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貞觀長安小坊正 > 第363章 皇帝家也沒有余糧!

第363章 皇帝家也沒有余糧!


第363章  皇帝家也沒有余糧!

        是否接受白巖城的再降?

        李世民當然樂見其成,李世勣卻難得地強硬起來:“陛下金口玉言,許下將士白巖城的人口財帛。將士奮勇爭先,圖的就是賞格,城池將陷,若準其降,將士之心當如何?”

        雖然皇帝的賞格剛剛開出,白巖城沒多久就降了,可你讓將士們剛剛熱乎起來的心冷下去嗎?

        何況,孫伐音出爾反爾!

        所以,極少與皇帝唱反調的大總管,第一次提出了否定意見。

        李世勣的意見有理,李世民納降又有沒有道理?

        自然是有的,白巖城易守難攻,強攻下來,人員傷亡且不提,炮石、弩箭的消耗也不說,可時間的消耗對大唐是不利的。

        遼東之地苦寒,秋季就開始刮冷風,深秋更是滴水成冰,那時候就必須返回。

        即便是衣帽褲襪尉都縫了白疊在內,依舊有許多人耐不住遼東的嚴寒。

        據說,這些地方,有人的鼻子耳朵會凍壞了。

        李世民撫須:“大總管所言有理,但縱兵屠戮,俘虜其妻孥(子女),朕于心不忍。大總管麾下有功將士,朕用之前的庫存物品賞賜,姑且算向大總管贖買此城。”

        沒人知道,李世民的笑容之后,是無限的痛心疾首。

        朕的錢糧,都是朕的啊!

        啊!

        皇帝家也沒有余糧!

        再不待見孫伐音,李世民還是得堆起真假難辨的笑容,親手為他解開繩索。

        千金市骨,必要的姿勢要做的。

        何況,孫伐音還帶來了一萬民口、五千將士。

        “傳詔:設白巖城為巖州,授孫伐音為刺史。”

        嚴格地說,授刺史要經三省,但現在是戰時,天子有權臨機決斷,授個刺史安撫人心,只是小事一樁。

        讓孫伐音繼續管巖州,不擔心出現反復嗎?

        還真不用擔心,高句麗的律法嚴苛,叛了就是叛了,管你什么具體情況,都是一刀切。

        何況,五刀將錢蓋蘇文的脾氣,可是真不好。

        黃門侍郎許敬宗擬詔,門下省主寶呈上征召臣下的皇帝信寶——天子八璽之一,李世民呵口氣,蘸印泥,用印!

        這塊地盤,歸老李家了!

        關于天子印璽,《漢舊儀》稱天子有六璽,各朝有不同規格,不可混淆。

        在這里,《舊唐書·李道宗傳》與《舊唐書·李靖列傳》相互矛盾,這就是多人共同編撰史書的缺陷了。

        李道宗傳:及大軍討高麗,令道宗與李靖為前鋒。

        李靖列傳:太宗將伐遼東,召靖入閣,對曰,殘年朽骨,唯擬此行,陛下不棄,老臣病期瘳矣。太宗愍其羸老,不許。

        拋開書籍談問題,權且以李靖身子便利,就問以李靖的軍事造詣,誰敢以他為先鋒,而自居總管?

        ——

        六月,遼東軍簇擁圣駕,移師安市城北。

        平壤道軍自建安城而上,環安市城南、西。

        程名振、張金樹各自統軍,不緊不慢地攻著安市城,城上的處閭近支也率部有序對抗。

        兩唐書中沒有安市城處閭近支姓名,楊萬春之名出自梁萬春,此名出自明朝《唐書演義》。

        不管他叫啥名字吧,人家的應對是一板一眼,饒程名振、張金樹是沙場老將,兼有炮車、車弩之利,竟沒占到什么便宜。

        當然,憑安市城的實力,也沒能力出城還擊。

        縱然處閭近支再厲害,兵力捉襟見肘也沒奈何,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

        就三萬兵,守城都戰戰兢兢,還想出城搞事?

        反擊是沒錯的,但前提是你要有一部分機動兵力!

        北面的遼東軍并不攻城,而是張開大網等待高句麗的援軍。

        高句麗北部耨薩高延壽、南部耨薩高惠真,率高句麗北部兵馬,以及從靺鞨借來的兩萬人,匆匆趕到安市城救援。

        雖然高延壽不情不愿,可莫離支錢蓋蘇文的軍令,不敢不聽啊!

        李世民判斷形勢:“若高延壽軍依安市城屯營,以高山為托,取城中糧食,令靺鞨人奪我牛馬,是上策。”

        “拔城而走,是中策。與我爭鋒,是下策。”

        然而,高延壽扎營,偏偏在安市城一舍(三十里)之外。

        北部兵馬中,有老將為高延壽獻策:“吾聽中原大亂時,天可汗率軍征戰,幾無敗績,威震四方,今率猛將精兵征討,不可力敵。”

        “不如屯兵不戰,曠日持久,耗費其糧草,并遣靺鞨部繞行,斷其糧草,大唐必退!”

        平心而論,這個方法取巧,且實施難度不高,彪悍的靺鞨人如果可以自由發揮,確實能給唐軍造成一定的麻煩。

        耿直的高延壽一揚脖子:“我軍十五萬人,豈懼十萬不到的唐軍?當堂堂正正碾壓之!”

        九泉之下,隋煬帝楊廣大哭,為什么當年一征高句麗,遇不到高延壽這種耿直娃?

        老天不公!

        李世民親自操刀。

        令李世勣率步騎一萬五千人,于高延壽扎營處西面布陣;

        令長孫無忌率牛進達,領精兵一萬一千人,繞到北面,從峽谷而出,斷高句麗軍退路;

        皇帝自領四千精兵及飛騎,偃旗息鼓,悄然進駐北面山峰。

        次日辰時,高延壽見李世勣兵少,令靺鞨部打頭陣,攻擊李世勣部。

        高延壽或許戰略眼光不行,戰術卻真不算差,兩萬靺鞨人兵備雖差,人卻悍不畏死,沖得李世勣的槍盾陣搖搖欲墜。

        李世民在山頭上咬牙,若是李世勣的防線崩潰,他的戰術就要出現大漏洞了。

        該死的靺鞨人!

        靺鞨部損失大半,李世勣的人手也傷亡逾千。

        戰損比似乎很理想,可你得想想雙方兵備的差距。

        高延壽大手一揮,全軍壓上。

        他知道高句麗軍士與大唐府兵的戰力差距,以人數優勢打敗李世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他也不會純潔到認為唐軍只有這一路。

        沒關系,全力以赴鑿開這一面,局勢自然打開了。

        高延壽的想法,其實也沒錯,只是他低估了李世勣的韌性。

        木槍齊刺,彭排齊舉,冷颼颼的伏遠弩、擘張弩時不時打斷他攻擊的節奏,憋得難受。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之所以是李世勣親自指揮這一面,是因為他極為擅守!


  (https://www.dzxsw.cc/book/12347270/1388731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玉门市| 尖扎县| 若尔盖县| 深州市| 临颍县| 永善县| 鞍山市| 罗田县| 疏勒县| 常熟市| 新化县| 拉孜县| 广南县| 沾益县| 百色市| 随州市| 衡阳县| 泗阳县| 庆安县| 文水县| 松桃| 桃园市| 姚安县| 施甸县| 三门县| 乡宁县| 万源市| 南阳市| 大港区| 潼关县| 米脂县| 鄂州市| 莲花县| 玉门市| 塔河县| 南召县| 民乐县| 东丰县| 信宜市|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