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裁員
這疫情爆發的半年時間,雖然陳氏集團早有準備,將很多積壓的產品,提前運到印度尼西亞,順利的將去年的訂單,交付到客戶的手上。
之后又因為生產口罩,和囤積了大量的原材料,賺了一筆不小的財富,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全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從去年的880元一噸,漲到如今一萬塊錢一噸。
陳氏集團所囤積的原材料,早已經銷售一空,也早已經沒有了巨大的利潤空間,再加上西方國家,有意針對我們國內的企業,使得陳氏集團有很多老客戶的訂單,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如果將這些訂單接下來,將產品生產出來之后,從國內的港口運出去,很多西方國家和港口,根本就不允許他們的產品上岸,進入對方的港口卸貨。
如果不接這一些訂單,這么多年積累下來的客戶,將會一一逐漸消失,這讓陳慶生,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一個主意。
在西方國家不停的煽動之下,國內的很多實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想要出口到世界各國,變得難上加難。
最后,只能將外貿部的人員全部派出去,由陳康帶領著整個外貿部的人員,前往全世界各國,跟陳氏集團,有生意來往的公司,跟他們一一說明情況。
他們所下的訂單,陳氏集團最多只能完成一半的量,剩下的一半訂單,讓這些老客戶想想辦法,去其他地方下訂單。
這接下來的訂單,陳氏集團根本上就是沒有任何利潤可言,只不過是為了留住這一些老客戶,犧牲陳氏集團的利潤,保住自己的信譽。
這一半的訂單,將產品生產出來之后,走的是一帶一路的運輸線,運到一些友好的國家,然后再從這一些國家的港口出發,運往所在客戶的國家。
運到任何一個國家的港口,這些貨物都會被他們強行進行消毒和檢疫,還要在港口滯留最少14天以上,這所產生出來的檢疫費用和滯留費用,全部要由陳氏集團自己來出。
這一些產品的訂單價格,雖然比去年高了些許,但是由于這來來回回的折騰,再加上檢疫費用和滯留費用,一算下來,基本上每一筆訂單,都要虧損不少錢。
但是沒有辦法,想要保住這一些客戶,只能硬著頭皮,接下最少一半的訂單,任由集團公司去虧損。
訂單量少了一半,那底下的工廠員工,就必須進行大量的裁員,要不然的話,兩邊都在虧損,陳氏集團頂不住太長的時間,哪怕前面賺再多的財富,都頂不住這樣的消耗。
雖然目前陳氏集團底下所有產品的代工工廠,都由陳氏家族,那些兄弟叔伯承接下來,但是所有的責任,都還需要陳慶生來接,因為這些兄弟叔伯,接下這一些工廠,所用的費用,都是向他借的。
如果他不同意裁員的話,那這些兄弟叔伯,根本頂不住壓力,工廠隨時都有可能倒閉,這些兄弟叔伯的家底有多少,陳慶生一清二楚,如果他不同意裁員,那就只能由他來支付工廠的虧損資金。
于是乎,陳氏集團底下所有子公司以及各個部門,包括所有的代工工廠,全部進入到了大裁員階段。
到達退休年齡,以及即將要到達退休年齡的人,全部進行勸退,來陳氏集團工作未滿一年的所有員工,全部一次性裁掉。
有一些還有兩三年時間,才到達退休年齡的人,無論如何勸說,都不愿意提前退休,行政部的人員,使出了渾身解數,將這些人員,安排到他們不熟悉的工作崗位,或者一些打掃衛生,洗碗,洗廁所,等等比較臟,比較累的活,就一個目的,要讓他們自動離職。
裁員,開除,辭職,和自動離職,所賠償的金額,是不一樣的,所以行政部的人員,也是不停的給各個部門的領導施加壓力,讓他們一定要減少每個部門,一半以上的員工。
那一些代工工廠,全部進行高壓管理,每天所開的罰單多如牛毛,逼迫普通員工自行離職,在這特殊的時期,想要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真的很不容易。
很多有家有口的人,默默的忍受著高壓管理,將廠里的規章制度,那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廠里的裁員目標沒有達成,高壓管理就一直不會撤銷。
以宗親會的關系,進入到陳氏集團工作的所有應屆畢業生,全部都在這一次裁員當中,一口氣被清理的一干二凈。
在這個特殊的期間,別說要找一份好的實習工作了,哪怕想要找一份穩定的在工廠擰螺絲的工作,都顯得尤為困難。
(https://www.dzxsw.cc/book/12340230/363657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