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夜談
第494章 夜談
蕭嗣業叉手:“倉促至此,頗為失禮,使君勿怪。”
“祖姑過世,下官遵從其遺愿,至楊氏故地辦事,始匆匆而來。”
范錚笑而不語。
開場白嘛,怎么也要說得好聽一些。
“楊氏雖敗,破船還有三千釘,愿與使君共進退。”蕭嗣業微笑。“蕭氏亦附驥尾。”
范錚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就是貧兒乍富,根基極為淺薄,縱能竊居宰輔之位,亦絕無可能令兩個曾經的皇族俯首。
人吶,重在清醒,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
三兩的骨頭挑千斤擔,是會被壓死的。
“少卿錯愛了。某小富即安,居華州亦感德不配位,每每如坐針氈,恨不能重為坊正。”
范錚不大看重權勢是真,可說到重為坊正,就虛偽了。
曾經吃糠咽菜者,一旦得勢,縱有不忘本者,亦不愿再回清貧。
“使君就不想將前綴的‘檢校’二字摘除么?”蕭嗣業語帶誘惑。
然而,這條件對范錚真沒有絲毫吸引力。
檢校,只是因范錚年齡、資歷不到,故權宜授之,再過個三五年,自然而然就是三品大員了。
皇帝一直卡著檢校,也是為了便于新君施恩。
君不見,長孫無忌、房玄齡俱辭了調護職司么?
給得太多了,新君即位時怎么辦?
沒法施恩,只能結仇,說不得借個頭顱祭天了。
“再說,你出身蕭氏,也沒資格代楊氏承諾。”范錚直指問題核心。
蕭嗣業一指身邊一位吊角眼防閤:“好教使君知曉,這一位是當今華陰楊氏的族長楊緯,經天緯地的緯。”
楊緯叉手:“草民楊緯,參見使君。”
范錚輕笑:“楊氏這是想做什么呢?大勢已去、大局已定,楊氏再難翻盤。”
楊緯氣定神閑地回答:“回使君,楊氏敗了,再難重臨巔峰,這是自然的。不過,扶持一位與楊氏有……瓜葛之士問鼎,總歸是可以想一想的。”
淵源一詞,避諱避了。
范錚輕輕搖頭。
想的時候,枕頭墊高些,美美的想。
楊廣折騰得太狠,小功不掩大過,多少人兀自記著這仇恨,小小李恪,怎能扛得動似海之仇!
說句不負責任的話,就是扶持早就廢了的齊郡王李祐,都比李恪靠譜些。
蕭嗣業輕笑,一塊于闐麒麟白玉佩悄然置于案上。
“使君有忌憚,下官亦不敢勉強,唯乞井水不犯河水。”
待蕭嗣業、楊緯離去,雷九的面色緊張,雷七不安地問道:“使君該不會與楊氏沆瀣一氣吧?”
都是在隋末家破人亡,腹中怨氣怎消?
范錚笑了,聲音略高:“本官食大唐俸祿,自為大唐分憂,豈能因妄人言語而動搖?”
雷七面現駭然。
——
開府儀同三司、申國公高士廉薨,民部侍郎高履行丁憂除職。
終南山上,廢棄了的太和宮重新修繕,更名翠微宮;
雍州宜君縣,于鳳凰谷擴建玉華宮。
這兩個舉措,可真不是為了享樂而修建的,從用兵角度解析,這是以防御、機動為目的,可屯兵于此。
雖說李世民晚年略好享樂,軍事才能卻不容置疑,這兩處屯兵,對于皇權的交接而言頗為重要。
玉華宮防范北面的侵略,翠微宮可馳援長安城。
當然了,翠微宮是比太極宮涼快多了。
順陽郡王李泰進封濮王,意思是恢復了親王待遇,奈何這親王還是幽居于均州鄖鄉縣。
橫豎是籠中鳥,你多撒一把鳥食,對他并無太大意義。
朝中的變化,對范錚影響不大,倒是鐵小壯笨手笨腳地寫了信箋,問了一個啼笑皆非的問題。
“若是蝗滿天,飛騎當如何?”
笑著笑著,范錚的面容僵硬了。
字跡或是鐵小壯的,問題卻未必是他的呀!
將信箋扔進鐺底的火爐里,范錚對來人道:“恪盡職守,死而后已。”
蝗未必是蝗,也可能是皇。
管他是誰的試探,范錚這話都四平八穩、無懈可擊。
他也真心希望,鐵小壯恪守本心,切莫行差踏錯。
接過賀鉤雄遞來的油炸跳蝻,范錚咬了一口,滿意地頷首。
外焦里嫩,香味四溢,精鹽、秦椒、食茱萸的加成,又燙、又辣、又麻、又酥且香,這味道,旁邊的娃兒都饞得垂涎三尺。
是真的有娃兒哦。
范錚所處的位置,是鄭縣西城門外的荒地上。
賀鉤雄負責采買身軀大致完好的跳蝻,去頭除腸清洗,一串串竹簽穿透了扔鐺里油炸,炸酥了再笊籬撈出來,瀝油之后撒佐料。
“想吃啊?”范錚逗著娃兒。
一個衣裳陳舊的妹娃子率先點頭。
“叫好聽的。”
妹娃子張口就來:“使君威武,使君俊秀,我長大了嫁給使君!”
范錚無奈,扭頭問道:“這誰家妹娃子?瞎話比我還厲害!”
閑漢們大笑。
聽好話當然只是逗樂,范錚讓賀鉤雄把串分給他們,娃兒們笑鬧著吃下去,一個個眼冒金星,還想要。
“還要可以,將你們扔了的竹簽拾到火爐里。還有,誰敢拿竹簽戳人,本官笞他二十杖。”
規矩是教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那些顛倒黑白的“厭童癥”,是來害人的。
人可以做不到盡善盡美,但不能倒惡為善。
娃兒們吃夠了,一哄而散,閑人、路人聞味討食,范錚也不吝惜,反正八文一斤,隨便造。
鄭縣城中幾名蒙學先生出城,對范錚一個長揖。
使君愿意導人向善,華州禮教必然大興!
華州之內,使君的威望獨一無二,使君都好食跳蝻,自有諸多年青的莊戶效仿。
守舊的長輩若有顧慮,一句話就駁回了:“使君尚且敢食跳蝻。”
沒油,不是事,火烤同樣香噴噴,約上對眼的男女一道捕食,興致來了,對著篝火舞上一曲,來上兩聲蒼勁的老腔,還促成了不少婚事。
憂愁籠罩了許久的華州,竟因食用跳蝻,重新生起了歡快的氣息,旱船都跑了起來。
押解大鹽的雷存世,將這一幕告訴了雷永盛,同州及各縣堂官俱至城外效仿,不少頑童竟捉了跳蝻換錢,眾人對即將到來的蝗災竟有了幾分樂觀。
(https://www.dzxsw.cc/book/12347270/13887282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