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風波起(求月票)
眾人聽到年長者提到‘人才’,也都微微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領(lǐng)域特點決定了這一塊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堆砌才能實現(xiàn)較快的發(fā)展。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對待EDA、機床這些己方用一些放任盜版、傾銷等策略就可以應對,而對待如核武這樣的東西,當初卻要用到特殊手段對人才做了很多文章,不是每個領(lǐng)域的人才都值5個師。
“具體說說看?”大衛(wèi)看向年長者道。
年長者笑了笑,道:“其實就是要把人才都留在我們這邊,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讓他們原本在我們這里的優(yōu)秀留學生以及科研工作者能夠繼續(xù)留下來,不去響應他們的號召。
另一方面就是讓那些還在他們土地的優(yōu)秀人才能夠踏過重洋,來為我們效力。
至于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增加我們這邊吸引力的同時,擴大他們那邊的斥力。
具體策略是......”
大衛(wèi)聽后很滿意,這才是他想要的,拍板道:“就這么辦!”
......
江凡早上到航發(fā)院,今天事不多,工作前順便掃一下微博。
看到第一條,最近我們要向空客一口氣采購292架飛機,耗資折合軟妹幣2498億,江凡明白其中的深意。
看了下評論,很多人問,為什么不采購咱們自己的C919,有懂的人給出解答,不是不采購,是咱們的飛機暫時還滿足不了航空公司的需求。
江凡看到這里嘆了一口氣,大飛機這塊確實任重而道遠,能夠盡快換上咱們自己的心臟,總有一天它可以和另外兩家公司的飛機一起成批量的在藍天中翱翔。
江凡繼續(xù)往下刷著新聞,看到這么一條,標題‘我們的科研人’。
里面寫道:“XX科研工作者,一支煙,生活就能美上天,上市公司老總找他代言,條件竟是不用給一分錢,他說他不缺錢,只是不想浪費國家資源。
大筆的科研獎金,他隨手就捐,本色隨性,粗衣布鞋,仙風道骨,他從不刻意追求什么卻為國家培養(yǎng)了100多位行業(yè)領(lǐng)軍人物。
20年前,他因病去世,數(shù)千人為他送行,從此世間少了一位無私奉獻的科研人。
今年是他的20周年,我們一同懷念這些前輩對我們的無私貢獻。”
江凡看了很感動,這種老一輩崇高的精神和無私的行為值得大家對他的贊譽和愛戴,媒體就應該多宣傳宣傳這些故事,這文章寫的好。
但當他繼續(xù)往下看時,眉頭卻微微皺了皺。
“相比于他們,我們現(xiàn)在科研工作者的各種行為卻讓人非常不恥。
貪慕名利,唯財是舉,哪還有一點學者的樣子,哪還有一點知識分子的風骨。
過去的學者專家衣服補丁摞補丁,現(xiàn)在的學者專家一個個名車名表,滿身名牌,我們不禁要問,你們哪來的這么多錢?
過去的學者專家講的是傳道授業(yè),現(xiàn)在的教授動不動跟自己的女學生搞男女私情,傳道傳到床上去了,我們不禁要問,柳下惠什么時候變成了田伯光?
過去的學者專家謙遜為本,一身正氣,有時屬于自己的榮譽,都會主動地讓給別人。現(xiàn)在的學者專家,各種歪門邪道地撈名頭、撈好處,生怕比別人慢了,反倒對于自己做沒做出匹配的貢獻倒是無所謂。
我們想問一問,學術(shù)圈還有哪怕一片凈土嗎?還有一個學者是干凈的嗎?
......”
江凡看完這整段評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原本他以為是贊頌科研人員以及知識分子的,結(jié)果中途來了個轉(zhuǎn)折,開始批判起來了。
這也還行吧,畢竟由于媒體的發(fā)達,很多過去隱秘的東西確實現(xiàn)在曝光的更多,也的確存在一些知識分子和科研工作者的敗類。
但文章的地圖炮似乎開的有點大,把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和教授學者等等都囊括了進去,變成了這一群人都墮落了。
江凡平復了一下心情,畢竟他現(xiàn)在也算是學者專家,想著難免有個別極端的筆者搏流量,也屬正常。
繼續(xù)往下看,下一條:
“對于現(xiàn)在某些高校的學生大批的出國不回來的現(xiàn)象,為什么這么多普通老百姓實在忍不住要來批評?
那是出于最樸素的愛國情懷,不想看到我們辛辛苦苦花費幾代人心血培養(yǎng)的最聰明、最頂尖的人才被別人挖走。
想當年,我們的前輩們突破重重封鎖也要回來,經(jīng)受生活困苦也要將自己的一身才華獻給國家。
他們當初能夠不被對方的花花綠綠、金錢美女、高官厚祿所誘惑。
原因就在于,他們心里永遠把祖國放在第一位,他們是一群有良知的ZG人。
這種使命感,這種精神本來是值得后輩學習的。
但實際呢,那些動不動就想往外跑的留學生,看看前輩們的事跡,你們不汗顏嗎?你們的良心呢?你們還有臉站在這片土地上嗎?你們不覺得丟人嗎?”
江凡咬了咬唇,這兩篇文章看似寫的是不同的內(nèi)容,但又冥冥之中好像在針對同一個主題。
他翻開評論:
“說的好,一幫認錢不認國的東西,白培養(yǎng)你們了,都是白眼狼。”
“這些人出去前,每人先交一個億保證金,學成回來,如數(shù)奉還,不回的話,一律不退。”
“深刻檢討,一幫忘恩負義的東西,你們還配流淌炎黃的血脈嗎?”
“就應該恢復連坐機制,敢不回來,誅十族,看你還敢不敢這么沒心沒肺,連祖譜都給你除了。”
有稍微好點的,來一句“是不是還是要加強愛國教育?”
結(jié)果后面立馬有人回復:“成熟點,人類一直想靠教育解決壞的天性從來沒有成功過,狗是永遠改不了吃屎的。”
更有客觀中庸一點的在下面評論:
“我覺得大家沒必要這么激烈,人才最看重的是舒適的科研和輿論環(huán)境,一個包容的態(tài)度才能吸引更多人回來。
我們這樣子說人家,別人反而更不愿意回來了。”
江凡看到覺得這個評論還是蠻理性的,是這個道理。
但往下看到其他人對于這個人評論的回復,肺都氣炸了。
(https://www.dzxsw.cc/book/12959813/6978442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