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東海岸開拓
非洲,整個北非如今被控制在奧斯曼帝國的手中。
亞丁也是奧斯曼帝國退出之后,大華才得以在紅海口立足。
但在紅海西岸的北非地區,奧斯曼帝國同樣是控制著很大的疆域。
大約是后世的吉布提向北一帶,都被奧斯曼帝國控制。
而且還有一支規模還算可以的艦隊在駐守。
大華的登陸點,選擇的就是后世的吉/布提。
這里居住的是索馬里人、伊薩人和阿法爾人。
阿拉伯人遺民較多,也有索馬里和阿拉伯人混血族群。
這里到現在都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一直是三五個村子就是一個蘇丹國。
說白了就是割據勢力,若是說宗族勢力也能說的過去,反正就是誰在誰的地盤、誰過誰的日子。
葡萄牙人曾到過這邊,但是并沒有站穩腳跟,發現這邊也沒啥資源,當地人更是沒啥消費能力。
久而久之的,葡萄牙帝國殖民者也就不投入心思了,最多也就是靠岸加一下水就離開了。
奧斯曼帝國對于這么遠、這么偏僻的地方也沒多大興趣,就沒想著去征服這里。
接收的葡萄牙的殖民地中,其實并不包含這里,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地大多集中在南部。
但當時簽訂協議的時候,大華特意讓葡萄牙將這邊給寫上,鬧得那些葡萄牙人都一臉蒙圈。
這都不是他家的地方,咋的轉讓給大華?但是人家說寫上就寫上吧,反正就多寫幾個字兒。
就是將全世界的地圖全都轉讓給大華又能怎么樣?
拿不拿的下來,全得看大華自己的能耐。
那片地盤如果好拿下,他們不早就拿下了?
又窮又硬又不說理的地方,也就大華才看得上。
不過簽訂協議之后,葡萄牙就不管了,其實他們最心疼的是次大陸。
還有中南半島那些地方,那可都是他們的香料供應基地。
香料在殖民時代,那是最高利潤點的貨物之一。
比起純粹的運輸金銀,還要更加高一些。
所以在那邊各種的使絆子、用手段。
可惜都被大華一一破解踢了出去。
波斯灣那邊,倒是沒有太看得上。
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就是中繼的港口。
最多也就是從當地弄點皮毛回西洋去。
但是羊皮西洋那邊幾乎也不缺。
還不如去新大陸打那些野牛野馬來得好。
至于非洲,也是一片寶地,但也不至于葡萄牙抓著不放。
他們最看重的還是西海岸和南部非洲,這邊沒啥值得關注的。
對于這邊,葡萄牙帝國不了解,但鄭毅了解的很。
說實話,偌大的一個非洲,完全就是個天然的寶盆。
無論是北非的沙漠,還是中非的草原、雨林,亦或者是南非的高原。
每一處所在都有寶貴的資源,而且這些資源還都是比較珍貴的。
就比如這里,有了蘇伊士運河之后,就是最黃金的水道。
西部的山里有著大量的金銀銅鐵資源,還有一些稀有資源。
都是大華現在的發展過程中需要的,而且是很需要的。
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的戰略意義很重要。
他是必須要占下來的,做純粹的軍港都可以。
大華進駐吉州的時候,當地人果然是特別激烈的反抗。
好在大華的實力在那里擺著,很快就征服了靠近海岸的部落。
使用的手段有些激烈,將那些蘇丹全都給丟到了海里喂魚。
這手段一出,立馬震驚了那些原住民,瞬間都老實了下來。
然后大華一方面招撫當地的原住民,一邊建設吉州港。
吉州港如今已經建設完成,在這邊有三千多駐軍,還有上萬的民間開拓團。
這些開拓團都是由民間組成的,在海外的殖民地可以具有一定的武裝力量。
他們才是為大華開疆拓土的先鋒,一些大華不太好做的事情也是他們在做。
然后還有幾萬的商人和漢人的移民,商人主要是收購當地的牧民的產品、尋找礦產資源。
移民做的事情就是在當地站住腳跟,開墾土地、建設工坊、發展生產,徹底同化這片地區。
鄭毅在這邊的移民點看了一下,跟移民到這邊的大華子民交待要注意自身安全。
在海外團結是必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而且多次交待要防備當地人。
對于這邊的人他是很清楚的,尤其是后世的索馬里一帶的人。
那都是好斗成癮,腦子里啥都沒有,什么都不畏懼。
就是一顆腦袋,腦袋只要還在脖子上就誰都敢搞。
在吉州港他留下了分基地,吩咐當地的軍隊要保護好百姓。
必要的時候不要顧忌那么多,沒有適當的鎮壓只會讓當地人無法無天。
吉州港的負責人很年輕,名字叫陳宏,趕忙點頭答應下來。
他是派出來開疆拓土的,可不是出門來做慈善的。
該用刀的時候必定會狠狠的揮下去。
北方這個區域,劃分了吳襄父子來管。
吳襄父子沒坐陣在吉州港,而是去了南部摩州基地。
鄭毅在這里釋放了吉州基地,然后啟程去了摩州。
摩州在索馬里半島南部,這里和吉州、東寧城并稱為三大基地。
摩州就是后世索馬里的都城摩加迪沙,東寧則是謝貝利河口的基斯馬尤。
這兩座城市都在索馬里高原南部,也是不錯的港口,其中摩州負責北部攻略。
鄭毅到了摩州的時候,吳襄已經從西部內陸趕回來,正在摩州等待鄭毅到來。
他到這邊的時間還不長,但做事情很積極,加上經驗比較豐富,很快就打開了局面。
吳三桂主要是負責作戰,吳襄是負責管理,父子倆的搭檔還是蠻合適的。
不過到這里也就安生了一個多月,然后就開始帶著隊伍積極的開拓。
就傳來的消息看,吳襄父子在開拓和對待原住民方面,比那些軍校畢業的軍官更加的利落。
畢竟是經歷過大場面的,也接受過大明朝的對外政策,又在遼東呆過很長時間。
而且他們心中有一種天然的自豪感,也可以說是民族自豪感。
就像大明原本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是一樣的。
他們骨子中的這種傲氣,也支持他們行事果斷利落。
開拓的過程中毫不拖泥帶水,需要動手的時候絕對不手軟。
父子倆自從來了這里,已經下令殺了幾十萬人,根本就沒半點猶豫。
到現在摩州這邊安定無比,那些原住民看到漢人的船只,都是躲得遠遠地。
這可能也是沒想到的結果吧,誰也沒想到他們爺倆能做的這么干凈利落。
而且在摩州、東寧兩城,如今已經出現盈利,修建港口的資金完全不需要國內支援。
誰也不知道這爺倆是怎么弄的,不出意外的話,可能是找到來錢的辦法了。
就是不知道這辦法是不是光明正大,想必也沒那么光明正大吧。
鄭毅到了之后,對吳襄的工作表示贊賞,也給予一定的支持。
但是提醒他別太過冒進,開拓非洲是個步步為營的過程。
不能一下將戰線拉的太長,也不能一口氣吃個胖子。
以免讓當地人聯合起來,對他們進行伏擊和戰斗。
吳襄聽得很認真,保證不會出現那樣的問題。
陪著鄭毅在摩州和東寧轉了一圈。
然后安置了兩座的分基地。
之后繼續南下,那邊是袁崇煥的開拓區。
不過他這個區域,相比較吳襄父子的要好一些。
就是環境更加復雜,溫度也更加的高一些。
最麻煩的是,這邊的人連溝通都做不到。
都是那些所謂的昆侖奴。
袁崇煥開拓會很復雜。
限制也更加的多。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299434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