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庫州
鄭毅在瓜州直接乘坐火車前往南思府。
在南思府參觀了當地的農業發展和采礦情況。
還跟駐守在當地研究的那些中原的學者們見了個面。
并且在南部與西班牙格萊納達巴納馬地區的交界處看了看。
這里駐守著兩千多的軍隊,不遠處的港口還有一支五艘戰艦的分艦隊。
別看就這么點人,一般誰想要攻打進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別說大華精良的裝備,就算這狹窄的地形也鋪不開大規模的軍隊。
小規模作戰,這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是大華的對手嗎?
在南思府蒙州再次乘船,鄭毅前往新拿到的土地,也就是尼德蘭的西印度殖民地圭亞那。
那邊位于加拉比海南岸,也是南大陸北岸的日后的主要據點之一。
在此之前,大華已經在南岸兩個地方建立了殖民據點,只不過規模一直比較小。
這兩個據點一個是在錫般牙殖民地,一個是在靠近亞馬遜河口的北部地區。
錫般牙的格萊納達雖然到現在也沒有成立,但其統治范圍一直是確定的。
第一個殖民據點,就是當初錫般牙作為友誼讓給大華的阿瑪庫洛三角洲地區和特立尼達島。
面積不小,水資源也非常豐富,氣候炎熱,屬于熱帶海洋氣候。
只不過這片地方,除了特立尼達島之外并不算太好。
沼澤遍地、雨林密布,原住民十分的不友好。
尤其阿瑪庫洛三角洲地區,簡直就是人間煉獄一般。
每到雨季都是河流泛濫,簡直就是一片。
大華占據這邊之后,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修整水利設施。
修建堤壩、水庫,在沼澤地開墾良田,建立種植農場和種植園。
如今的阿瑪庫洛三角洲,已經基本上變成了適合居住的所在。
每年的水稻產量,幾乎要比對面的北大陸還要更高一些。
蔗糖的產量也是年年提升,供應著整個北大陸的使用。
特立尼達島,如今在大華內部叫做裕達島,如今也已經建立了南部的第一大港裕達港。
不光是大華的船隊會在這里停靠,甚至錫般牙很多的商船也都會停泊在這里裝卸貨物。
唯一欠缺的就是發展時間和人數,如今這座殖民據點,也就是裕達和庫州建立了分基地,將會迎來大規模的發展,其發展勢頭想必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而這個機遇就是大華拿下尼德蘭的圭亞那,將兩地合并在一起,進行大規模的開發。
鄭毅先到的就是裕達島,這座島外面還有個多巴格島,是錫般牙故意留在手里的。
有這座多巴格島在手中,大華的艦隊進出就要在監控之下,也是人家的小心思。
這個小心思鄭毅倒不怎么在意,畢竟真正的戰爭靠的是實力。
就算是錫般牙留再多的后手,實力不行也是枉然。
鄭毅有把握在一個月內掃清加拉比所有的港口。
這就是他的底氣,也是大華在此地的底氣。
留著錫般牙,就是當西洋的攪屎棍子。
再說兩家如今關系也算是不錯。
等到沒什么價值了,自然要全都拿過來的。
看到加拉比海中間那些島,鄭毅就覺得堵得慌。
什么時候這些島全都收到大華的手中,他才會覺得清爽。
裕達港發展還是不錯的,貨物吞吐量很大,大華還幫著轉運到陸地。
所以錫般牙商人也會在這里卸貨,只要繳納一部分的費用就不用管了。
而且大華還附帶有幫助銷售的業務,幫著會在大華的轄域和錫般牙的轄域找到買主。
代價只是小小的付出一些金幣,對于錫般牙商人來說簡直是太省心了。
這邊也有華夏各大銀行的分行,可以兌換一些金屬貨幣。
安全又便捷,帶著這些華夏幣在大華每個地方都可以采購。
然后運回到西洋那邊,就是大把的金幣入賬,采購了貨物繼續到這邊來。
鄭毅在這里設立了裕達基地,并且交待跟隨前來的李然,一定要想辦法將多巴格島拿下。
如今錫般牙正在大規模開展作戰,需要的武器裝備和資源都很大,正是最好的時機。
如果能夠將加拉比海的大小島嶼都拿下,那就更加的好了。
李然讓他放心,馬上會安排人去做這件事情。
相信與錫般牙溝通之后,很快就會得到消息。
鄭毅又渡海巡視了庫州三角洲地區。
這里就是阿瑪庫洛三角洲。
不過大華改名將這里叫庫州。
原本就是一片海岸沼澤和草原。
無數的海鳥在這片蠻荒地帶繁衍生息。
到處都是茂密和雨林和海岸草原。
無數的野生動物在里面穿行。
毒蛇毒蟲更是多不勝數。
開發這里耗費了大華許多的精力,也投入了巨量的資金。
如今在這座三角洲地區,已經建立了五座縣城,管理著十多萬的漢人和數萬的當地人。
管理這里可不容易,當地原住民幾乎就是野蠻人,還處于石器時代。
不懂王化、蠻橫殘暴,剛進駐的時候就讓漢人死傷幾十人。
李然當時大怒,派遣艦隊和三千人的武裝力量登陸這邊。
在雨林之中連續剿滅三十多個部落,讓人頭懸掛在據點三個多月。
之后又是驅趕他們離開這片三角洲,也有不少的原住民選擇了歸附。
如今歸附的這些,已經開始過上了新生活,被驅趕的那些如今應該還在林子里瞎晃。
他們不被大華待見,一樣不被西班牙殖民者待見,走到哪里都是被驅趕的對象。
只是大華的手段太過驚人,殺人不眨眼得樣子給他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這些人就算再被錫般牙人驅趕,也不敢再回到他們世代生活的三角洲地區。
驅趕了這些原住民之后,大華就開始在這邊開拓和發展。
這邊最大的問題就是地勢低,雨林太過茂密。
每到雨季的時候,山里的水流就會漫灌而出。
將整個三角洲地區變成一片澤國。
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那就必須要興修水利。
大華利用三年的時間,發動超過二十萬的勞動力。
修建了數百條堤壩和水利樞紐設施,興建了三座小型水庫。
而且砍伐了將近三萬多畝的雨林,平整了將近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這片土地上播種耕植和勞作,徹底改變了這片三角洲的原始面貌。
就連那些錫般牙人來到這里,都是大嘆不可思議。
大華人真的是神奇,竟然可以將這樣的地方改造成田地。
沿著堤壩上修建的公路行進,鄭毅也是忍不住激動萬分。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能夠擋住勤勞的華夏子民。
這世界上也沒有任何環境,能夠打垮炎黃子孫的脊梁。
滄海變桑田也不外如是了,關鍵是這種變化都是人為的。
只是如今這片區域的開發還是缺人,大量的人口還是愿意在北大陸開墾。
畢竟那里有著幾百萬畝能夠開墾的田地,有著比較完善的交通和各項設施。
還有比這里更加優越的氣候和自然環境,主動選擇來這邊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庫州分基地建立了起來,負責庫州官員會將接下來的事情做好。
讓大華有充分的實力,在加拉比海南岸站穩腳跟。
進而向南繼續開拓,甚至深入到那些蒼莽雨林。
鄭毅沒有再返回岸上,而是從庫州直接進入了圭亞納。
不過這邊的環境,與沒有經過開發前的庫州沒什么太大分別。
除了一些尼德蘭殖民者當初建立的種植園之外,其他都是雨林和荒原。
這里的開發,恐怕還需要大華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可以。
本來路就比較的難走,甚至都沒有形成所謂的路。
而且鄭毅還遇到了一場他也沒想到的事情。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297999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