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琉球重金買地
歡迎宴會搞得熱熱鬧鬧,接待他這個華夏新朝的皇帝,自然整個琉球都要拿出壓箱底的本事才行。
生猛海峽到處都是,在琉球吃海鮮遠比吃一些肉食要容易的多,畢竟他們也算是靠海吃海。
雖然鄭毅早已實現海鮮自由,而且都是那種頂級海鮮自由,但在這里還是吃的很痛快,金槍魚、旗魚這種,在關外那邊想吃到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好在如今漁業發展迅速,很多這邊的水產也開始大批量的進入到遼東等地。
只是這里的更加豐富一些,味道怎么說呢?完全是他那邊的味道,畢竟琉球王宮的廚子都是學的他們的技術。
在宴會上鄭毅和尚寧簡單的談了一下兩國的合作加強,這里雖然陸地面積不大,但也是溝通南北的要道,華夏的船舶無論從哪個港口出發,都可以經過倭國沿著不斷絕的島鏈來到琉球,然后西南到東番,南下到呂宋和南洋諸島。
走起來比起大明的沿海也絲毫不差,而且還更加的穩妥,畢竟這條路上沒人敢跟他收保護費。
大明閉關鎖國百年,外面養了一群的海盜,幾經清理還是會有一些殘留,都是一些風險。
除了海盜之外,在沿海的州府,大明官員貪腐之風盛行,想要停靠那都是要交錢的。
就算有當地的世家大族照應,一樣也得多少給點銀子,這些都是額外的損耗。
但走這邊就不一樣了,李朝和倭國先不說,他們都已經被華夏朝打的萎了。
琉球又全指著華夏朝的照顧,更加是恭敬有加,在這里華夏朝的人就是貴賓,誰敢無視去挑釁,除非不想活了。
到了東番,那里也早已建立了據點,而且島上的資源更加的豐富,可以順著東番海岸線直接南下呂宋。
呂宋如今最大的頭子就是他手下的平南將軍李昉,這家伙如今的勢力已經覆蓋呂宋周邊數百座大島。
到了呂宋就等于是到了自家門口,哪有交什么保護費一說,加油加水看著給點錢就行。
反正呂宋也不缺錢,而且每年都要給朝廷上交數額不菲的金銀礦產和香料商品。
鄭毅對于琉球的定位,就是轉運中心和貿易節點,是他的南北貿易的中轉站。
首里城這邊不說,他從鹿兒島出發,一路經過的那些島嶼,如今都在積極的發展養殖,種植是沒辦法,這邊的土地貧瘠,土層也太薄,除了有限的一些地區適合種植農作物之外,其他的都不是很適合。
但是不適合種植,養殖是沒什么問題的,尤其是雞鴨鵝和豬羊這種。
守著大海,雞鴨鵝往海邊一撒,連食物都不用喂,它們就能自己找吃的。
豬和羊大多數也是散養在山谷之中,如果上一些小島看,海灘上到處都是進行“日光浴”的豬。
曬會太陽餓了就到海里撲騰會兒,游個泳找點吃的,找不到的話就會到林子里,那里草木繁盛,不用怕找不到食物。
這些養殖的動物長大之后,就會被過往的船隊收購,儲存在船上當做食物,甚至被收購之后送到遼東等地銷售。
如今宮中用的豬肉,就有琉球豬肉這一項,肥瘦均勻、精肉勁道,是不可多得的上等食材。
不上等也不可能,經常吃海鮮,還沒事下海游個泳,這樣的豬肉不好那才是怪了!
如今興起的養殖,對于琉球有巨大的好處,畢竟收購的都是華夏朝,得到實惠的都是琉球百姓。
賣這些雞鴨鵝豬羊琉球也是要抽稅的,賣的越多稅收也越多,尚寧對此是歡迎的很,希望來的越多越好。
不過鄭毅和尚寧談的合作,倒不是想要他繼續擴大養殖規模,而是要在這里建立一些基地。
建立基地的首要條件是,琉球放開對于華夏朝漢人落戶的限制,允許他們在這里擁有土地和各項權益。
這點兒尚寧自然不會反對,他琉球才多大點人,自然希望人越多越好,越多他們的稅收才會越高。
尚寧基本上連磕巴都沒打就同意了,還詢問能遷移過來多少人,是不是需要他來提供基礎設施。
鄭毅說這些人的生活需要的資金都由華夏朝來承擔,需要的糧食物資也會出錢向尚寧他們購買。
琉球文武全都舒了口氣,而且非常熱情,人家付錢有啥不好說的,只要給錢啥都可以。
之后鄭毅就談起了建立基地的事情,琉球有幾片大的群島,其中最大的就是首里城所在這座琉球島和周圍的附屬島嶼,這里也是琉球的中心,其他還有五個大的島嶼群,適合人類生活居住的島嶼超過六十余個。
鄭毅第一個就定下八重山,這座島是距離東番最近的島群,洪武年間在琉球的請求下遷移漢人來到此處,對于琉球的技術和文化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鄭毅定下的基地,并非是要全部的八重山群島,那樣的話尚寧肯定會有意見。
他將后世的石/垣島和竹/富町灣以及與那國島買下來作為八重山基地。
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他在這三地設置分基地的私密性,也能保障東番和琉球的航線。
三座基地鄭毅打算出自三百萬兩黃金或者等價值的貨物,就看琉球皇室要怎么選擇了。
尚寧果然沉默了一會兒,和心腹對望幾眼,立刻換上一副笑容答應下來,黃金不要,給貨物就行。
他一點都不傻,三百萬兩黃金給到他他也得話給前來琉球的華夏人,還不如直接要貨物的好,倒手一賣絕對超過三百萬兩黃金,他們這個琉球朝廷可以用上幾十年不用發愁沒錢,皇宮重新修一遍都夠了。
之后鄭毅又在宮/古島購下了將近一百平方公里,差不多相當于這座島的一半面積作為基地。
然后在琉球群島周邊買了三座島嶼,在奄美買了兩座島嶼和幾個面積在十平方公里左右的港口。
這些地方他之前已經看好,經過的時候已經登岸尋找合適的地點放置了分基地,所以一定是要拿到手的。
尚寧不清楚鄭毅的打算,他現在就剩高興了,總費用將近五百萬兩黃金的價格,就買了幾座破島,如果不是當著鄭毅的面,他都想問一下華夏朝的皇帝是不是腦子壞掉了,不然怎么會做這種傻事呢?
傻不傻他不清楚,反正他這次是賺大了,果然人家大國太有錢了。
如果他在本國賣這些土地,十萬兩也夠嗆能賣的出去。
整整五百萬兩黃金,這他要怎么花才好呢?
尚寧想要趕緊將事情敲定下來,宴會也顧不得了,趕緊讓人起草協議。
賣,必須得賣!還不能隔夜就賣掉才行,萬一明天這位華夏皇帝酒醒了反悔怎么辦?
尚寧為了將這件事鐵板釘釘,大筆一揮,還贈送了十幾座無人島,反正都是小島,留著也是浪費。
出售和租借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協議簽訂,只要鄭毅這邊的錢到位,這些地方就都屬于華夏朝了。
從此跟琉球再也沒有半毛錢關系,稅收、港口、農牧業在這些地方都是屬于華夏朝來負責和管理。
這次看起來出五百萬兩黃金是虧本買賣,但鄭毅卻覺得很值,他要的是完全能夠掌握的基地。
琉球的地理位置很好,為此付出一些錢財,換來可以自主經營的地盤,買賣不會虧掉的。
再說黃金他有的是,如今關外有金礦幾十個,每年出產的黃金總量高達百噸。
呂宋也有金礦,甚至東番也有金礦,倭國那邊還有座銀山。
尤其是新大陸那邊,金礦也在陸續被發現,每天都是財源滾滾。
這些黃金很多都被他塞到了大明那里,然后進入到那些世家豪族的金庫之中。
而鄭毅在大明設立的銀號也在逐漸鋪開,在華夏內部叫做銀行,在大明就叫銀號。
專門做一些承兌存款業務,還發展出來了貸款業務,黃金和白銀都是其中的儲備金。
而華夏朝內部則是使用的紙質貨幣,這些金銀是不作為貨幣來使用的,最多也就是貴金屬準備金。
所以他花起來真的是不心疼,反正有的是黃金,不花難道還留著生崽兒不成?
能換取土地,付出多少黃金都是值得的,沒看當初那個鳥國一頓騷操作嗎?
毛子將阿拉斯加都賣了,然后被鳥國發現黃金,很快就發展起來了。
不過這輩子誰都別想了,那里已經是他的地盤了,黃金自然也是他的。
鳥國還能不能出現都另說,別忘了他的人已經將探索的觸角伸到了東海岸。
協議簽署之后,尚寧高興地將鄭毅當做了財神爺,那個追捧的架勢讓鄭毅都受不了。
哥們是有錢,但也不值得你如此的著迷啊?再說他對老頭也沒興趣,你家姑娘還能湊合接受。
之后,鄭毅又談了一下,出海向東探索的事情,他可是知道東部有個后世的小笠原群島的。
尚寧滿口答應,只要發現新的島嶼,全都交給華夏國管理,只要給他們的人付些錢就行。
等到宴會結束,鄭毅還真收到一份尚寧的禮物,只是卻不知道怎么去下手。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090282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