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老熟人
劉默和李然有個很大的不同。
兩人行事風格也有比較大的差別。
李然喜歡的是絕對壓制,尤其是絕對的武力和綜合實力的壓制。
堂堂正正的擺開陣勢去對陣,誰輸了就交出對方想要的東西。
劉默卻稍微有些不同,他最喜歡的事情是搞謀略。
也就是喜歡用最小的代價達到最大的戰略目標。
說不上這兩個人誰正確,或者是誰錯誤。
畢竟兩人如今在各自地盤做的都很不錯。
只是鄭毅還是對于劉默的手段持保留態度。
在他心目中,如今的大華已經可以堂堂正正的與整個世界的任何對手正面對抗了。
不需要用一些私下的手段去解決事情,雖然這種手段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就比如征服西蘭雙島,大多數死去的都是南北兩島的原住民和北方兩宋行省的原住民。
大華不能說完全坐收漁利,但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得到了這么大一塊的領土。
劉默用這種方式,不但打擊了兩島的毛利原住民反對派,還有效的清除了兩宋行省的不穩定因素,以及兩島比較樂意與大華相處的原住民,等于是一條計策殺了三只鳥,還讓人絲毫看不出一點陰謀的味道。
這一點劉默做的其實很高明,他一直強調的是針對當地不服從的毛利原住民。
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將那些比較和善的原住民以及兩宋行省的不穩定因素一起給收拾了。
手段雖然陰暗一些,但也說不上錯,更談不上違背了大華的基本政策。
所以鄭毅也沒辦法就這件事批評他,更沒法直接說他做的不夠光明。
只能擺上一桌子飯,閑聊的時候帶出幾句,讓他注意點影響。
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被人掌握住把柄之后,就不太好說了。
堂堂華夏帝國,既然可以堂堂正正的去做,就沒必要玩弄什么權謀手段。
這也是鄭毅當前一直在遵循的,大華的權謀機變如今只用在敵人的身上。
比如一直處于三十年戰爭中的西洋諸國,比如橫跨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
也比如盤踞在西域外的哈薩克汗國、布拉克汗國等,包括雙方是盟友的薩菲。
這些國家實力強大,而且內部凝聚力也是比較高,硬打損失肯定會比較的大。
所以才會采用滲透、間作、暗襲等手段去削弱對方的實力。
最后才會畢其功于一役的發動滅國之戰。
將對方的領地和人口收入囊中。
對于西蘭行省這種原始的原住民。
其實大華只需要打掉幾個頑固的大部落,剩下的事情自然就能順利解決。
折騰一大通,雖然達到了目的,卻也不會落下什么太好的名聲。
反而讓人小看了大華的格局,有些得不償失。
以劉默的聰明,自然能夠聽出鄭毅的意思。
當即趕緊答應,表示以后會行堂正之舉。
艦隊行進很快,不到兩日的時間就已經抵達了此地最好的海灣西蘭府。
西蘭府就是后世北島最大的港城澳克蘭,也是大華在這里最先建立的城鎮。
這座城鎮是沿海小平原和丘陵地形,四季分明、全年無霜,可謂是得天獨厚。
而且這座城市最難得的是東西兩面都瀕臨港灣,完全是南北東西交通樞紐的位置。
港闊水深,西部的港灣是主港命名為西蘭港,主要與奧州大陸進行貿易交流。
東部的港口條件也很好,海灣外面還有星羅棋布的島嶼,是絕佳的易守難攻之地。
這邊如今的城市建設非常好,依靠東西兩個海港,和土地肥沃的地峽建立了城市,可謂是得天獨厚。
但西蘭城如今的常駐人口不過才七萬多人,甚至不如本土那邊的一個小鎮。
整個西蘭府包括北部的整個西蘭半島,人口也不過看看剛突破十萬人。
里面還有將近三萬多人是兩宋群島的原住民和本地的毛利原住民。
為什么劉默著急讓鄭毅過來,為此不惜厚著臉皮貼著他。
就是因為人口問題,沒人的話怎么也不可能快速發展的。
鄭毅看了看建好的城市,果然是地廣人稀,如同鬼城一般。
也不等這劉默請他建立基地,而是到了選好的地方就釋放了分基地。
依照如今的能量儲備,不出三個月這西蘭府的人口就可以達到上百萬。
人口多了才是劉默到時候要犯愁的事情,怎么解決城市大爆發造成的矛盾和壓力。
可是一點不比發展經濟容易,甚至還要更加的復雜一些,甚至是很有壓力的事情。
不過劉默如今主政一方將近二十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相信他會妥善處理好的。
西蘭雙島也是火山密布,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不過火山大部分都是死火山或者是長期休眠火山。
倒是不用擔心會突然爆發,將建設好的城市給破壞殆盡,造成人口和財產損失。
整個北島遍布海灣,港口條件非常好,適合建立港口的地方有很多。
從西蘭府向南走,鄭毅沒有繼續乘船,而是乘坐新修建好不久的鐵路。
坐在火車上,看著兩岸綠草如茵,雖然是冬季但并沒有影響此地美景。
也是禁不住心曠神怡,感嘆天地的偉力,竟然造出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地方。
河流清澈、水源豐富,山脈青翠、丘陵平緩,平原牧場廣闊無比,一派田園勝境。
從西蘭府向南是陶波府,占地廣闊,因境內的陶波湖而得名,是這邊最大的牧場。
牧場實行的是私人承包制,承包這邊數萬平方公里牧場的是大華很大的一個畜牧企業。
這個企業的名字叫做完達山,企業的創始人和當前的掌門人叫做代善。
沒錯,這位努爾哈赤的次子,如今已經是大華的巨商。
尤其是在畜牧業和奶制品這方面堪稱頂級豪富。
其奶制品行銷大華幾乎所有的疆域。
如今在西蘭行省設立牧場,也是擴大經營規模的舉措。
鄭毅到來,代善正好也在這邊,趕忙過來拜見了皇帝。
他們雖然當初曾經是敵人,甚至可以說是世仇,畢竟努爾哈赤和代善的很多兄弟,都是死在大華軍的手中。
但如此多年過去,代善也早就放下了,大華已經屹立于天下,沒人能夠撼動其分毫。
與其守著仇恨生活,倒不如趁著大時代的潮流,做出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
鄭毅見到代善也很高興,這是為數不多經歷過當初那個年代的人了。
當初從外東北起家,一路打到建州,與建州女貞連番征戰多年。
甚至從關外一直打到李朝的戰場上,終于算是將建州給滅掉了。
其中曲折可以說是離奇,如今大華還有很多當時的折子戲上演。
都是講述那段經歷的,轉眼當年的青蔥少年均是兩鬢生華了。
代善比鄭毅還小幾歲,不過如今看著比鄭毅還要蒼老不少。
畢竟經營著這么大的生意,也要照顧到這么大的市場。
操心費神是難免的事情,兩人倒是難得對坐喝了半天茶。
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了。
在這里鄭毅還見到個熟人。
說是熟人確實是很熟的人。
嚴格說兩人還是頗有淵源。
這人就是代善的妹夫,葉赫部當年的貝勒布占泰。
也就是始終惦記著葉赫老女東哥,后來又聯合布揚古在復興城發動反叛。
反叛很快被撲滅,兩人也被發配到北山府那邊,如今十多年過去,兩人也算刑滿釋放了。
布揚古的情況他知道,如今在中京那邊在東哥的幫助下開了個店鋪,也娶了個婆娘過日子。
只是沒想到布占泰竟然會來到這邊,看樣子是回來之后被代善拉了一把。
布占泰見到鄭毅滿臉都是羞慚之色,行了大禮之后什么都不敢說。
鄭毅倒是沒想那么多,拉著他坐下一起喝茶。
詢問當初在北山府的情況,以及之后的打算。
聽說的打算定居在這里,協助代善管理牧場。
鄭毅也是表示贊同,桀驁終于還是要面對現實。
布占泰一輩子都是桀驁性子,又對東哥用情極深。
但今時已經不同往日,物是人非不說,整個世界也在極快變化。
原來那一套早就不行了,好不如好好的過好剩下的日子。
而且如今的布占泰已經快要做父親了。
還去折騰那些糟心的事情做什么?
(https://www.dzxsw.cc/book/13044702/297259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