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限制措施
朱翊鈞的話,讓葉向高也是臉色巨變,他的手都忍不住顫抖起來。
要知道當初提出驅狼吞虎,利用鄭毅去壓制關外女貞諸部的人就是他。
如果讓鄭毅真的在關外做大,來日造反從遼東入關進入中原,那他就是千古罪人。
當初調查的人不是說都調查清楚了嗎?這鄭毅就是一股盤桓在關外的匪徒,糾集了許多逃往關外的漢人,還有一些數代之前就發配到關外的囚徒,才逐漸站穩腳步,通過逐步的蠶食那些原住民發展壯大的。
怎么突然之間好像是吃了藥一般,在兩年的時間內飛速膨脹,竟然將地盤擴展到了邊墻之外。
而且還能向東越過大海干涉倭國,向南壓制建州和李朝,尤其將其壓得幾乎喘不過氣。
甚至還有余力向西壓制蒙古諸部,更能越過茫茫大海前往南洋打壓那些西洋人。
這鄭毅的實力如今該是多么強大?就算是大明恐怕也沒有這種實力吧?
一時間葉向高也沉默了,若真是鄭毅要在關外造反的話
不敢想象,恐怕為禍將比蒙古和建州還要更加惡劣。
“老臣死罪!不該引狼入室,讓那鄭毅有機會做大!”
葉向高臉上的冷汗都落了下來,馬上跪在火炕上給朱翊鈞請罪。
“卿這是干嘛?當初卿的提議也是朕同意的,就算是錯也是朕的錯,與卿何干?”
“老臣萬死!都是老臣一意孤行才有今日,皇爺萬萬不要如此說,不能為君父分憂,此為大罪也!”
葉向高趴在火炕上痛哭流涕,朱翊鈞也是無奈的搖著頭,好不容易有個說話的,也不能好好說話了。
“起來吧!朕如此說就是想要與卿商議個妥善之策,并非是問罪!卿稍安勿躁,咱們好好合計一番!”
葉向高在暖閣等到晚間才回府,幾日之后,大明的信使從京城出發,攜帶圣旨前往遼東。
薊遼總督王象乾巡撫遼東,萬歷四十一年的馬上要到來的時候,前往遼東巡查邊防。
遼東總兵麻貴協同,在王象乾的指揮下對遼東各守備的駐地進行換防,加強遼東的防御力量。
調原遼東總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柏駐防鐵嶺,調青年名將祖大壽、毛文龍分別駐防遼/陽和沈/陽。
調熊廷弼繼續經略遼東,調東宮近臣孫承宗鎮守廣寧,同時加強山海關的防衛。
如果鄭毅知道萬歷的手筆,一定會驚得合不攏嘴,這是將萬歷末年的遼東天團給拉了出來。
要知道這些人無論哪一個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只差崇禎年間的袁崇煥再加入進來了。
王象乾、熊廷弼、孫承宗,都是文官中能打能殺的之人,個個在明末舞臺上都是大展過身手,可以說明廷因為有他們才能繼續存活幾十年,否則的話早就不堪重負,被內外的打的滿地亂爬了。
麻貴、李如柏、祖大壽、毛文龍,隨便拉出一個都是鼎鼎有名的名將。
可惜李如松死了,不然的話恐怕萬歷最中意的還是李成梁這個兒子。
這么一幫子明末天團出手,看來朱翊鈞是將關外軍當做心腹大患來看待了。
不僅如此,內閣葉向高親自請出了萬歷的圣旨,嚴厲打擊國內的私自進行的海貿。
這一條主要是針對關外大都督府的,如今獲得批準,能夠通過海路與大明進行自由貿易的,也就是關外的鄭毅一個,其他都是采用朝貢的方式進行貿易。
天津衛一座民房中,黃敏接受到電報,看了一眼立馬送去給楚應同。
楚應同作為鄭毅手下第一從事,長期以來都是負責在大明的事務處理和渠道鋪設。
看到這條消息,也是忍不住臉上變了顏色,趕忙向黃敏問道,“確定消息不會出錯?”
“回楚先生,絕對不會出錯,這是李進忠冒死從宮中傳來的消息!”
“看來皇帝要對我們動手了啊,通知咱們的人隱藏起來吧,明面上的全都切斷聯系,就算是聯系也要保證隱秘性,撤出在京城、通州、天津衛、青州的關外商團,省得遭受了損失!以后與中原的交易全都由明轉暗,該那些拿了咱們錢的人出手了,告訴他們別想著拿錢不辦事,否則我們能將他扶起來,也就能夠將他們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是!屬下這就去辦,那咱們在江南”
“江南的照舊,咱就不信那些人還真能舍得不跟咱們合作不成?”
楚應同笑了笑,完全沒太將朱翊鈞和明廷的打壓當一回事。
電波飄揚在中原大地,可惜誰也注意不到這些看不到的信息。
整個大明因為這條圣旨,都陷入到討論和動亂之中。
早朝,萬歷罕見的出現在朝堂上,讓群臣有事起奏。
這句話一出來,御使中的一名小小給事中就率先出列。
長篇累牘的講了一大堆不與民爭利、明君應善待百姓之類的廢話。
最后提出限制商貿對于大明不利,對于百姓不利,懇請皇上收回成命。
在他的領頭之下,又是幾名御使站出來,講了一堆道理,表示支持那位給事中的上書。
這還不算,很快六部之中也有不少人站出來表態支持,甚至連很多老臣也站出來表態支持。
朱翊鈞的臉都氣得發青了,沒想到小小敲打下關外鄭毅,竟然能引得朝堂都震動了。
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更加可怕的是這些人還分屬于不同的派系。
這代表什么?朱翊鈞做了這么多年皇帝要看不懂就是白癡了。
他們都是關外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才會幫著鄭毅說話。
這里面有所謂的東林系,有所謂的楚系、浙系,也有所謂的齊黨、宣黨、秦黨,朝堂上百來名官員,竟然大部分都是支持不要限制海上商貿的,朱翊鈞怎么能不氣得要瘋?他如果手里有刀都要殺人了!
很想問這些人一句,到底誰給你們發的俸祿,竟然敢如此的偏幫一個外人。
好不容易平衡的朝堂局面,竟然因為這一件事擰成了一股繩來對付他。
但是朱翊鈞知道不能沖動,治理國家還需要這些人,不能一桿子全都打死。
只能好言安撫兩句,說這件事稍后再議,然后就讓人宣了各國使團覲見。
你們不是要鬧嗎?那你們就跟這些各國使團的人來鬧吧,看你們有啥好說的!
先是李朝,進來就是一頓哭訴,裝好鄭毅的關外軍和努爾哈赤的建州軍侵占李朝土地,擄掠李朝百姓,搶占李朝民財,甚至公然殺害李朝官員和軍隊將士,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血淚史。
然后是倭國的幕府一系,既然是要壓制關外軍鄭毅,朱翊鈞自然不會讓智仁的使團上來。
倭國歷數關外軍的殘暴蠻橫,悍然侵占倭國土地,扶持所謂的偽王掀起倭國內部戰爭,說道傷心之處,幾乎要跳起來罵娘,話里話外都是說大明縱容關外軍胡作非為。
然后是蒙古諸部,這些人上來可不是那么好說話的,站在那些官員面前就是一頓咆哮,蠻橫的說要率軍攻打大明,將那些官員嚇得渾身篩糠,不敢回一句嘴替鄭毅說話。
然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還有尼德蘭人也是亂哄哄的一群,在朝堂上說了一大通。
搞得整個朝堂都亂了套,朱翊鈞笑著問那些幫忙說話的人,這些藩屬國和遠方的西洋人說的事情怎么處理?
一下子就將這些人給問蒙了,期期艾艾的說不出話來,要知道蒙古人還虎視眈眈的盯著他們呢。
敢說一句不順耳的,這些人立刻就敢在大殿上鬧事,然后率軍攻打大明各關口。
朝議從早上開到月上中天,這些當官的餓暈了七八個,才算是將事情定下來。
傳旨官員連夜從京城出發,前往關外大都督府傳旨,申斥鄭毅胡作非為,嚴令將侵占別國的土地還給人家。
然后在國內嚴格限制關外軍的船隊進入大明沿海各城,若是有私下交易的定然要重懲不赦。
最后遼東方面收到旨意,出關接收關外軍,將其納入到朝廷的管制之下。
以后關外大都督府所轄的軍隊,數量必須要嚴格限制,就兩萬人吧。
朝議還沒有結束,一道道電波就從京城飛出。
越過千山萬水抵達設在伯力的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連夜召開會議研究應對策略。
只是鄭毅如今身在美洲。
一時間無法得知這件事情。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133154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