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大賺特賺
幽山上生活的魁族部落數不勝數,但說最強大的無疑就是索達部。
身為的族長的索達安克一向自詡為魁族的大頭領。他不僅是劫掠大信百姓的倡導者,而且對周邊的魁族小部落也采取了殘忍的手段。
因此時間久了索達安克在幽山境內幾乎可以橫行霸道。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兒,就沒有別人敢在他頭上動土的事情。
如今大信拆除了互市,對索達安克來說就是一件令他惱火的事情。
盡管索達部在幽山附近可以作威作福,大信的官兵拿他沒有辦法。但這也只是在幽山附近。
你讓索達安克帶著人去東萊郡城洗劫,他都不敢去。他也知道自己要真去了那一定是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所以就算殘暴的索達部魁族想要鹽茶,衣服等日用品也只能在互市里面換。這也是為什么索達安克瘋狂地劫掠周邊村鎮,但唯獨不會騷擾互市的原因。
他們魁族已經不是數百年前與世隔絕的魁族了,他們需要大信人的東西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如今這互市一斷,索達部就沒有了和外界交易的渠道。這時間久了,索達部內部必定會生出許多不滿的聲音。他索達安克的地位也會受到影響。
但最讓索達安克憤怒甚至是感到羞辱的是,互市拆除了之后,大信人竟然和羅建部又建立了一個更大的互市。
據說這個互市平日由羅建部負責打理和維護。其中的稅收大信和羅建部五五分成。
這可是一塊讓人垂涎的肥肉啊!
羅建部光明正大的掌控了互市,他們就可以從大信人那里得到更多更優惠的物資。而其他魁族部落想要去互市交易就得看羅建部的眼色。
就這個權力足以讓羅建部的地位在幽山中日益上升,到時候此消彼長,索達部的威望一定會被羅建部給超越。
索達安克在幽山橫行霸道慣了,他怎們可能容忍羅建部在他頭上作威作福。
“頭領!咱們要不要去找羅建部的麻煩?”
就在索達安克惱火的時候,屬下的建議卻反而讓他冷靜了下來。
“不行!”
索達安可搖搖頭。他知道現在正是羅建部和大信人關系火熱的時候。而且羅建部既然敢這么做必定有所防范和依仗。如果他們貿然襲擊說不定就會中了對方的圈套。
索達安可雖然殘暴但不狂妄。他決定先靜觀其變,看看形勢再說。
幽山之下暗流涌動,一切看似混亂但卻又好像有一雙大手在推動著事情的發展。
而這雙大手就是曾妍。
有曾妍在,應天臨相信幽山的魁族問題遲早會被解決。
幽山依舊十分的安靜,應天臨卻也不著急。不過就在一個月后,一件大事在東萊郡和泉興郡內引起了轟動。
兩個月前派出去的海貿商隊回來了。
去之前他們裝了好幾船的銀子。等到這兩月后返回來的時候,船上的銀子整整翻了五十多倍。
兩月利潤翻了五十倍,這讓兩郡的商人瞬間就紅了眼睛。
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人不信,但參與了海貿商隊的張云可是真真切切地將分到的銀子拉入了永泰錢莊。
張云的身家在東萊郡只能算得上是中等,比他有錢的富商比比皆是。然而就是這一趟海上貿易所賺的錢就讓張云一下子進入到了頂級富豪的行列。
這種天翻地覆的真是變化讓那些商人們看得直眼紅。
商人做生意為的是什么?不就是求財嗎?看著別人輕輕松松在海上轉了兩個月多,就賺回來五十倍的利潤,這種好事豈能放過。
此時在東萊郡和泉興郡的各個茶樓,酒肆當中所有人都在討論著海上貿易的事情。
有的人只是夸大其詞,但有的人卻能說的頭頭是道。
徐翡在去幽山縣的時候就已經留下了一批人,這批人就等著這個時候開始散播海上貿易的好處。
“你們知道鼓山群島嗎?那可是一大片地方。那邊的土地種糧食什么的不行,但卻可以種植香料,地下還能開才出來寶石。”
此時在茶館,酒肆和飯館內。徐翡的人便仗著懂得多便站在一張桌子上對著周圍的人科普起來。
“咱們的船開過去,照著他們的腦袋就撇銀子。然后他們便將咱們的船全裝滿香料和寶石。這些東西在他們那里不值錢,只要很少的錢就能買一船。”
“咱們拉著這些貨物再去東北大陸賣。在那里這些香料能賣出個天價。就這么一折騰,你們說怎么著?足足能賺個五十倍的利潤。”
“嘩!”
聽著那人故意夸張的話,周圍的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你沒有吹牛吧!這筆搶錢來的都快啊!”
有人質疑,但有人卻立刻反駁道:
“你們懂什么!這就叫做生意。你們知不知道泰隆莊的張云張老爺。本來就是一個小小的布商,就是跟著陛下跑了這么一圈,人家凈賺了三千萬兩銀子啊!”
“真的假的啊?跑一趟就賺這么多?”
“還真是真的!我的一個表兄就在張老爺府上做事。他說這些天張老爺高興發了許多賞銀。光他就收到了十兩銀子呢!”
“沒錯!我家親戚在永泰錢莊,張老爺這些天的確存了許多銀子。”
有人證實,那么事情就變成了真的。
一時間整個東萊郡和泉興郡內懂生意的和不懂生意的都在討論著個出海做生意的事情。
這一趟海上貿易下來,的確是讓參與者賺了個盆滿缽滿。
馬嶺珍和許家自然是讓身家翻了好幾番。而占了大頭的皇室貿易商會所賺的更是讓應天臨大吃一驚。
梁瑾淑也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了,過手的銀子沒有上億也有幾千萬兩了。但當她看到一船一船的金子搬下來后。她差點暈死在應天臨懷里。
這個世界以銀子為流通貨幣,金子只有在銀子太多的時候才會使用。
而這一次的皇室貿易商會所賺的錢要用銀子的話還真拉不回來。所以特地用了金子。
看著自己的銀庫里堆滿的金山,應天臨總算明白為什么古人對海上貿易線這么執著了。這真是太賺錢了。
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海上貿易的成功讓參與者獲利頗豐,但卻也讓當初反對的富商們感到懊惱。
其中商會頭領王宇便是其中之一。
雖然跟著應天臨能掙錢,但王宇卻不想大權旁落。因此在第一時間他再次召集了裴明和譚皋等親信商討對策。
——內容來自【咪咕閱讀】
(https://www.dzxsw.cc/book/12388963/3099915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