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父子反目
看到關門打開,費英東立刻帶著士兵長驅直入,將守關的明軍殺得一干二凈。
搶了鴉鶻關的糧草,然后保護著努爾哈赤一路向東狂奔而去,一路打破松樹口、孤山堡、曖陽堡,出關進入新甸堡和寬甸堡一帶劫掠,將此地的漢人百姓劫掠一空,然后讓漢人為他們運輸糧草,沿河直向鴨綠江邊。
這是努爾哈赤很早以前就留下的后路,在這些地方他也精英日久,喂飽了很多的明軍守將。
這一路將近五百里,他只用了三天時間就到了寬甸堡附近,可見速度是多么的快了。
鴨綠江邊,此處原本是女貞鴨綠江部的棲息地,但早已被他遷到了里面。
在這里的有明軍一個屯,只有一百多的兵力,算是駐守著邊疆地帶。
努爾哈赤的人攻破這個駐軍屯子,讓明軍為他們準備渡河的舟船。
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努爾哈赤終于成功帶人渡過了鴨綠江。
進入了李朝的朔州郡隱藏起來,派人秘密通知了在碧潼駐軍的楊古利。
楊古利也是努爾哈赤的親信,當初也是進軍李朝的大將,獨立統領著一旗兵馬。
只可惜后來皇太極太亮眼,楊古利就漸漸顯得沒那么重要了,皇太極執掌李朝的四旗軍之后,就開始將楊古利給邊緣,讓他在碧潼防御明軍,同時也防御北部咸鏡兩道的關外軍。
楊古利也很無奈,在給努爾哈赤叫屈無果之后,就老實的在碧潼這里養老。
倒是娶了三個年輕貌美的李朝姑娘當小妾,還生了兩個兒子出來。
得到努爾哈赤的密信之后,楊古利趕緊推開小妾趕到朔州郡。
君臣二人抱頭痛哭,楊古利更是哭的肝腸寸斷。
好在是大汗沒有忘記他,在危急時刻第一個想到找他。
努爾哈赤和費英東、楊古利秘密商議許久,就開始從朔州趕到碧潼郡。
在楊古利的召集下,碧潼郡的守軍將領都被召集起來,見到努爾哈赤均是大驚。
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打下這偌大的基業,在女貞諸部之中積威日久。
他們雖然是皇太極一手提拔的,但對于這位虎老威風不減的大汗同樣畏懼。
努爾哈赤也沒有責怪他們,反而是安慰了一下,又發了一些賞賜下去。
這些駐軍的小頭領,馬上就投向了努爾哈赤,甚至還忠心耿耿。
用這樣的辦法,努爾哈赤半個月的時間,走遍了安平道北部和西部諸郡,收攏了兩萬多女貞八旗兵和三萬多李朝人組成的隊伍,加上自己的侍衛隊和剩余的一萬兵馬,在朔州城公開露面,讓在清川江一帶與李朝作戰的皇太極前來拜見。
皇太極收到信使遞過來的命令,差點嚇得一屁股坐到地上,他沒想到努爾哈赤真有本事逃出升天。
一時間慌了神,尤其是知道努爾哈赤私下已經將西部和北部的兵馬全都收歸到手中。
更是嚇得魂不附體,知道憑借努爾哈赤的性子,他這條小命算是完了。
當初敢于公然違抗命令的時候,他也考慮過這件事的后果。
但覺得赫圖阿拉基本上被包圍,明軍也不會允許努爾哈赤入關,就敷衍說李朝戰事正急,難以回援救他。
如今自己這位阿瑪安然無恙的來到這里,還秘密的將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隊伍全都收到自己手里。
他就知道努爾哈赤不會放過他了,恐怕回去之后面都見不到就得被砍了腦袋。
皇太極坐在江邊大哭起來,他畢竟才不過二十歲的年紀,智商夠膽量還不足。
“為何要坐在這里如小兒般哭泣?難道你覺得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了嗎?”
何和禮好整以暇的坐在皇太極的身邊,望著清川江笑著問道。
“到今日地步,你覺得我還有翻身之力嗎?阿瑪的性子絕對不會對我手軟的!”
皇太極擦了下眼淚,喘著粗氣盯著何和禮怒聲問道。
本身他也沒想現在就跟努爾哈赤決裂,這其中也有此人的蠱惑。
何和禮帶正紅旗,原來正紅旗的旗主是代善,實際還是掌握在努爾哈赤手里。
但是代善如今還在三江平原種地,根本就不可能再回來了,何和禮就代掌正紅旗。
正紅旗的士兵大多也是他們原棟鄂部出身的戰士,就算是換了好幾茬也還在他的掌控之下。
代善沒了,褚英沒了,兩次何和禮的投資都失敗,這次來李朝發現了皇太極還算不錯。
盡心竭力的幫助皇太極掃平這邊,并且拜皇太極為主,何和禮是壓上全部身家。
前些日子,關外軍圍攻建州本部,努爾哈赤連續十三次下令讓李朝軍隊救援。
但都被何和禮和皇太極商議之后給搪塞過去了,坐視努爾哈赤被圍攻而死。
這樣整個建州,除了滿腦子都是肌肉的阿巴泰之外,也就剩皇太極一個。
皇太極英明勇武,在佂李朝的過程中顯露無疑,也深的諸多將士認可。
這me好的機會何和禮才不愿意放棄,只是沒想到努爾哈赤會跑出來。
還很快收復了楊古利和鎮守西部和北部的諸部,聚攏了六七萬人。
不過也就是六七萬人而已,現在皇太極和他的力量,加上阿巴泰的,總數量高達十萬人。
其中女貞八旗兵兩萬多,漢人八旗兵三萬多,剩下的都是新建立的朝八旗,高達七萬人。
從李朝俘獲了大量的兵器軍械,其中還有大量的火炮和火銃,攻破諸府也收集不少火藥。
皇太極當前的實力,絕對不弱于李朝任何一道的兵力,比努爾哈赤現在的實力還要強。
就算是在咸鏡兩道盤踞的關外軍,在數量上也是不如皇太極的,而且他們還有大量戰馬。
李朝的戰馬不行,大都是從女貞運來的,其他都是那種本地的小矮馬。
有戰馬、有兵力、有實力、有糧草,何和禮才有如此的信心。
他將這些分析給皇太極,頓時讓皇太極打起了精神。
但是對于何和禮提出的趁機攻打努爾哈赤的計劃沒敢答應。
就算他的兵力比較強,但也沒占據絕對的優勢,他沒信心跟努爾哈赤較量。
何和禮嘆了口氣,說那就只能有另外一個辦法了,搶船南下千萬南部的全羅道。
徹底的避開努爾哈赤,在南部建立自己的勢力,借助如今的李朝分隔開雙方。
等到實力積蓄足夠,在平滅李朝,然后與努爾哈赤決一雌雄。
估計到時候努爾哈赤也沒了,誰做主還不一定,皇太極就不不要有那么大壓力了。
皇太極聽完之后大喜過望,這個計策好,既能夠與努爾哈赤分開,還能讓他夠不著自己。
等到實力強大了,到時候也不知道是自己哪個弟弟做大汗了,直接將其掀下來也就是了。
皇太極決定之后,馬上就開始準備,讓人將他們在平安道收繳的戰船漁船全都開過來。
他因為想要組建水軍,當初在義州等地繳獲的戰船,都被保存的很好,只是沒有將領,他也沒辦法訓練水軍。
后來也沒太在意,征服一個地方就留下,到現在已經積累了許多的戰船,加上漁船的話上千艘。
這些船如今嘉山和鐵山一帶,沒有被努爾哈赤發現,正好用來運輸他的大軍。
派人四處去抓附近的漁民,讓他們去開船,然后從俘虜的李朝人中尋找水軍。
將這些人重新轉為水軍,負責駕船和水戰,最后就是大量的收集糧草物資。
他才不會給自己老子留下寶貝,能拿走的全部拿走,就連鍋都揭走了。
至于當地的百姓,那就算了吧,沒那么多的船將他們帶回去。
留著正好給努爾哈赤造成一些負擔,說不定還能鬧個亂子出來。
皇太極又將阿巴泰找來,倆人怎么說也是兄弟,皇太極想邀請他一起去全羅道。
但是阿巴泰已經聽說努爾哈赤來了,而且還收到努爾哈赤的密信,要他把皇太極壓回朔州受審。
看到阿巴泰不從,皇太極也只能無奈放棄,讓人將阿巴泰帶出去扔到江中溺死了。
之后千帆升起,十萬大軍人擠人的呆在船上,順著海岸線南下國黃海道和京畿道。
在忠清道的舒川登陸,占領舒川之后就帶領大軍南下全羅達道,攻打村鎮縣城。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12367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