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琉球與東番
此時,琉球王國琉球群島,一場戰斗不期而遇的發生。
鄭毅派出的第一批船隊,就是走的琉球這一條線,沿著倭國海岸線南下,然后在從鹿兒島直下琉球王國。
琉球王國很早之前就是大明的藩屬國,被朱元璋親筆賜封,當時還處于三山時代,也就是三個王國都在這里。
北山、南山和中山,彼此征戰不休,后來中山國巴志統一琉球,琉球就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后來第一尚氏王朝被第二尚氏王朝推翻,就成為今日的琉球國,確定北起喜界島、奄美大島,南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疆界,史稱三省并三十六島。
無論是三山時代,還是第一或者第二尚氏王朝,都是向大明王朝稱臣,每一任君主都要獲得明朝廷的賜封。
在兩百多年間,琉球憑借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控制著南來北往的航道,成為海上貿易的黃金樞紐。
萬歷三十一年,德川家康取得倭國的統治權,讓琉球王國向倭國稱臣,但是琉球直接無視了。
萬歷三十七年,倭國薩摩藩島津家久派遣樺山久高為總大將,平田增宗為副大將,率兵三千人、船一百余只、鐵炮六百挺,自九州山川港出發入侵琉球。
此戰被稱為“慶長琉球之戰”,琉球王國大敗,首里城被包圍,尚寧王被迫投降,同王子、官員等一百余人被薩摩軍押送到鹿兒島。隨后尚寧王同島津家久前往駿府城面見德川家康,又前往江戶城面見征夷大將軍德川秀忠。
鄭毅得知這個情況之后,馬上派遣使者前往江戶,斥責德川家肆意妄為,竟然敢欺凌大明藩屬。
畢竟現在有這個身份,鄭毅也得用一下不是?此時用還能用得上,過期之后就作廢了。
德川秀忠被關外軍收拾了好幾次,不愿意因為這點事情跟鄭毅翻臉。
就將琉球王尚寧送到了青森,鄭毅去青森的時候還接見了一下。
第一批船隊的任務就是將尚寧等琉球國王室送回到琉球。
讓他們繼續做琉球王,不過管理權鄭毅要收到自己手里。
二月末從南海城出發,三月中旬到達琉球,只不過琉球現在還被薩摩藩的人占領著。
這些倭國人跟他的關外軍打是廢柴,但是欺凌琉球這樣的小國那就是頭惡狼。
第一艦隊的指揮是水軍第一軍團指揮使郭慶陽,副指揮是原吳州府水軍指揮使李昉。
這倆人甫一到琉球,就被琉球的慘狀給驚呆了,大街上倭國人就敢明目張膽的侮辱婦女、搶掠財物。
兩年的時間,基本上快將琉球給禍害完了,當地人行尸走肉一般,被倭國任意的欺凌侮辱而不敢反抗。
尚寧看到這種情況嚎啕大哭,四十多歲的漢子噗通一聲就跪在了郭慶陽和李昉跟前,請求他們主持公道。
郭慶陽和李昉讓軍隊出馬,控制住那霸的局勢,然后就發電詢問大都督府,讓他們對倭國進行施壓。
但是德川家跟鄭毅的人正不對付呢,鄭毅扶持了一位偽倭王智仁,在仙臺一線跟德川家打的熱火朝天。
德川秀忠得到質問的消息,直接一句話扔過來,那不是我們倭國的軍隊,那些都是你們口中的倭寇,你想打就打,打不過就認倒霉,其實意思就是我就是不給面子,你愛咋咋地,反正咱們關系都這樣了。
大都督府當即傳令郭慶陽和李昉,徹底清楚琉球的倭寇勢力,協助琉球王室管理琉球。
得到命令之后郭慶陽和李昉自然知道如何去做,三萬大軍全部在琉球登陸,兵分三路進行清剿。
僅僅只用了五天時間,整個琉球主島就被殺得是血流成河,那些倭國人除了見機比較快逃到海上的,剩下的全部被殺,連個俘虜都沒有要,真真是付出了血的代價。
四月初,尚寧在琉球王宮再次登上琉球王位,宣布列倭國為敵對國,來到琉球境內的倭寇斬盡殺絕。
也就是在這時候,接到德川家密令的薩摩藩主島津家久再次派遣船隊出發,直抵奄美將島上的琉球民盡數屠殺,血將奄美附近的海面都染紅了,此次屠殺死去的琉球平民達到驚人的十萬,可謂是極為凄慘。
尚寧得到消息之后,大哭了一場,再次去求見郭慶陽和李昉,表示世代忠于大都督鄭毅,換取他們的支援。
郭慶陽和李昉商議了一番,就派出戰船開始北上,在德島附近以二十艘戰艦對抗倭國戰船一百五十艘。
此戰打的天地失色、日月無光,持續了兩天一夜的時間,全殲倭國水軍三萬多人。
薩摩藩大將樺山久高當場戰死,副大將平田增宗被俘虜后交給尚寧處理。
這場戰斗關外軍這邊損失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關外軍的強大戰力。
同時也是新式火炮在海戰中首次揚威,更是徹底打滅了倭國對于琉球的企圖。
也讓本島那邊的戰事得到支持,德川家開始收攏陣線,將對智仁的進攻轉為防御。
鄭毅當時還沒有前往美洲,聽到戰果之后對郭慶陽和李昉表示了稱贊。
并且命令他們迅速整頓琉球,維持對琉球的絕對管理后繼續南下。
五月初八,郭慶陽帶領十艘戰船經八重山島到達東番北部的雞籠。
與當地的漢人和土人宣布了大都督府的命令,將東番納入到都督府管轄之下。
自然也有一些反抗的,但都被郭慶陽鐵血鎮壓下去了,在東番的北部站穩腳跟。
東番是后世寶島的官方稱呼,明朝初年設置澎/湖巡檢司來管理,后來因為禁海又廢除了。
嘉靖四十二年復設,但大多都是限制在澎/湖和福/建布政使司沿海,對于島上其實沒什么實際影響力。
不過島上經過數百年的開發,在西海岸和南北兩地也早已形成了以八閩漢人為主體的族群,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村寨,原住民部落也開始遷移到山下,與這些漢人開始了融合,鄭毅這次派郭慶陽來到東番島,就是為了占據這座物產豐饒的大島。
以這里為基地,避開明朝廷,與閩越和江南諸地開展民間貿易,等于是要甩開明朝廷單干。
倒也不是他瞧不上明朝廷,不愿意與明朝廷通過貿易加強往來,實在是明朝廷太腐朽了。
那些小破官總把他們當做是蠻夷,對于運到中原的貨物各種的吃拿卡要。
還覺得能欺負一下他的人,差點將得到消息的鄭毅給氣死。
官面上打了幾次官司,私底下也是交鋒過無數次。
但鄭毅這邊真沒占到什么便宜,而且還損失了不少貨物。
從那時候開始,鄭毅就打算放棄北方的市場了,只留下青州那邊還留著人。
將貿易的重點轉到江南一帶,跟當地的那些世家豪族做生意,只要能讓那些人賺到錢,就算是將明朝廷賣了,他們也愿意支持鄭毅的生意,甚至還自己組建了船隊到南海城、金州城、魏州島等地進行了幾次貿易。
鄭毅要是不對明王朝失望那肯定是假的,萬歷年間看似一片歌舞升平的明朝,其實已經逐漸的日暮西山。
朝堂上的派系斗爭,民間的肆意壓榨百姓,加上各種的天災已經開始起步,明朝廷已經接近病入膏肓。
這種情況下他還摻和什么?趁著大明還需要他在關外壓制女貞諸部,趕緊的利用這個身份將渠道搭起來,最多不過三五年,明朝廷必定會跟他翻臉,到時候市場穩定了,他才不在乎跟萬歷那死胖子翻臉呢!
東番島作用就是如此,鄭毅要將這里打造成為糧食生產基地和對明朝的民間貿易基地。
到時候需要什么東西,雙方都拉到這邊來就是了,絲綢、瓷器、棉布、礦石都要在這里集結。
然后通過鄭毅橫跨南北的海上通道,再運輸到關外那邊,支持關外地區的發展。
而李昉,則是帶著另外幾十條船,順著東番島的東部南下,目標就是呂宋地區。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14272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