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爭議
彼時勤政殿內(nèi),一眾臣子當著帝王的面爭得面紅耳赤。
今日早朝時,兩湖地區(qū)湖陽府的訃告加急送到了帝王手中。明安郡王溫駿去世,此系太祖親王,承繼爵位百余年,賜謚、祭葬等儀式早已完備。麻煩的是郡王府子嗣凋敝,明安王薨逝,只留下一個不過五個月大的兒子。這位嫡子雖在襁褓,但作為郡王府唯一的子嗣,自然要承襲父親爵位。
只不過,嬰兒定然無法主理喪事,以及管理郡王府內(nèi)外庶務,而主母體弱,平日里幾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連養(yǎng)育小郡王的能力也無。郡王府一時手忙腳亂,上書朝廷,請求帝王對此做出妥善的安排。當然,此事最好從明安郡王的兄弟中挑選一位,暫理郡王府事宜,并擔任養(yǎng)育小郡王重任。
而選擇誰,成為了最大的爭議點。
溫駿在世的尚有兩個妹妹,三個兄弟。長姐溫寧二妹溫淑皆遠嫁林南,庶兄溫基一心入官途,景元十二年入翰林,如今任宛平縣令。二弟溫康喜雌黃之術,如今在太醫(yī)院入職,三弟溫英曾為景元十四年的狀元,只是曾任刑部侍郎,后些年突然喜道,辭官隱居。
早朝時,群臣關于小郡王的監(jiān)護人,爭論不休。主要分為兩派。
一派主張溫英可勝任,一派認為溫基更適合。
勤政殿內(nèi),禮部侍郎朱振東斟酌著提議:“稟陛下,微臣認為兩位郡主皆已為人婦,且膝下子孫環(huán)繞,又遠在林南,恐不適合擔當此任,溫太醫(yī)入太醫(yī)院,管理郡府一事恐不擅長。而溫英大人,早些年入朝為官,可如今早已隱世不出,若是強行使其出山,恐于教育小郡王一事,不妥當。”這是稍微保守的一派,略顯公正。
秘書監(jiān)章廉楓立刻站了出來:“此言差矣,陛下,溫英大人雖隱世,但據(jù)臣了解,這些年他一直與郡王府有往來,前些年湖陽府大水,他曾出山資助災民,可謂仁而好施,并且,他又學是景元年間狀元,學富五車,雖不戀紅塵,但曾任刑部侍郎,是撫育小郡王的上好人選。”這是正直的一派,不懂回旋。
這兩位都是相對溫和的,如左相楊開等人,或許是因為訃告,言辭格外激烈:“陛下,臣認為不妥,溫基任宛平縣令,在任期間盡職盡責,百姓無不稱頌,早年間他進京述職,談吐不凡,此人可堪大任。溫英雖有才華,但避世已久,又與朝廷諸多官員有過牽扯,臣恐生事端。”這是要小事化大,意圖拉人下水。
溫如棲聽著下面人的激烈爭論,也不生氣,溫和道:“諸位大人在此爭論已久,怎地不倒茶?”
蓮心立馬讓人準備熱茶,為各位大人奉上。
勤政殿突然安靜下來。
溫如棲依舊面容平靜,含笑道:“各位大人繼續(xù)說。”
殿內(nèi)幾人面面相覷,不敢再吵。陛下登基滿打滿算,不到三年,看似溫和,待人寬厚,但手段雷霆,不好拿捏,同時讓人難懂其性子,琢磨不透,令人戰(zhàn)戰(zhàn)兢兢,剛剛那些話,不知道有多少讓帝王捉住了小尾巴。
“章大人對郡王府了解頗多,是有什么淵源嗎?”上位之人問。
(https://www.dzxsw.cc/book/12333027/809179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