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漲價了
江凡琢磨著青年人的話,想想也有道理,這是一塊完全未開墾的處女地,有著很多低垂的果實等待著被摘取。
和自己之前搞的數(shù)控機床、發(fā)動機、芯片是有很大差別的,那些低垂的果實都已經(jīng)被摘光了,剩下的都是比較難啃比較慢的。
就好比芯片,最開始都是幾百納米幾百納米地跨越,而到最后,從5納米到3納米,再從3納米到2納米,每一步都越來越慢,也越來越艱難。
而且最后甚至都開始到比成本、比一些細微工藝的程度了。
所以相較而言,干細胞、基因這類前沿的醫(yī)療技術(shù)一旦取得突破,就有非常廣泛的前景和空間。
他清楚了,而且他知道這兩種技術(shù)側(cè)重點還略有區(qū)別,簡單地做個類比,干細胞是設(shè)計圖沒錯,只是房子壞了,用干細胞按照設(shè)計圖紙進行修復就行了。
而基因治療是設(shè)計圖就錯了,想要解決問題,需要先把設(shè)計圖修正過來,然后再按照新的設(shè)計圖做房屋修復。
所以兩種技術(shù)既各有側(cè)重,又相輔相成。
作為一個成年人,面對兩個選擇時怎么選?那當然是:都要!
于是江凡看向青年人說道:“把從他們那個年代到能夠完全治愈疾病這中間所有關(guān)于干細胞和基因的技術(shù)詳細資料都找給我。
我要好好做一下研究,這對于我研究那段時期的歷史、文明還有文化的演進過程非常重要。
你知道的,醫(yī)學的進步是可以改變?nèi)说挠^念、思想甚至種群的融合繁衍模式的。
這個要求,沒問題吧?”
青年人趕忙答道:“當然,完全沒問題,一定給您辦到。”
之前醫(yī)療設(shè)備的事青年人沒辦成他就一直很擔心,怕J先生一旦一個不滿意就不找自己換別人給他服務(wù)了。
好在J先生似乎沒有太過地對這件事遷怒,讓他也稍稍松了一口氣。
現(xiàn)在人家又提了一個也是醫(yī)療相關(guān)的要求,要再搞不定他也真就別干了。
江凡對青年人的回答也很滿意,道:“說吧,這次想要什么東西來做交換?”
青年人聽到這句話有點喜出望外,沒想到J先生還愿意正常地給到酬勞,他本想著實在不行這次就咬咬牙自己掏腰包辦事不要J先生的東西了。
不愧是大收藏家,果然是大氣啊。
青年人搓著雙手,琢磨了了下,想到了,對江凡道:
“J先生,我這次想要的是,千年前那位吳孟超老先生的一份影像資料,不知道您還能夠幫我拿到啊?”
“吳孟超老先生的影像?”江凡知道吳孟超老先生啊,科學院院士,肝膽外科之父,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2011年,經(jīng)國際組織審核批準,第17606號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吳孟超星。’
只是老先生于2021年5月22日仙逝了,巨星隕落,為之緬懷。
但江凡不明白的是,畢竟過了千年,千年后的人們依然記得這位老先生嗎?
于是對青年人問道:“為什么要老先生的影像?”
青年人此刻也收起了之前略微的油滑,很鄭重地說道:
“您知道的,5月22日快到了,您研究那個年代2021年的這一天,老先生去了。
而在同一天,袁隆平老先生也去了。
所以這一天后來也被稱為‘雙星隕落之日’,每到這一天,大家都會紀念這兩位解決了我們‘醫(yī)’和‘食’這兩大難題的巨匠,傳頌他們的事跡。
只是因為之前那次人工智能的災難,袁隆平老先生的影像資料還能找到幾份,但吳孟超老先生的影像資料卻怎么也找不到了。
您知道的,有影像資料來進行宣傳,更便于新生代們永遠記得他們的功績。
所以我就想問問您,看能不能拿到老先生的影像。
這個影像我也不是拿到市場上去倒賣,而是直接交給官方。
能夠拿到一點酬勞,但基本上也就剛好夠幫您去檔案館購取你要的資料的開銷,更多地也是想出一份力。”
江凡清楚了,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就算沒有給資料這事他也愿意幫這忙。
于是道:“好的,沒問題。”
和青年人達成了協(xié)議,江凡便退出了交易空間。
......
秦小柔聽了網(wǎng)友的建議,到醫(yī)院做了針對性的檢查。
檢查時聽到邊上的醫(yī)生聊天,談到最近各種過來做檢查的人特別多,都是和最近傳的很兇的那些新聞有關(guān)。
好多人當前或者早先吃的藥里,多多少少都有涉及,這也讓秦小柔覺得這個事真還挺嚴重的。
但檢查的結(jié)果出來,各項指標倒不存在明確的因為那個藥產(chǎn)生什么變化,多少讓她稍微放心了點。
只不過這一點能夠說服吃了這些藥的患者,但卻并不能說服網(wǎng)友,網(wǎng)友們依然在網(wǎng)絡(luò)上要求給一個說法。
甚至連有些患者覺得不對勁想替藥企說兩句話都被網(wǎng)友懟,個人的體質(zhì)不一樣,你沒問題你憑什么說別人也沒問題呢?
或者你吃的這批藥沒問題,你憑什么說別人吃的那批也沒問題呢?
總之如果鐵了心不想去相信一件事,你總是可以找到各種角度去提出質(zhì)疑。
而日盛的質(zhì)疑聲讓的有些患者也不自信了,思考是不是有慢性的東西查不出來,或者因為批次號的原因真的存在別的批次有問題的情況。
所以基于這樣的現(xiàn)狀,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動避開,大不了不吃就完了,都換進口的總歸保險點。
健康這種事沒必要冒哪怕是莫須有的風險,犯不著。
秦小柔的想法也是一樣的,尤其她這一塊還是這次新聞浪潮的重災區(qū),好幾種藥的相關(guān)企業(yè)都有涉及。
她也覺得無風不起浪,雖然自己沒查出什么,或許只是因為吃的時間短運氣好或者碰巧沒吃到那些批次,但總體肯定還是有問題的。
而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羸弱的身體,真的經(jīng)受不起這樣的打擊了。
所以她還是決定聽網(wǎng)友的,和醫(yī)生交流后把有些原本國產(chǎn)更便宜的藥都換成了進口的。
雖然價格確實貴了一些,但總體還算能接受,最主要是心安了很多。
只是這樣的日子還沒過多久,有一天主治醫(yī)生找到她,告訴她一件事,進口藥,漲價了!
(https://www.dzxsw.cc/book/12959813/6949624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