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 > 第283章 渡海呂宋

第283章 渡海呂宋


林文山是個很儒雅的老者,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丞相比干。

        南北兩宋時期,福/建人在官場上叱咤風云,出了不少的大人物,林家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崛起的。

        至南宋末年,林文山的祖輩攜族人的一支遷移到安平這里,然后扎根落戶,耕讀傳家,已經三百余年。

        他們林家在南部這邊勢力龐大,有族人數萬,依附于林家的人口有十幾萬,可謂是樹大根深、枝繁葉茂。

        安平地理位置優越,有港口、有平原、有森林,一年三熟,氣候環境極為適合生存。

        林家在這百年中,打過倭寇,也抗過紅毛番,更是將橫行海上的海盜憋的嗷嗷叫。

        這些都是林文山的手筆,可以說安平如今還能穩如泰山,他的功不可沒。

        林文山得知鄭毅的身份之后,也是大驚失色,連忙熱情接待。

        鄭毅沒想公布身份,就吩咐不要大張旗鼓的折騰。

        之后兩人聊了半天的時間,林家公開宣布接受大華的管理,林氏一族效忠華夏帝國皇帝鄭毅。

        其實鄭毅并沒有給林文山許諾,甚至都沒有向林文山提出什么條件,他們從頭到尾都是閑聊。

        聊得都是國家和民族,未來華夏民族的走向,漢人如何要在越來越多的殖民者到來中找到出路。

        林文山親眼見過倭寇的殘暴,也親眼見過紅毛番的貪婪,對于鄭毅所說的民族大義感受極為深刻。

        兩人不能說相見恨晚,但在大的層面上還是非常一致的,起碼對于民族的忠誠很是有共鳴。

        鄭毅將如今華夏帝國的對內、對外各項政策說了一遍,以及他本人對東番島的規劃。

        林文山當即表示愿意歸順大華,為了民族、為了百姓,也為了林家建設好這座大島。

        鄭毅在林文山的陪同下在安平附近進行考察,在后世臺/南的位置建立了南平城。

        林文山為南平城第一任的主官,當然副手鄭毅還是要從政務院那邊來安排的。

        很多政策林文山就算是懂,由他來實施可能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是以南平城這邊必須還得熟悉的人來制定方案、落實執行。

        林文山對此絲毫沒有反對,他本身就是幫著掌控局面的。

        同時他也保證,在林氏家族內開始削弱宗族的管控。

        將對于族人和百姓的管理權力逐漸的交到衙門手中。

        這是位很有遠見,也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是以鄭毅對他還是非常滿意的。

        林家在風暴中損失不大。

        這也可能是八大姓中唯一全身而退的家族了。

        之后鄭毅就到了打狗,這個名字確實有些太過怪異。

        但后世他有個好聽又響亮的名字,叫做高/雄港,也是座天然的良港。

        在這里鄭毅設下了最后一座分基地—高/雄基地,將隨后崛起的城市命名為高/雄城。

        郭慶陽、成國棟、林文山、李沐陽、周全、林騰淵等東番和平湖的官員齊聚在這里。

        在鄭毅的協助下定下了東番未來五年的發展計劃,整個東番開啟了新的時代。

        從次之后,東番就算是有主了,任何膽敢來到這里的殖民者,都要毫不留情的趕出去。

        海盜、倭寇這些更是需要嚴厲打擊,他可沒忘如今縱橫在福建沿海的海盜團伙。

        更沒忘記不久后就會在東番攪起風雨的李旦、顏思齊、鄭芝龍、鄭成功等人。

        這些人現在還聲名不顯,但是不久之后就會威震八方,成為舉世聞名的海盜王。

        他們在歷史中對于東番的發展帶來了很大幫助,但這一世已經不需要他們那點本事了。

        鄭毅有信心,在自己的帶領下,東番不出三年就會變成人間福地,各方面都會獲得大發展。

        未來可能會少一位被稱為民族英雄的鄭成功,但對于東番百萬百姓來說會獲得更大的好處。

        如此相比較的話,鄭毅寧可不需要民族英雄,為東番繁榮昌盛而努力的每一位都是民族英雄。

        為了防止被來去如風的海盜襲擊,鄭毅特意致電三大院,擴大東番艦隊,制定日常海岸巡邏任務。

        這個巡邏也將平湖諸島放在里面,見到海盜之后啥也別問,先打再說,對于投降的仔細甄別,沒有大惡才允許落戶東番,至于東番和平湖內部,膽敢與海盜團伙有勾連的,一律嚴懲不貸。

        之后又確定了一下對活躍在東部群山中那些原住民的政策。

        那些人有常年與漢人打交道的部落,這些部落應該以招撫為主,協助他們遷出大山,學習耕作和養殖技術,或者一部分人加入到各座工坊之中,以加快這些原住民部落的融合。

        至于仇視漢人、野蠻成性的部落,鄭毅沒有表態,但是意思很清楚,你們自己看著辦。

        其實山中很多部落都是非常仇視漢人的,畢竟漢人將他們從海岸和平原趕到了山里生活。

        這是生存的對抗,弱的一方必定是要讓出好的環境,說不上誰對誰錯。

        但這些仇視漢人的原住民部落,經常將“打獵”漢人當做日常生活。

        甚至從很多人口中,鄭毅還得知山中竟然也有“食人部落”。

        對于這樣的部落,鄭毅的一貫準則就是一個不剩的滅掉。

        他們敢吃人,自然已經不能算作是人。

        既然不是人那滅族沒任何心理負擔。

        那些頑固不化的原住民部落,相信郭慶陽等人不會心慈手軟的。

        有時候說融合、同化,但每一次的融合同化,都是要有流血配合的。

        不然就那么容易融合同化了?說華夏文化同化力很強,總不能全都讓這些野人背四書五經去吧?

        融合的過程是一個伴隨著征服和沖突的過程,恩威并施、剛柔并濟,才能讓融合順利的開展。

        鄭毅在東番呆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這邊已經算是盛夏了,遼東和關外應該正在春暖花開。

        他在高/雄城出發,渡海前往呂宋,東番與呂宋只不過隔了條海峽,從距離來算還沒有到福/建沿海的距離遠,這邊是李昉作為軍民統管坐陣,提前就派出了兩艘戰艦迎接在風雅島附近迎接鄭毅。

        風雅島名字取得很好聽,其實真正說起來應該叫做風暴島才對。

        因為此處地處海峽中部,一年四季幾乎都是狂風不斷。

        但李昉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還是想要附庸一下風雅,就給這座島嶼取了名字叫風雅島。

        周邊不遠的幾座島名字更加的奇怪,什么仁義島、仁德島、大雅島、小雅島、崇禮島、尚德島等等,反正他是以一己之力將原本的荒島全給冠了名,當初將改名之后的島嶼和坤輿圖報上來的時候,連政務院的同僚都忍不住捂住了臉。

        李昉是李源的堂弟,但是和李源這個智將、儒將不同,李昉就是個大老粗,出門走路都拎著槍那種類型。

        雖然經過專業的培訓,大多數時候都能按照準則行事,但其粗獷的名聲依然還是響徹整個華夏軍。

        這么一個粗人,取了這么多看似風雅的名字,熟悉他的人怎么能不覺得好笑呢?

        就連鄭毅對這一座座島的名字都忍不住嘬牙花子子。

        好聽是好聽,但就是覺得怪怪的。

        李昉這家伙不會是翻字典搞出來的吧?

        在呂宋北部的歸德港沒有停靠,而是一路到了馬/尼拉灣。

        不過如今馬/尼拉也不拉了,這里被李昉給改成了崇圣城和崇圣灣。

        鄭毅聽著都一陣牙酸,這操蛋玩意兒肯定有人在背后出謀劃策。

        不然根本不可能想到這么多拍馬屁的玩意兒。

        而且貌似還派的很像那么回事。

        只是不清楚這背后是誰。

        不然就憑李昉這貨?

        呵呵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084357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铁力市| 夏邑县| 吉安市| 门头沟区| 清徐县| 开阳县| 绥芬河市| 吴旗县| 乳山市| 澎湖县| 平度市| 合作市| 德庆县| 新巴尔虎左旗| 柞水县| 淮南市| 电白县| 慈利县| 师宗县| 沁源县| 伊金霍洛旗| 三亚市| 五指山市| 伊吾县| 林芝县| 福海县| 河东区| 民丰县| 九寨沟县| 葫芦岛市| 山西省| 富顺县| 江山市| 扎兰屯市| 郁南县| 杭锦后旗| 萨嘎县| 吴江市| 仲巴县|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