟蹋逛了該多生氣。
是以各個村子,都向所在的府縣申請武器,開展大規模的打擊猛獸行動。
尤其是春夏季節,每天都有七八只棕熊或黑熊被打死拉到商棧去出售。
就算是商棧這邊給的價格再高,也彌補不了莊稼被損毀的氣憤。
熊是這樣,野豬在夏季更加的泛濫,而且還完全不知道挑食。
無論是種植的小麥、玉米、大豆等主糧,還是紅薯、土豆、蔬菜等,野豬都是喜歡的不得了。
而且經常是拖家帶口的去糟蹋,靠近山林比較近的地方,一到晚上民兵就只能巡邏。
就這也免不了地里的東西被野豬給糟蹋掉,一窩野豬一晚上可勁造能毀好幾畝地。
野豬這玩意兒在內外三江到處都是,價格也沒有黑熊或者棕熊那么高。
打死之后去縣里商棧出售,有時候還不夠本錢的。
大多數都是村里殺了吃肉,夏天到村里看吧,家家都有野豬肉。
這種情況下談什么和諧共處,完全就是扯淡的事情,鄭毅提出來老百姓也不會同意。
不過嫩江流域這邊跟三江平原稍微有點差別,這邊野生動物有嗎?那肯定是有的!
但是不如三江平原的泛濫,畢竟這里幾百年來都生活著大量的部族。
那些猛獸除了野狼之外,大多數都被趕到了西部的大興安嶺和北部的小興安嶺中。
這邊的達斡爾人生活不算太好,也是相比于鄭毅已經經營日益完善的地區。
如果比起來當初黑龍江下游的吉里迷各部來說,這里還算是很不錯的。
就是生活用品比較匱乏,也就是養殖一些牛羊,能夠顧得住肚皮。
溫飽之中有時候連溫都顧不上,去年暴雪各部族凍死了三千多人。
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也要看這些達斡爾部族的總人數。
每個部族就相當于一個村子,小的有百來人左右。
大的也不過三五百人,三千多人已是傷筋動骨。
西周軍南下的時候,這邊的達斡爾人沒有反抗。
因為大量的索倫騎兵先行,他們帶來的是江北同族的消息。
去年遷移過去的,還有最早跟漢人生活在一起的那些部族。
如今全都是面色紅潤,穿的也是干干凈凈,隱隱還帶著香氣。
這些人從面色上就能看出過得不錯,肯定是吃得飽、穿得暖、睡得香。
索倫騎兵將漢人給的一系列福利一說,什么分房子啊、分媳婦啊、分糧食啊。
打獵的可以用獸皮換各種日用品啊,捕魚的可以將魚賣掉給孩子換布娃娃啦。
都將這邊的達斡爾和鄂倫春各部給驚得目瞪口呆。
他們總覺得在聽戲一樣,漢人會有這么好心?
但是人家將證據擺出來,他們也只能信了。
一商量,既然漢人這么厲害就歸順得了。
這些部落就陸續的表示對西周府的臣服。
并且接受漢人派出的官員幫助他們改造。
一隊隊的漢人扛著工具就來到了這里。
幫著他們重新將村莊規劃起來。
一個部族按照一個村莊來建設。
很快新的房子就建立了起來。
他們都趕著牲口住進了新房。
至于說那些老房子干嘛?
管它干嘛,一兩年自己就沒了。
鄭毅到這邊的時候,正是這些部族初步改造完成的時候。
他們住上了免費的房子,領了一個月的米糧。
這都是無償的,不需要他們去用牛馬交換。
不過日用品就需要去自己的東西去換取了。
屋子里的家具需要,身上穿的衣服需要。
那些廚具、工具也需要用牛羊交換。
孩子玩具、各種工藝品也是一樣。
不過他們換的甘心,這些都是明碼標價的。
要么可以自己到商棧或者來這里收購的商人換成錢。
然后拿著錢去換取各類的物資,滿足自家的使用。
也可以直接也用牛羊來交換自己喜歡的東西。
商人也是收的,不過收了之后也會交給商棧。
商棧再作價給到出售日用品的商人。
然后將牛羊出售給屠宰場或加工坊。
但無論程序如何,都不會讓老百姓來費心。
最多也就是將損耗折在價格中,大家也都能接受。
達斡爾這些部族現在很開心,日子舒服了誰會不開心呢?
鄭毅來的時候,這邊的幾個部族的宿老,也就是族長型的人物。
聯合宴請了鄭毅這位漢人的最高指揮官,對他表達由衷的敬意。
喝了一些酒,鄭毅說打算在納木里河這邊建設一座城鎮。
城鎮建設好之后,會極大方便周邊的生活。
換取物資也會更加的簡單。
這些人自然是大力支持。
很簡單就將這事定下來了。
既然不會有當地人的阻礙,鄭毅就可以放心去干了。
他在兩河交匯處的東北部釋放了一座分基地。
以分基地為中心,建立一座新城打虎城。
倒不是不想取個比較好聽的名字。
怎么也要尊重下人家這邊的習俗。
打虎就是達呼爾族的一種簡稱。
叫這個名字當地人會比較認可。
城池建設也很快就開展。
鄭毅以打虎城為中心,向東向西各做了城市的規劃。
向西建設一座寶山城,管理腦溫江以西的地區。
向東在后世五大連池區域建設一座德都縣。
然后在更東部的湯旺河設置湯原縣。
這里后世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伊/春。
在向東則是松花江流域了,那邊已經有座城市鶴/崗。
鶴崗劃歸于東周府來管轄,為黑龍江南北地區提供煤炭資源。
同時也在那邊建設了好幾座大型的煉鋼廠。
為整個松花江流域提供著基礎工業物資。
不過這些地方鄭毅都沒有放置分基地。
如今的分基地數量已經可以覆蓋了。
沒必要再安置那么多也顯得浪費。
沿著腦溫江繼續向北設立嫩江城。
然后穿過大小興安嶺交界地直達長安。
長安城的位置就是后世知名的海蘭泡。
規劃之初就是橫跨兩江三地的中心城。
如今江南這里也已經開始了建設。
未來江南區域的名字就叫做璦琿。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15734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