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全部封禁
許老聽到江凡的話,先開口說道:“你是說這段時間突然冒出的針對科研人員、留學生等知識分子的輿論吧。”
江凡點頭道:“您知道啊,我就很奇怪,怎么突然就冒出這么多這樣的聲音,還持續這么長時間。
最關鍵的是,按理來說更多的人應該是理性的,是能分得清是非曲折的。
這種少部分這么偏激的聲音,他們應該早出來反駁了才對啊。”
許老笑笑道:“你問的第一個關于怎么一下子冒出這么多的問題,我想答案不說你也知道,這可不是一次隨機的事件。”
江凡點點頭,果然和他想的一樣,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許老繼續說道:“關于第二個問題,是對方運用了很多輿論引導的技巧。
首先就是用了叫做流瀑效應,或者叫羊群效應的方法。
當群體中出現意見領袖時,話語權較少、地位較低的成員便會迅速放棄自己獨有的信息,而趨向于迎合權威或者群體的聲音。
他們率先發起這種模棱兩可的觀點后,其實兩種聲音都是存在的,甚至理性的聲音還要占上風一點。
但他們在初期傳播少的階段,利用招募的大量水軍各種惡語攻擊持反對觀點的人,讓他們消聲。
而經過他們的引導,一旦偏激的聲音稍微占據了上風,因為雪球效應,這部分聲音就會越滾越大。
而很多并不清楚情況,也沒有太多是非判斷能力的人,很容易聽從所謂的主流意見,也開始跟風帶節奏。
到最后,可能原本占據大多數的理性的人,反而覺得自己是少數,為了避免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干脆直接選擇了沉默。
這也正是他們希望達到的目的。”
江凡明白了,這些人還真是善于挑動人心,無孔不入。
想想自己過去,好像也好多次被這種觀點裹挾過,真的是防不勝防。
“當然,我們也不是沒有辦法應對的。”江凡還在回顧,許老接著說道:
“我們的基本策略就是斷其根,駁其言,付其行。
具體是......
按照下面報給我的時間,這個行動應該已經在展開了。”
兩人在航發院一起吃了個飯,許老告辭準備離開之際,突然收到一條消息。
閱讀后,轉身看向江凡,笑道:“江老弟,你之前提到的空氣動力學缺技術的問題,或許有解決辦法了。
而且我給你說的那三條輿論應對策略,現在或許要再加一條:立其樣。”
......
在他們兩人吃飯聊天的時候,某大數據監控分析室里,一群人正在緊張地忙碌。
“水軍數據出來了嗎?”一個領導模樣的人弓著身在一個正坐著敲擊鍵盤的人的旁邊問道。
敲鍵盤的女生一通操作后,出來一個數字和一組明細,轉頭對領導說道:
“出來了,根據IP地址、注冊時間、綁定、發言、閱讀等信息,經過了大數據的分析匹配,發現疑似水軍賬號各平臺加起來一共84萬5863個。”
“通知平臺,統一進行封禁。”領導轉頭對邊上另一位下任務,接著他又繼續對操作電腦女生問道:“規模賬號有問題的呢?”
女生又噼里啪啦一通操作后,電腦屏幕上再次出現一堆名單,她核對了一下,點點頭,對邊上領導說道:
“也出來了,各平臺加起來,這237個中等體量以上賬號都存在重大嫌疑。
我們結合哈夫曼樹進行的行為特征標識算法完成了篩選,發現這些賬號符合這樣一些特征:
第一,發布轉載新信息比較多且快,他們自身都有發布一些包含新的包含挑撥內容的行為,并且其他人發布后,他們轉載的速度極快,符合預謀聚集的特性;
第二,這些賬號熱度高的時候不發聲,但一旦熱度下來了,他們就會頂上來,通過編造推出新信息等方式把熱度再炒上去。
第三,他們的行為時間點具有高度一致性,明顯是有組織的行為。
第四,他們發布的內容雖然經過了包裝,但依然可以看出隱含的存在一些模板化的東西,和其他蹭熱度賬號有著明顯的區別;
第五,......
根據這些特點,符合我們對于50萬分子的定義。”
“而且。”女分析員皺了皺眉頭繼續說道:“這里面很多賬號都和我們之前有標記過的一個叫‘達象公會’的工作室有關。”
“達象公會?”領導聽后眉頭也皺了皺,接著吩咐道:“先把這些賬號全部封號,讓相關部門調查其行為及其幕后金主,尤其是這個‘達象公會’重點調查,一旦證據確鑿,立刻抓人!”
......
王怒是一個職業水軍,在做水軍之前,他也在公司工廠上過班,但因為性格原因,總是和同事領導沖突,所以混的一直很不好,基本上幾個月就要換一次工作。
后來他干脆就不工作了,靠之前賺的錢租了一間出租屋,天天宅在里面玩游戲,困了就睡,餓了就吃泡面,吃完繼續玩。
但他自己賺的那點錢很快就花光了,還欠了房東兩月的房租,房東告訴他再不交就要報警把他攆出去。
王怒很不爽,覺得整個世界都在和他作對,但讓他回去工作那是不可能的,天天按時按點的要受拘束,而且要靠辛苦勞動才賺那么一點錢,他才不干呢。
而也就在這時候,他收到一條短信:“來當水軍吧,短評一條3塊,長評5塊。”
這么簡單嗎?
王怒本來不相信,但反正也沒什么更好的路子,想著就試試吧,便聯系了這個號碼。
然后,他便加入了對方的水軍工作室,成了一名職業水軍。
隨著業務能力的提高,他一個人就控制了三四十臺手機電腦,切換不同的賬號按照工作室老板的要求為幕后金主進行輿論輸出。
在論壇發病毒小廣告、給某些網絡平臺商家刷單、炒作明星,為企業打壓競爭對手,這些事他都干過。
慢慢的做上路子了,他的收入也越來越高,有時一個月就能二三十萬,一年工作個四五個月就年薪百萬了。
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還可以把平時生活中遇到的煩心事都通過網絡發泄出去,最關鍵還賊賺錢,王怒覺得沒有比這個更完美的職業了。
當然,他也沒有滿足于此,他知道他入行的早,所以撈著了第一波紅利,后入行的明顯就沒有他這么賺錢了,而且以后隨著行業內卷的加劇,收入肯定會越來越低。
所以他干脆也不當員工了,反正工作室這一套玩法他也早學會了,干脆自己跳出來當老板,開辦了自己的水軍工作室,取名叫‘達象公會’。
王怒本身腦子也聰明,招人后按照工作類型進行分工,有專門發帖子和評論,有專門刷單,還有專門寫稿子的,然后注冊各種平臺賬號并養出一些火號。
經過這種專業化分工后,效率大幅提升,他賺的也越來越多,年入最多的時候有時近千萬。
而他的膽子也越來越大,過去最多也就是接一些明星之類私人恩怨或者企業之間競爭的單子,再往上他是不敢碰的。
但隨著貪欲的不斷擴大,他也慢慢地失去了底線,只要給錢,什么單子不能接?
而有一天,一個電話聯系上了他。
(https://www.dzxsw.cc/book/12959813/6976332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