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齊魯亂起
孫浩嚴知道沒什么用,這些人上午送去,最多下午就得被放掉。
而這些人的來路,孫浩嚴用腳丫子都能猜到,跟諸州府的豪強脫離不了關系。
但如今不是翻臉的時候,他這邊再次向大明這邊的主管負責人楚應同請示。
楚應同此時人并不在大明境內,而是在大華的中京城,與政務院的各位大佬,向鄭毅匯報計劃。
對于他們的計劃,鄭毅心中就兩個字“太狠”,但是作為皇帝,他知道這樣的計劃其實很有利與大華。
孫浩嚴這邊等的度日如年,那些豪族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挑釁,什么放火、投毒、打砸商鋪的事情都用出來了。
當地登州府明著暗著施壓,也是讓孫浩嚴疲于應付,租界區倒是無所謂,但他們在各州府的商鋪被封了一大堆。
理由更是千奇百怪,什么影響風水、被人舉報、衛生不達標、窩藏盜竊犯等,五花八門,聽到就知道是假的那種。
但真真假假沒關系,在人家的地盤上,商鋪被封掉在人家的職權范圍之內,他與整個山東的負責人都是無計可施。
也曾拜訪了一些相熟的官員,人家說的也很明白,干嘛跟衍圣公府那些人較勁呢?
跟他們較勁,那豈不代表這跟整個山/東的上層階級較勁?
人家讓咱個小官給你們添點亂,咱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反正全說就是一句話,你們趕緊按人家說的辦吧!
三日之后,華夏商號和關外商號收到大華朝廷的密信。
孫浩嚴主動找到那些人,用低于市場價三成的價格,將三十萬擔糧食出售給對方。
孔明凡與張忠和等人大喜過望,幾乎立刻就吃下了這三十萬擔優質的糧食。
到時候摻雜一些沙子往外一賣,就是五十萬擔的數量,價格起碼往上翻兩番。
這是潑天的富貴啊,沒想到對方就這么輕易的將糧食交給他們了。
看來所謂的大華也不過如此,以后是不是可以逼問一些配方出來?
比如那鏡子和玻璃,若是他們能夠掌握的話,那就真是太好了!
他們在慶祝的時候,一條小道消息在民間傳播開來,大意是華夏商號和關外商號感念百姓不易,從海外調集一批糧食打算平價出售,誰知道卻被以衍圣公府為首的豪族逼迫,不得已低價將糧食抵給了他們。
并且還說今年的情況,山/東與淮/北必有大災,讓老百姓盡快的購買糧食,以應對災害。
老百姓本來對于各家各族與大華的商號爭斗,還是抱著吃瓜群眾的心態,但設計到大災他們就毛爪了。
若真是有大災降臨,他們每家每戶都逃不過,不知道又要死多少人,趕緊拿錢去買糧食囤糧吧!
消息傳播的很快,各州府民間都有這樣的風聲,各家糧鋪都排著長隊拎著口袋去買糧。
孔明凡等人得到消息之后,第一個念頭就是王八蛋孫浩嚴坑他們。
這些糧食是要囤著到大災才高價放出的,這會賣出去不賠了嗎?
對于他們來說,不賣出幾倍的價格,就是賠本的買賣。
各家馬上下令,商鋪暫緩售糧,想這價格買糧食別想。
百姓見此更是相信會有大災,每天都嚷嚷著讓糧鋪售糧。
一方著急買,一方不著急賣,各家每日只放出幾千斤,而且價格還是高高的。
就這么吊著百姓的胃口,反正你們也是要吃糧,就不信能從其他地方買到糧食。
大災的跡象越來越重,時值五月,田中一個多月滴雨未見,本該收割的小麥幾乎都是癟的。
老百姓紛紛涌入城中買糧度日,畢竟這情況已經說明,今年的大災已經開始了。
靠地里打的這點糧食,連交稅都不夠,更別說養活一家老小的生活了。
買糧的人,將各家的糧鋪圍的是水泄不通,紛紛請求開門賣糧。
但各家誰不知道大災要來了,均是在門外掛出沒糧的牌子。
竟然是一粒糧食都不打算往外賣了,無數百姓著急的想要撞墻。
大旱果然是來了,先是兩淮的淮北之地,無數流民開始向淮南和江北遷移。
山東這邊也是一樣,不能說顆粒無數,但基本上也頂不過倆月的這種,但朝廷的稅收卻一點不能少。
大災之年,朱翊鈞終于在自己的深宮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氣,他的那個不被待見的兒子終于算是上了位。
朝廷忙的一團亂,誰還會管老百姓的死活,國庫中空的都能跑老鼠,也沒錢去玩什么救災的把戲。
各地的豪族依舊牢牢的控制著糧食,一粒都不往外放,許多家里已經斷了頓,只能去吃野草樹皮為生。
終于,登州一猛士許澤振臂一呼,嘯聚數萬災民,攻破棲霞縣城,打開了糧鋪開倉放糧。
頓時無數百姓聚攏過來,跟著許澤發動了起義,連破棲霞、招遠、黃縣等數座縣城,規模高達十萬人。
不知道從哪里弄過來一批弓弩和軍械,從登州向萊州連成一片,勢不可擋,諸多豪族紛紛被破,頭顱懸掛于市井街口,其中就包括當初威脅孫浩嚴的張忠和以及背后的張家,還有萊州的王家等大小豪族一個沒剩下。
青州民李歡其余臨朐,與沂州等地的義軍首領李二狗合兵一處,北上開始攻打青州府。
隨后泰/安亂起,連破泰/安、肥城、平陰等地,兵鋒直指濟/南府,山東諸州府同時告急!
之后東昌府亂民搶劫漕運兩船,截斷了大明南北溝通的大運河,形勢更加的危急。
隨后曹州府的曹縣、鄆城、巨野、濟寧等地也紛紛爆發起義,這些義軍每到一處,均是將大戶攻破,搶奪糧食和兵器,然后打下縣城,開倉放糧,嘯聚數十萬,圍攻兗州,曲阜衍圣公府嚇得趕緊逃跑,最后亂民攻入衍圣公府大肆搶掠。
朝廷對于起義遲遲沒有動作,等到實在控制不住,才抽調山東都司兵馬平叛,另外抽調直隸等地兵馬入齊。
但這場起義規模已成,根本就不是他們能夠平定下來的了,數百萬農民軍攻城略地,齊魯大地一片哀嚎。
朝廷的平叛大軍,按照正常來說,是很容易就能平定下來的,畢竟都是些拎著鋤頭的老百姓而已。
再說山東的情況也沒到必須要造反的形勢,老百姓雖然過得苦,起碼不會有饑殍遍野之憂。
但平亂大軍到了才知道,這些所謂的流民真的不好打,各種埋伏、偷襲玩的是溜兒熟。
三十六計,用的比他們這些當兵的還要流暢,若不是眼前就是老百姓,他們都要懷疑對方是正規軍了。
這也不算是什么,但那些老百姓的強弓硬弩是拿來的?還有刀槍的質量咋比他們這些官方制式兵器還要好?
而且打著打著,他們就發現,怎么山/東本地的兵馬越來越少?反而對方的隊伍里出現了很多山/東籍的士兵!
亂了,徹底的亂了,亂民攻打各大府城,將平亂的明軍打的是節節敗退,無數的縣城被打成一片廢墟。
甚至還有幾股的叛軍,竟然拉出了所謂的紅衣大炮,這些東西只有在邊關才會配置的。
蓬萊縣城,孫浩嚴看著外面的亂局,也是禁不住搖頭苦笑,政務院這些人真是太狠了。
就是受了點威脅而已,犯得著鼓動亂民造反嗎?還派出精銳的將領擔任義軍的首領。
好在沒將步槍和火炮、戰車拉到戰場來,不然那些明軍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敵。
“掌柜的,蓬萊縣城被破了,亂民會不會搶掠咱們的商號啊?”
手下的小二著急忙慌的跑進來喊道。
“無妨!告訴各家鋪子,將大華龍旗掛起來!”
“掌柜的,就那塊旗子能管用嗎?”
“按我說的去做便是,保你們無憂!”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05013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