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多面開戰
大華和葡尼兩國的海上戰爭,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幾乎遍布世界每個角落。
西洋諸國在互相打仗的時間中,也都被大華的戰斗力感到驚駭,要知道西大洋的戰斗是1200:200啊。
數量差距是六倍左右,但戰果完全是反過來,葡尼聯合艦隊被打的潰不成軍、損失巨大。
經估算,這一年多,僅僅在西大洋戰爭中,葡尼雙方就損失了艦船將近一千艘。
雖然其中有很多武裝商船和改裝后的武裝商船,但那也是實力不是?
士兵的損失在三萬左右,如果加上沿海陸上的損失,應該有五到六萬。
這種損失換成任何一個國家也都是傷筋動骨。
要知道海軍士兵,可都是真金白銀堆出來的。
經驗豐富的士兵,比起陸戰精銳都要金貴的多。
反觀大華,從始至終最多也就是艦船受損,沒有出現沉沒的情況。
幾千噸的鋼鐵戰艦,根本就不怕前膛炮的攻擊,就算受傷退回去維修就是了。
至于死傷情況,西洋諸國猜測,大華肯定也有犧牲和重傷的情況,數量應該在千人左右。
不過鄭毅收到的報告中很清晰,一年多來大華在西大洋中,士兵戰死132人,輕重傷員2500人。
若是算上次大陸、非洲東海岸等地,總的損失不到三百人,還在大華能夠接受的范圍內。
對比葡萄牙,雙方戰損幾乎在百倍以上,所以說葡萄牙急于求和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何商談停戰,又需要賠償多少的損失,這些事情政務院自然會去辦好。
大華連年征戰,開疆拓土無數,就算到現在依舊是多個戰場在開辟著。
第一個戰場,就是覆滅葉爾羌汗國后,大華進入喀布爾城附近追擊。
尤其是占據了瓦罕走廊,致使莫臥兒帝國極為不滿,雙方在瓦罕走廊到喀布爾成沿線,發生多次摩擦,甚至爆發了幾次小規模的戰斗,如今雙方正在互相對峙,李源親自坐陣西域外盯著莫臥兒。
第二個戰場就是高原戰場,在青/海地區,大華的軍隊正在一路清掃,征服草原上不愿意歸附的那些部落。
第三個戰場就是中南戰場,在徹底覆滅安南之后,大華正在沿途西進,征服南掌愚昧部落,對山林中的各族進行清掃,目標自然是指向洞烏王朝,不過這個戰場鄭毅是讓大明作為主力。
第四個戰場克里木戰場,沙厄與阿斯特拉罕汗國組成的多部聯軍,正在對克里木發起進攻。
這個戰場局勢有些怪異,因為奧斯曼帝國出手了,派出大軍到黑海北部地區作戰。
其實奧斯曼帝國很早就崛起,到如今已經是橫跨三大洲的龐然大物。
跟大華比,確實不算什么,但人家也不認識大華啊,就知道有人打小弟。
在十幾年前,奧斯曼就控制了包括南高加索和東歐諸多的領土,克里木汗國也稱為奧斯曼附屬。
克里木汗國領土不算太廣闊,也就是后世克里木半島為主,以及南烏平原的一部分而已。
但其從金帳汗國分裂后,實力卻是幾個汗國之中最強的,多年來一直遏制東歐諸國。
就連奧斯曼打仗的時候,也會邀請克里木出手幫助,可見對他們的實力多么認可。
這次沙厄與阿斯塔拉罕,以及伏爾加流域的民族聯軍,將近二十萬對陣克里木。
打的卻不怎么順利,就算武器占據優勢,用的大部分都是前膛火槍也是一樣。
克里木騎兵不敢說獨步天下,但對于眼前的雜牌軍,他們差點高喊能三個。
經歷了最初的不利之后,大華向聯軍提供了手榴彈、迫擊炮等輕型火器。
戰斗形勢才開始扭轉,很快聯軍就攻入了克里木半島,壓迫克里木的生存空間。
不過這時候奧斯曼出手了,從東歐和南高加索出兵,十幾萬大軍反而將聯軍圍了起來。
克里木被壓迫變成了與奧斯曼人一起夾擊聯軍,就算是暫時聯軍還能儀仗火器撐住,但也比較危險。
只能利用電臺向大華求助,希望大華的喀山府等地能夠派兵求援,不然他們真的是撐不住了。
鄭毅已經下令喀山府、烏州府駐軍求援聯軍,好歹也是自己在那邊的兩個小弟,不能被打殘了。
第五個戰場,就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和葡萄牙的戰場,結果顯而易見,葡萄牙已經輸了。
其他地區,多多少少還有很多小規模的戰爭發生,比如奧州府與當地原住民的戰斗。
巴布亞府東部的島嶼,與那些島嶼野人之間的戰斗。
多面開戰,換成其他的國家估計早就耗死了。
好在大華有這么多的領土,每日的產出都是巨量。
是以到現在還能支持,而且各處戰場打的都不錯。
鄭毅將最重要的幾個對手拉出來。
第一個就是奧斯曼帝國,這個渾身鐵的家伙侵略性太強。
第二個他寫下的是西班牙王國,他認為早晚與西班牙必有一戰。
第三個就是莫臥兒帝國,這個盤踞在次大陸,正在鼎盛時期的大國。
第四個是薩菲波斯帝國,盤踞在可薩海到高原印度洋沿岸,實力也是很強。
畢竟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向西和奧斯曼掰腕子,向東和莫臥兒打交道的,能是什么善茬不成?
第五個就是即將強大的法蘭克王國以及北歐的瑞甸王國,他們也逐步的露出鋒利的爪牙。
偏偏這些國家他幾乎都招惹了,或者未來不久就會招惹到,不打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他的復興計劃,必定是會與這些所謂的帝國走向對立面。
但如何打、打多久,鄭毅還要好好的計劃一番才是正經。
國家雖大、好戰必亡,雖非至理名言,但也有一定道理。
大華的地盤如今太大了,到現在至少有四千多萬平方公里。
再這樣龐大的疆域之中,人口數量卻還是顯得有些薄弱,各族子民加起來堪堪兩億。
各地的基礎也有些不均衡,大多數都是資源型的業態,需要好好的去調整一番才能持久穩定。
所以后面這幾年,除了針對奧斯曼帝國,鄭毅不會再發動特別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殖民地方面,重點就是次大陸、波斯沿岸和非洲,至于新大陸南部地區,那都是嚇唬葡萄牙的。
鄭毅挺稀罕新大陸南部地區,但不是很待見大片大雨林,而是喜歡西海岸如今西班牙人的地方。
而西班牙如今跟大華還是蜜月期,沒搞定加拉比海那塊區域的時候,鄭毅不打算跟西班牙翻臉。
所以也就無所謂了,跟葡萄牙談判的目的就是將非洲的殖民地全都敲詐過來。
這樣他們就可以很快的在非洲站住腳,從而大力度的開發非洲大陸。
既然這么定了,那就得這么去執行,大華已經立國十年了。
如今是公元1623年,他鄭毅也徹底步入了中年時代。
大華國力蒸蒸日上,各地產業雨后春筍,支撐著龐大帝國的運轉。
后宮也很爭氣,這幾年光孩子都給他生了十幾個。
有時候他都覺得做夢一樣,忽然就這么多孩子了。
紀靈昀管理后宮很嚴格,就連孩子也都是循規蹈矩。
鄭毅經常有時間的時候,會帶著他們瘋玩一場。
弄得孩子都還挺喜歡他這個做父親的。
五月的時候,一個大胡子洋人,出海關進入大華境內。
山海關外火車站的火車,被他整整打量了一天多的時間。
最后才將手中的金銀在銀行兌換成大華幣,買票乘車到中京城。
除了車站,這個洋人滿目都是驚奇,他怎么也沒想到,大華竟然會是這個樣子。
難道他來的不是被外人說的惡魔世界,而是真正的天堂嗎?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3030459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