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叫什么名字
江凡聽了青年人的要求,也若有所思,永暑島的旗子?
他有點印象,這應該是咱們南沙那邊的一座島,如果要那里的旗子,而且是第一次插在上面的那面,估計還真有點難度。
青年人面色也有些忐忑,他覺得這個要求是不是提的有點高了,于是想再給一個備選。
但他張開嘴還沒出聲,江凡已經先說話了:“好,我會盡量幫你去尋摸!
江凡琢磨雖然有難度,但問題應該也不大,只要華夏之內的,上面都會想辦法幫自己解決,一面旗子應該搞得定。
“真的嗎?那太感謝你了,J先生!鼻嗄耆嗣黠@是喜出望外,同時立馬操作全息面板把技術資料傳遞到了江凡這里。
......
兩人告辭后,江凡退出了交易空間,并拿事先準備好的移動硬盤把資料都拷了進去。
下面就是怎么用這個資料的問題,按以前的思路可以直接給到上面,由上面安排專業的機構來進行研究。
但這次畢竟不是對方提過來的需求可以確保交過去一定會快速推進和完成,如果不小心給到一個不是很合適的實驗室去剖析解讀,人家有自己的指標需要去完成,不一定會愿意立馬放下手里可能就快出成果的工作,去把你這個外來配方作為頭等大事去推進。
畢竟在學術上,全自主研發出來的東西,和拿著別人配方搞出來的東西,對于實驗室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不一定愿意給別人做嫁衣。
雖然這個概率不算很大,但學術圈的水很深,發生什么也都說不準。
況且這配方只是基礎配方,還要結合具體的場景做雜糅和二次合成的,依然需要花費不少的功夫在上面,也需要相當強的專業性,甚至因為是2040年的,青年人說里面一些知識稍稍超脫于2020年左右這個時代。
所以江凡再三考量,為了更好的把握住方向和提升效率,打算這次自己搞一個實驗室,自己全盤來把控其中的各個環節,確保它可以最快地產出并用到正確的地方。
決定后,江凡因為沒有創辦實驗室的經驗,咨詢了之前新能源電池聯合研究所的魏教授。
魏教授不是搞材料領域的,但根據他本領域的經驗和對材料領域大致的一些了解,告訴江凡,包括材料的設計合成、實驗制備、性能評估及其新型器件的構筑與制備、操作過程的理論與模擬這幾個方面都是會有所涉及的,也都需要購買專門的設備來做實驗和相關測試。
甚至外延一下,包括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準備這方面也都要做一定的接觸和了解。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人才,一個新的實驗室,如何能夠吸引領域內優秀的專家和人才過來是關鍵。
否則你一沒行業背書,二沒歷史成果,別人為什么放著各種碩果累累的知名實驗室和研究所不去,來你這么一個全新的實驗室來抓瞎。
而且科研人員畢竟不是企業,真正的人才不缺錢,不是你一味地給高薪就能解決的,他們更會評估金錢、聲譽、地位、圈子這些東西之間的平衡。
所以能有權威的人或者機構給你背書,讓行業人才可以聚集過來才是問題的關鍵,場地設備工資什么的多花點錢就行,反倒是次要的。
江凡琢磨著確實還挺復雜的,這要是自己來折騰,真不一定能弄成什么樣,畢竟自己在材料領域從名氣上還是個新人。
所以感謝了魏教授后,江凡也在思考怎么給自己拉個背書。
正好這時候張峰日常打電話過來,他除了本身和江凡的私交,也帶有官方的囑托要經常關心江凡的身心健康以及有什么需求要及時上報,上面會第一時間盡全力幫助解決。
江凡關于永暑島的事兒倒沒急著提,覺得等這次的新材料做出來,借著這個時機來提更妥帖一點,畢竟青年人要的也算是一件有一定歷史價值的文物類的東西。
不過他聊天過程中提到了想籌備一個實驗室的事情,研究新材料,但苦于實驗室揭牌后怕招不到優秀的材料學人才,走慢慢積累的道路多少是有點太浪費時間了。
張峰心里記下了這個事情,轉頭就給上面做了匯報,上面的批示非常迅速。
第二天,張峰便又再次打電話給江凡道:“兄弟,你昨天說那個事不用擔心了,上面已經放話了,特殊安排,直接將你要成立的實驗室劃定為‘國家實驗室’,所以后面不存在你去找人才的問題,只有人才擠破頭不要工資都想進你的實驗室!
“啊?”江凡沒想到自己的問題才過了一天就已經被解決了,但他還有點懵,問張峰:“‘國家實驗室’是什么?”
張峰笑笑解釋道:“實驗室是分所屬的,有大學所屬的實驗室,也有企業所屬的實驗室,當然,規格最好的還是國家所屬的實驗室,從事的都是基本計量,高精尖項目,超大型的研究課題,和國防軍事等重點核心任務。
而在國家所屬的實驗室中,也是詳細分了級別的,包括‘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這些。
比如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側重于面向生產提供先進技術,完成相關測試以及為國家重大工程服務比如航天工程提供支撐,全國一共167家。
而國家重點實驗室,是面向前沿科學、基礎科學、工程科學等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這些,全國大概700多家。
然后就是這次給你的實驗室劃定的這個‘國家實驗室’,代表國家最高水平,是按國際一流標準建立的,規模非常大,基本包括本學科領域所有研究方向。
而且人員配備上要求面向國內外招聘最優秀的研究人員,直接參與國際競爭,往往是多學科交叉的創新平臺;
你要知道,全國這幾十年來,目前已經獲批建成的國家實驗室也就只有5個,包括了1984年批的合肥同步輻射實驗室;1984年批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還有在1988年到2000年間獲批建成的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國家實驗室、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
40年間建了5個,2000年后就沒有批復已建成的,你會是整個國家歷史上第6個達到這個級別的實驗室。
你從這幾個國家實驗室名字上已經可以看出來,國家實驗室都是研究國家最尖端核心技術領域的,一個國家實驗室至少可以頂得上十幾到幾十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分量。
我和上面如實說了,目前僅僅是一個想法,還沒有具體的落實計劃,包括策劃書都暫時沒有。
但上面還是毫不猶豫地直接給你做了批復,特事特辦,流程這兩天就能走完給到!
江凡沒想到自己就隨口提一句,上面就給予了這么大的重視,感覺只要自己想做,一切都是最高規格,有了這個最強背書,招人的事確實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
張峰頓了頓有補充道:“除了級別這個事,上面也說了,實驗室場地、設備、人員招募這些事都會有人協助你來操辦,這些你完全不用擔心。
只是有一個事必須得你自己來定,就是這個實驗室建成后叫什么名字?”
(https://www.dzxsw.cc/book/12959813/7006855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