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貞觀長安小坊正 > 第292章 三文御史

第292章 三文御史


第292章  三文御史

        “監察御史臣丘神勣,彈劾京苑總監范錚損公肥私,以一文錢價格購買京苑總監的一車秸稈。”

        丘神勣按捺不住,還是上殿彈劾了。

        御座上,李世民撫額。

        丘行恭家的小崽子,報復心之強,當真是世所罕見,逮著機會就要咬一口,完全不顧是否會迸了滿嘴牙。

        即便李世民三番五次告誡丘神勣,不可因私怨而濫用公權,丘神勣依舊無比執著。

        頭疼。

        殿中侍御史劉仁軌微微搖頭。

        丘神勣這是急了,不管不顧地下嘴,你知道具體一車秸稈應該值幾文錢么,你知道秸稈在京苑總監也就是燒了肥田么?

        如果范錚一文錢沒出,這彈劾,或許還真能讓范錚罰俸。

        是的,最多罰俸而已,本來就沒多高的價值,連進察院立卷宗的資格都不足啊!

        一文錢,雖然是象征性質,卻表明這是在交易,不是白送!

        “京苑總監,可有辯解?”中書侍郎馬周詢問。

        “敦化紙坊采買京苑總監秸稈是實,一文錢一車是實。”范錚沒推諉到沃壟身上,這種沒品的事他干不出來。“敦化紙坊采買秸稈,俱有賬簿記錄,每一車皆當場付開元通寶。”

        然后,范錚滿眼的疑惑:“本官不明白,是朝廷不許采買秸稈,還是不應該付錢?”

        丘神勣暴跳如雷:“哪家的秸稈是一文錢一車?你這是占司農寺的便宜!”

        范錚滿面認真:“請監察御史教本官,一車秸稈應該是幾文錢?”

        我特娘的知道是幾文錢!

        丘神勣猛然愣住了。

        不知道一車秸稈價值幾何,而去彈劾范錚一文錢一車買得便宜了,這彈劾豈非空中樓閣?

        “身為御史臺察院的前輩,本官教伱個乖,不可將私忿帶入公事,要彈劾人時,須將功課做扎實了。”范錚嘆息。“幸虧臺獄不掌握在你手中,否則,不知會有多少人冤死。”

        丘神勣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站在那里,進退失據。

        司農卿李緯舉象牙笏:“此事,是司農寺內部事務,臣自處置,請陛下恩準。”

        李世民看看這場鬧劇,心頭也有些不痛快,輕輕哼了一聲,以示同意。

        李緯出聲:“京苑總監以一文錢一車出售秸稈,略為欠妥,應每車補三文錢。范錚,可有異議?”

        范錚咧嘴一笑,目光挑釁地掃過丘神勣:“上官斷事,公道異常,下官自會責令敦化紙坊三日內補足差額。”

        “不知三文御史滿意否?”

        程咬金拍著牛進達肩頭狂笑,一身阜絹甲拼命抖動:“三文御史!哈哈,哪天見到丘行恭那廝,老程要好生取笑他一番!丘家的眼里,就只有三文錢!”

        丘行恭的為人本就不行,與兄弟、同僚、上官、下官都惡劣,也難怪程咬金落井下石。

        秸稈的價值本就不高,憑他沃壟送了多少車過去,差額也達不到十貫錢。

        在朝堂上,為十貫錢彈劾,御史大夫李乾祐都覺得丟臉。

        李乾祐鼻孔里哼了一聲,治書侍御史韋悰出班:“京苑總監提醒有關臺獄一事,御史臺自會嚴加掌控,居心叵測之徒不得接觸臺獄,以免成為禍害。”

        丘神勣面如土色。

        娘哩,打擊報復失敗,還把自己的名聲搭了進去。

        “居心叵測之徒”是誰,上官你適合展開說說嗎?

        被治書侍御史公開定性,丘神勣以后在御史臺的日子,難熬了。

        可惜,丘神勣雖然暗惱,卻沒膽子對韋悰展開報復。

        韋曲的權柄根深蒂固,不是他一丘氏旁支能對抗的。

        “京苑總監,改粟為麥,今冬的天氣,可有把握度過?”李世民揮手斥退丘神勣,耐心詢問。

        下雪天,李世民同樣到京苑總監的麥地里巡視了一遍,只是地方太大,未與范錚照面而已。

        別說每畝多一兩石糧,就是多一捧糧,都能多活不少人吶!

        李世民之前,只是擔心盡數改麥會出現問題而已,對產量從未懷疑。

        范錚舉笏:“據京苑總監測算,整個冬天不會太冷,唯須防倒春寒。”

        李世民哼了一聲,太史令出班舉笏:“太史局司歷預造十七年歷,與京苑總監預測相同。”

        順嘴歪一句,現在的歷法還是武德初年,太史令、道士傅仁均所造戊寅歷,現太常博士李淳風提出十八條反對意見,李世民只采納了其中七條修訂戊寅歷。

        當然了,李淳風造的《麟德歷》,同樣為后人所詬病。

        畢竟,一個時期的氣候變化,與另一個時期是不同的,歷法也得與時俱進。

        “臣昨天去麥田看過,九成以上長勢良好,便是有一些枯黃的,也應該能順利入春。”范錚侃侃而談。“京苑總監全體官吏合力,當保麥苗平安生長。”

        沒必要把功勞安自己一個人頭上,那種盡攬全功的官員,不是腦子進了黃河水,就是遇到急功近利的環境了。

        集體的功勞,自有正堂官的一份,盡攬只會遭他人鄙夷。

        李世民輕輕哼了一聲,神色略為放松。

        如果屬實,大規模推廣下去,大唐又可以多養至少百萬人吧?

        按照各王朝純樸的觀念,人口越多越好,最好是能有萬萬人,可以隨意征補兵員,稅賦也將是無窮多。

        實際上,看看歷史,有幾個朝代不是人口超負荷了,才導致強盛的王朝崩潰?

        什么土地兼并、公平因素,那只是輔因,主因就是有限的土地養不了無限的人,其他因素不過是火上澆油罷了。

        即便是貞觀朝,一丁二十畝永業田、八十畝口分田,也只停留在理論階段。

        老男、篤疾、廢疾以四十畝;

        寡妻妾以三十畝;

        道士給田三十畝,女冠二十畝,僧、尼亦如之。

        但是啊,州、縣界內所部受田悉足者為寬鄉,不足者為狹鄉。

        京畿之地,多為狹鄉。

        不過,人口這種大事,輪不到區區五品的范錚置喙。

        貞觀年的人口,距離隋末的盛況也有一定差距,還能高速發展個幾十年,范錚也不必杞人憂天。

        說不定,還沒到土地緊張那一天,范錚就閉眼了呢?

        操心這玩意兒,跟后世某些人操心太陽幾億年后會熄滅有什么區別?


  (https://www.dzxsw.cc/book/12347270/13887328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武冈市| 灯塔市| 二连浩特市| 会东县| 海林市| 桑植县| 西和县| 安泽县| 兰溪市| 上高县| 永平县| 专栏| 南靖县| 浏阳市| 肇庆市| 遂溪县| 灵石县| 阿鲁科尔沁旗| 修武县| 湘阴县| 九江县| 扶沟县| 六安市| 古交市| 唐山市| 库尔勒市| 龙陵县| 延津县| 曲沃县| 泸定县| 盘锦市| 莲花县| 温泉县| 邓州市| 中牟县| 苏州市| 黄陵县| 承德县| 祁东县| 毕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