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游俠兒
第344章 游俠兒
天下四大游俠兒產地,長安、洛陽、太原(并州)、幽州。
幽并游俠兒有詩為證。
“龍繞旌竿獸滿旗,翻營乍似雪中移。中軍一隊三千騎,盡是并州游俠兒。”
(唐朝戎昱《出軍》。)
還有“寧知燕趙娉婷子,翻嫁幽并游俠兒”為證。
要說區別的話,長安、洛陽的游俠兒多,幽并的游俠兒猛。
猛到什么田地?
沒有募集他們的話,邊軍出戰,他們能私自入敵國境內廝殺,要錢不要命。
當然了,因此送命的游俠兒不少,可游俠兒這個行當的特色,不就是輕賤生死嗎?
哈,你說“工商之家不得預于士伍”?
募兵本就是打破一切規矩的,都要如府兵一般募集良家子,還有必要額外募兵嗎?
所有人都知道,連游俠兒自己都明白,他們上戰場是九死一生,比府兵們輕賤多了。
可是,這是唯一掙脫束縛上岸的機會啊!
大唐的兵,并不指望免那點租庸調,而是殺敵的賞賜啊!
死,便死了吧,二十一年又是一條好漢!
之所以是這個時間,是因為二十一才成丁,才可以應募為兵。
范錚偶然路過東市,卻見東市外緣熙熙攘攘,無數身上有刺青的游俠兒,根本不顧天氣轉涼,半袒胸口,露出身上的大蟲、長蟲、鷹隼,還有兔子、老鼠、毛毛蟲,甚至有刺美人的、刺毗沙門天王的。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不能刺的,就連曹植的《白馬篇》,正文一百四十字,都有人一字不漏地刺在身上,向同伴炫耀刺青。
還有個憨憨,要刺青匠人在他背上刺上錦繡長安,結果痛到鬼哭狼嚎了,匠人告訴他,才刺了半個坊。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這一句我是不太滿意的,要是改成長安游俠兒多好,可惜刺青匠人讓我滾犢子。”
“你怕是沒給錢吧?”
人艱不拆,游俠兒這個團體,雖然好打斗,卻真沒多少錢,養馬、買橫刀已經讓他們囊中羞澀了,經常混點免費的、賴賬是常有的事,只要不打東家伙計,入縣衙也就是挨杖責而已,習慣了。
甚至,游俠兒群體中盛行一句話:沒挨過杖責的游俠兒,不是好的游俠兒。
募兵,才是游俠兒最有希望的出路。
耍橫慣了的游俠兒,對于范錚的出現有那么幾分不爽,看看范錚的緋色官服,以及持橫刀的防閤,瞬間醒悟過來,這就是他們招惹不起的存在。
服色都還好,關鍵是,有防閤的必然是大夫以上實職官員,哼一聲能讓他們多挨幾杖。
孫九大搖大擺進了東市,帶著敦化坊獸炭作坊負責售賣的伙計出來,向范錚行禮。
獸炭作坊的勞作是交給青龍坊的人了,可售賣是掌握在本坊中,否則就是太阿倒持了。
讓他們出來,一是五品不得入市,二是要讓諸多游俠兒看清楚,這是本官的人。
別看應募的游俠兒摩肩接踵,實際上能被募上的,比例并不高,多數游俠兒還得在長安城廝混,范錚這是在告誡他們長點眼色呢。
多數游俠兒都看懂這意思了,雖然有幾分不爽,卻也沒奈何。
招惹這些伙計,相當于招惹朝廷大官,這不自找麻煩嗎?
出來廝混,武力、大腿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眼力,沒有那本事就不要強出頭。
當然了,腦殼打鐵的游俠兒同樣存在,如果身邊同伴拉不住的話,就等著杖、徒、流吧,連個笞刑你都混不上。
范錚要是帶著獸炭作坊的伙計回坊,估計效果會更好,偏偏時間有差異。
午膳之后下衙,東西二市是午時擊三百鼓而入、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而散,時間對不上。
孫九入東市,為范錚采買了一些柿餅、核桃、栗子、果蔬。
哎,本不該讓孫九掌財的,奈何陸乙生被遣去管敦化紙坊了,只能將就讓這不靠譜的老貨,代管數目不是太大的錢財。
不知是孫九浪子回頭了,不是耙耳朵效應,玩得花的孫九竟然改邪歸正了,也就沒打錢財的歪主意了。
你知道暗娼拉孫九時,他咋說的不?
“謝謝,家里有。”
范錚樂呵呵地認為,還是板磚師太威名揚。
倒是這老貨采買物品,討價還價不是格外厲害,可分辨品質卻極為驚人,買個延州大棗還能分辨具體產地、味兒的缺陷在哪。
這就是閱歷豐富的結果,人家棗販臊得差點把腦袋埋襠里了。
相對精神振奮的各坊而言,敦化坊最平靜。
以前窮困潦倒,坊民只顧得淘生活,哪有閑工夫去當游俠兒?
早被自家阿耶拎著藤條、抽去扛包了好嗎?
富了,嘖,誰愿意跟吃點羊肉還要掄羊腿骨干仗、借機逃單的游俠兒廝混?
沒得掉了顏面。
再說,敦化坊是游俠兒的禁區,隱潭游俠兒的鐵隱一伙可就在這兒栽了大跟頭,現在都在伊州,不曉得嘗了多少甜頭。
樂呵呵抱著自家二郎出來坊中游蕩的鐵大壯,一臉的不屑:“一幫游俠兒,除了傻乎乎的廝殺能干嘛?我家大郎能從天而降!”
雖然有點過頭了,你還不能不承認,鐵大壯的話確實有道理。
范錚面色微改,才想起來,飛騎必然去遼東大展身手的。
從定遠將軍府門前轉向,范錚匆匆向鐵大壯的宅院走去。
五品以上官員的宅院設烏頭門,才有資格稱府,六品以下官員的宅院與庶人并無區別。
鐵小壯笑呵呵的吊著一只膀子,單手逗弄自家大郎,見到范錚才收回手來。
“咋回事?又自己上滑翔機了?”
每次看鐵小壯的狼狽相,范錚就想兜屁股給他一腳。
當阿耶的人了,一點不知道穩重,跟當年扯蛋的鐵小壯有什么分別?
鐵小壯笑道:“要上遼東,不抓緊一點不成。”
范錚沉默了一下,輕拍鐵小壯肩頭:“活著回來。另外,不許從板屋起飛。”
現在說的板屋,是軍中攻城瞭望所在,以巢車改成,以八輪車上樹高竿,上安轆轤,以繩挽板屋上竿首,以窺敵城中。
板屋高五尺,方四尺,有二孔,四面列布。
范錚堅決不許上板屋,除了板屋狹窄得無論行動外,更因為不能讓飛騎成規模飛行。
單獨一個滑翔機出動,萬一交戰,這就是送人頭。
(https://www.dzxsw.cc/book/12347270/1388731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