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能飲一杯無
老陸家這種氛圍,并不稀奇。窮底子出身的大家族,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問題。
老陸家兄弟定下了元宵再戰,吃完午飯后,眾人就各自散去。
因為正月初二,陸家幾位兄弟就要帶著媳婦兒回娘家了。大年三十隨夫家過,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則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這也是多年沿襲的風俗習慣,各地都有這種傳統。
只有陸秀珍這個強勢的主兒,才能讓丈夫答應,年三十跟她回娘家過年。
小叔一家,也搭著陸澤家的順風車,一起回了縣里。
在車上,陸飛小胖子還是抱著GBC游戲掌機埋頭沉浸,讓一旁的三嬸周玲看了就來氣:“陸飛你差不多得了啊,再玩下去,眼睛都要瞎了。”
“不會的,我眼睛好得很。”陸飛小胖子頭都不抬一下,朝老媽嘟囔了一句。
三嬸周玲又使出絕招,擰著他的耳朵訓道:“長能耐了哈,老媽說話你現在連看都不看一眼,啊?”
“疼,老媽,快撒手,有話不能好好說嘛?”陸飛小胖子疼得直咧嘴,他老媽是真的舍得下狠手吶。
陸澤笑著勸說:“三嬸,大過年的,就讓他多玩玩吧。小飛他越上癮,回頭你沒收起來就越有威懾力。
等開學了,您就拿游戲機卡著他。不好好學習,就不給他玩兒,只有成績進步了,才能把游戲機還給他。”
得到之后再失去,比從未得到要痛苦得多,人性就是這樣,無一例外。
“三哥,你是魔鬼嗎?”陸飛小胖子一臉幽怨地看著陸澤,怪他給老媽出這種餿主意。
三嬸周玲十分得意,她感覺終于找到辦法,對付自己這個油鹽不進的兒子了:“聽到了嗎?以后要是不好好學習,我就沒收你的游戲機。”
到了縣里,先把小叔一家送了回去,陸澤和父母才回了自己家。
和小叔沒再約著晚上一起吃飯,因為大家都要去準備點年貨禮物,畢竟回娘家總不能空手去吧。
第二天一早,陸澤隨父母一起,帶上年貨禮物回娘家。
老媽徐芳萍的老家,在李渡鎮的隔壁文港鎮,雖不如李渡鎮發達,但同樣也是一個千年古鎮。
這里是北宋宰相、著名詞人晏殊的故里。
和李渡鎮一樣,文港鎮除了是才子之鄉外,還是,是毛筆之鄉,被譽為“華夏筆都”。
筆、墨、紙、硯,“毛筆”為文房四寶之首,可見其分量之重。
早在唐初,文港鎮已有筆市,而生產毛筆的歷史更為源遠流長。
東晉時期,臨川內史、書法家王羲之專用文港毛筆,唐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光照臨川之筆”的頌賦。
至清代,毛筆生產進入鼎盛時期。乾隆下江南時,親筆為文港周虎臣題寫“周虎臣”匾額,令其制作御筆供奉朝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原黨和國家領導人喬石、楚圖南、葉飛、趙樸初以及啟功、舒同等書畫名家用了文港毛筆后,都題詩作畫,深表贊嘆。
文港毛筆,自古至今,久負盛名。
可以看出,文港也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只不過,老徐家并沒有感受到當地文化的熏陶,從祖上開始,家里就沒什么讀書人。
陸澤外公這一支,更是傳承了好幾代人的廚子。
按照外公的說法,咱老徐家人就是干廚子的料。讀書?那不開玩笑嘛。
因為從老媽到二舅、三舅,小時候讀書都不咋地,反倒是做菜很有天分。可是二舅三舅生的女兒,讀書都不錯,陸澤就更是可以,徐老太爺也就放棄了讓第三代干廚子的執念。
一路開車,很快就來到了文港鎮。外公家不在鎮上,而是在鎮下轄的上柳村。
要是再早幾年,進村的路都是泥巴土路,壓根開不了車。也就是近兩年才修了一條小水泥路,路窄到來往車輛迎面相遇時都要小心翼翼,不然很容易發生擦碰。
進了村就稍微寬敞點,不過內部就更是泥土地面,要等到十幾年后新農村建設完成,村里的道路和環境就會有很大改善。
好在這個正月沒這么下雨,村里一點都不泥濘。
南方天,晴雨不定,尤其是正月常常下雨。以前陸澤過年回外公家,好幾次都是踩一腳的泥。
二舅三舅幾次都說想把外公外婆接到縣里一起住,可是外公舊土難離,就是不答應。
村里的地不值錢,只要有能耐,房子和院落可以蓋大一點。像外公這樣有廚子手藝的人,可以說沒怎么受過窮,到哪都有飯吃,還能攢下不少錢。
所以老徐家在村里的房子,也算是大氣的。可比陸澤爺爺奶奶家的宅子,要闊氣得多。
之前老媽和老爸搞對象的時候,外公外婆就一直不同意,嫌棄陸澤他爹家里窮。要不是看在陸建軍是個讀書人有文化,老兩口才舍不得把女兒嫁去老陸家,跟著受苦呢。
面包車剛停到門口,三舅就迎出來:“姐,姐夫,你們可算來了,爸媽念叨了一早上,隔幾分鐘就讓我出來看看。”
“小山,快幫把手。”徐芳萍忙招呼弟弟幫忙搬東西。她回娘家帶的年貨吃食,比去婆家帶的要多得多。
倒不是徐芳萍偏心娘家、厚此薄彼,而是徐老太爺是大廚,有手藝在很多食材他知道怎么料理。
難處理的食材,送給陸澤的爺爺奶奶,他們只能干瞪眼,壓根不知道該怎么做著吃。
陸澤也剛從車上搬下一箱東西,就聽得外婆吳蓮香在身后焦急地喊道:“我大外孫子來了?”
“外婆,新年好!”陸澤忙上前拜年。
吳蓮香滿是皺紋的臉上,瞬間露出了最慈祥的笑容:“唉,好,都好!”
這會兒外公徐根有也從屋中走了出來:“都來了,好,好!”
“外公,新年好!您給我準備壓歲錢了沒有啊?”陸澤嘴甜地調侃了一句。現在億萬身家的陸總,這么說只是為了哄老人高興。
徐老爺子大笑一聲:“哈哈哈哈,放心,你外公我早就把錢給你這個小崽子準備好了。”
陸建軍也走到跟前:“爸,媽,給您二老拜年了。”
“唉,快進屋,咱們一家人里邊說。”外婆吳蓮香言語里掩飾不住心里的高興。
正月初二是最他們二老開心的日子,不僅是因為新年,更是因為一家人又能團聚在一起,一個都不少。
雖然其它時候兒女們也會回來看望他們,但總比不過過年的熱鬧氣氛好。
二舅、二舅媽、三舅媽全部出來幫忙了,搬著東西迎著陸澤一家走進屋內。老徐家的氛圍,和老陸家完全不一樣,處處都透著血濃于水的親情。
親人見面,分外開心,長輩和晚輩之間也是格外親。就連陸澤和兩個表妹,都和老陸家的孩子輩不一樣。
這不,陸澤剛進屋,小表妹徐盈盈又撲了上來:“表哥,新年好,你有沒有給我帶禮物呀?”
“就是就是,表哥你可答應了過年給我和盈盈準備一份大禮物的。”大表妹徐玲玲也在一旁跟著撒嬌。
陸澤雙手一攤,無奈笑道:“禮物表哥當然準備好了。就是東西太大,帶不過來,等過兩天你們回縣里,表哥再給你們送過去。拿著,這是表哥給你們的壓歲錢。”
說著,又從口袋里拿出兩個紅包,給兩個表妹遞了過去。一人包了一千塊錢,很是大方。
徐盈盈看到大紅包,一下搶了過去:“謝謝表哥,你最好了。”
徐玲玲捏了捏紅包厚度,也十分開心:“謝謝表哥。”
“你這家伙,自己還是孩子,給她倆壓歲錢干嘛。”二舅媽很不好意思。
陸澤微笑回道:“呵呵,沒事兒二舅媽,過年嘛,討個彩頭。”
這點壓歲錢算什么,他給兩個表妹的大禮物還沒送出呢。兩個丫頭,他可是一人買了一臺電腦。
她們比陸飛那小子大幾歲,可以開始學點基本的電腦使用了。免得上了大學,上計算機課時直接抓瞎。
二舅媽和三舅媽都拿出一個紅包,給陸澤發壓歲錢。
兩個紅包一樣,內含一千塊錢。就是圖個喜慶。畢竟錢多點少點對陸澤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二舅、三舅兩家是最清楚不過的。
親人之間寒暄一陣子后,二舅媽、三舅媽又去廚房忙活起來。不過她們不是去做飯,而是準備食材,切菜配菜,今天輪不到她們出手。
每年的正月初二,家人團聚的時候,都是外公親自出馬。
徐老太爺當了幾十年的大廚,早已封勺多年,也只有每年的今天會露一手廚藝。
有兩個兒媳婦兒打下手,徐老太爺動作十分利索,沒多久就燒了一大桌子精美菜式出來。山肴野蔌、八珍玉食,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連擺盤都講究得緊。
哪怕是放到頂級酒樓的大飯局,這一桌子菜都依然上得了臺面。
徐老太爺走南闖北當廚子多年,見識非不一般,雖然還有些傳統守舊觀念,但這些年也大為改觀。
在老徐家吃飯,吃的就是一個熱鬧,沒有那么多規矩。
宅子大屋子自然寬敞,正廳內放了一張超大的紅木餐桌都不顯得擁擠。桌上還放置著酒樓才會用的玻璃轉盤,這讓一家人夾起菜來十分便利。
這可是徐老太爺特意吩咐兒子買來的,別的可以不講究,廚師對美食的享用體驗可是特別在意。
有個玻璃轉盤,可以讓家人很方便地享用每一道菜式。
老徐家喝酒也很講究,并沒有如平常人家一樣喝茅臺、五糧液等高度白酒。
徐老太爺是廚子出身,特別不贊成享用美食的時候喝高度白酒。高度白酒刺激性太大,會影響味覺體驗。所以老徐家的家宴,一般喝的都是黃酒。
其實華夏喝高度白酒的歷史并不長,可考證的白酒蒸餾歷史是從元代才開始的。古代釀酒蒸餾技術還是阿拉伯人發明的,白酒這種酒類其實是舶來品。
白酒和黃酒,一個是釀造酒,一個是蒸餾酒。在沒有成熟的蒸餾技術之前,明顯是黃酒更為普及。
黃酒的歷史,要更為源遠流長。古代文人墨客尤愛杯中之物,沒少留下關于酒的詩詞。
如曹操在《短歌行》中的那句“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之句,成為千古絕唱。
詩詞中,絕大多數描述的其實都是黃酒。
按照華夏的喝酒習慣,都知道只有黃酒才需要煮著喝。“溫酒斬華雄”、“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無不說明了黃酒的歷史悠久。
古人還喜歡用瓊漿玉液形容美酒,這即是說酒色如玉才是好酒。古代人喜歡的玉是啥顏色?去博物館去看看,就能明白黃酒的顏色便是其中一種。
其實一直到民國,社會的主流人群喝的酒也還是黃酒,尤其是社會精英階層,更是以黃酒為尊。普通人家喝檔次稍低的黃酒品牌,實在太窮的家庭,才去喝白酒。
有人曾經看過袁世凱過年的菜譜,酒是兩瓶,都是花雕。
白酒最終大獲全勝要到1949年后,主要原因是糧食緊張。建國初期民生凋敝,百廢待興。黃酒的原料大麥小米,用途優先作為主糧。以高粱雜糧釀成的白酒,可以網開一面,保持生產。
50年代以后,釀黃酒的老作坊大批倒閉,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越發興旺,白酒的釀造工藝和規模進一步提升,實現了體系化、現代化和工業化制作,白酒才真正占據了主導地位。
不過老徐家廚藝傳承多年,自然是見過很多市面的。尤其是廚子對美食的執著,更是對高度白酒嗤之以鼻。
黃酒,才是老徐家的飲酒首選。
除非客人特意要求,老徐家招待客人用的都是黃酒。
說起黃酒,首推吳越地區,尤其以越州的黃酒為最。
越州黃酒酒味甘、色清、氣香、力醇,其色香味格在酒類中獨領風騷,最著名的有元紅酒、加飯酒、花雕酒、善釀酒、香雪酒等。
而徐老太爺受老徐家幾代人影響,也是最喜花雕。
大冬天,他老人家常會溫上一壺,慢慢享用。
越州的花雕酒,加入話梅,再擱點姜絲,放在爐子上溫煮一番,梅香幽雅,酒香彌漫。
溫酒入喉,一股暖流淌過牙齒,纏繞舌尖,最后暖洋洋滑入喉頭,將肝腸都捂熱,然后一股暖流順著血脈奔向四肢,熱了雙腳,紅了臉頰,真是人間一大享受。
今日家人相聚,又正是寒冬時節,徐老太爺又把他那溫煮黃酒的專用器具搬了出來。
這套器具,與其說是煮酒,不如說是溫酒,加熱方法其實是隔水溫酒。
就是把一個大碗裝上水放在小火爐上加熱,然后把酒壺放入碗中溫煮。這樣的方法,雖和直接把酒壺放在火爐上煮沒有太大區別,但意境卻要美很多。
今天,煮酒的工作是陸澤一手負責的。幾個小壺,放在大碗中溫熱,待酒香四溢時取出。外公外婆、二舅三舅,還有老爸老媽身前各放了一小壺。
黃酒度數不高,男女皆宜,老徐家眾人都能喝上一點。只有陸澤和兩個表妹,因為還在讀書,沒敢讓喝酒。
徐老太爺拿起小酒壺,寵溺地看了看老伴兒,給她也倒了一小杯。望著身前的孩子們,心情大好。
他端起酒杯,對女兒女婿說道:“小萍、建軍,這兩天聽大川和小山說了很多,你們倆真是好樣的,沒給老徐家丟人。
最讓我高興的,就是你們倆生了個好兒子,讓我有了個好外孫,哈哈哈哈。
看到你們姐弟相互扶持、齊頭并進,我和你媽再高興不過。
一家人就應該這樣,家和萬事興。
來,我們一起舉杯,祝愿咱們老徐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都健康平安,幸福美滿!”
徐老太爺很高興,尤其是看著這位親如兒子的女婿,越來越滿意。
當年雖然曾因為他家里窮反對過一陣子,可是自打女兒女婿結婚后,就再沒把他當過外人。
他雖然有些傳統,但并不死板,從沒覺得女兒嫁出去就是外人。甚至還經常因為女兒抱怨老陸家的糟心事,后悔當年沒堅持讓陸建軍干脆入贅老徐家算了。
他陸家不心疼的兒子,老徐家愿意心疼。
要真是那樣,陸澤就應該姓徐,老徐家就真正有男丁了。
想到這,陸老太爺心里直搖頭,為當年沒堅持懊悔不已。
“爸、媽,也祝您二老身體健康,福壽綿長!”陸建軍也帶頭舉杯,向岳父岳母致敬。
“爺爺奶奶,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兩個表妹乖巧地送出了祝福。
“外公、外婆,祝你們健康長壽!你們可要好好保重身體,回頭等著幫我帶外曾孫子呢。”陸澤也討巧地說著祝福的話語。
對于老人來講,再沒有比看到兒孫滿堂更高興的事情了。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哪個老人不向往呢。
外婆吳蓮香聽了,笑得合不攏嘴:“好,好,外婆身子骨還硬朗,幫我好外孫帶孩子,肯定沒問題。”
老徐家的氛圍和老陸家完全不同,親人之間完全沒有嫌隙。
真正的家人在一起,哪怕是吃糠咽菜,都覺得美味無比。更何況,這一大桌美味珍饈是出自于徐老爺子之手。一家人喝著美酒,吃著美食,其樂融融。
大家一邊吃著,一旁的黃酒也在咕嘟咕嘟聲中,不停地溫煮。
即使天色已晚,老徐家人依然在相互勸著酒,不時地有歡聲笑語傳出。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PS:5000多字大章,補昨天晚上的日萬承諾。
一會兒還有一章,晚上會繼續碼字更新
(https://www.dzxsw.cc/book/12374356/71693998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