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想法
打算好了要準備點東西去里正家,卻不曾想許青起還沒去里正倒是先來了。
靠山村的里正跟別處不一樣,德高望重不德高望重的許青起他們這些初來乍到的人并不清楚,但是五大三粗長的十分魁梧是真的。
開口說話聲音也十分粗獷豪邁,看見許青起他們也絲毫的不局促:“程兄弟,聽家中小兒說你這來客人了,可是你家主子到了?”
許青起正在跟程許說最近幾日要做的事情,聞言轉身看過去,就見到這位靠山村的里正龔云生。
云生,倒是一個聽著很文靜的名字,卻與它的主人顯得格格不入。
約莫四十多不到五十的樣子,穿著一身葛布短打,身后還帶著一串兒小孩子,大的不過七八歲,小的還得牽著手才能走穩當。
這段時間修房子,安家落戶,程許跟這位里正已經熟了,轉身喊了一聲“叔”,而后跟他介紹:“這就是我家主子。”
許青起點頭:“鄙姓許。”
龔云生愣了一下:“啊,原來是許娘子。”
他倒是沒想到這幾個人在此大張旗鼓安家,說要拾掇好了之后等自家主子過來,等的是一個年輕婦人。
見了生人,身前身后平日里皮實的跟猴子似的幾個小孩這會兒也老實的很,好奇的看來看去。
許青起笑著點頭:“幸會。您來是專門尋我的?咱們去那邊坐下說?”
“好好,坐下來說。”
說完拽著個小的,干脆抱了起來爽利的去房檐下落座。
程許有些不大高興,他是個脾氣好性格十分內斂的,很少生氣,但是這會兒他是真的有點生氣了。
畢竟許青起剛剛到,身體又抱恙,該好好養著的。
誰能想到里正會如此急切的找上門。
龔云生性子豪邁,向來說話做事都沒有那些彎彎繞繞,坐下來直接開門見山的開口:“倒也沒什么事情,就是聽說您來了,日后在這靠山村住著也是村里的一份子了,我過來看一眼,起碼知道是誰,人是啥樣的人,這樣日后村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也不至于失禮。”
程許聞言,微微松了口氣。
當時來這邊落戶的時候費了些口舌的。
錢,里正沒要,甚至于來幫忙的村民也沒要工錢,只每天在他們這吃頓飯。
有一個要求,他們這一行人有識字的有會武的,真的在這住下來,里正想讓他們教教村里的孩子。
這靠山村十八戶人家,但是每戶人家人口不少,孩子也不少,好幾十個。
周圍除了大山還是大山,想去城里那就得翻山越嶺。
山里豺狼虎豹說出來就出來。
他們這個村子除了種點地就是進山打獵,獵物也不兜售,主要還是為了吃,除非遇到值錢的才會結伴翻山越嶺去城里一回,賣點錢帶點燈油,鹽巴這些必須品回來。
就這,一年里總有人因為打獵或者出行死的傷的。
原本日子就是這么過的,誰能想到突然來了幾個外鄉人,里面有人看起來身手了得,龔云生當即就動了心思。
誰知道來的人還不能做主,只說會考慮,還得等自家主子來。
程許沒把話說死,龔云生就抱著希望。
程許他們一直在等許青起來,殊不知這位之前素未謀面的里正也在等她來。
這是程許跟夏和光還有石榴三個人商議之后應承下來的,也不算是應承,但是總歸話音給了人希望。
只是教一點拳腳功夫,石榴覺得這事情她自己就能行,當時是這樣想的。
但是里正要是上門找到他們主子這就又是一碼事了。
龔云生也不是傻子,今日來不過是混個面熟,哪能人一來就說這些事情。
許青起雖然是女兒身,但是行走江湖混跡軍營,向來不拘泥小節,談吐豪爽,倒是跟龔云生能說到一塊去。
一番閑聊,她就將靠山村了解了個大概,這個大概不亞于程許他們來了這么久了解的。
里正家里有多少人,幾個兒郎幾個女娘,有多少成家的,有多少沒說親的,生了多少孩兒。村子里姓龔的有多少戶,姓孫的有多少戶,祖上是哪里,為何到了這個地方安家落戶的都弄的一清二楚了。
既然是為了避禍,尋這么一個偏僻的地方倒也說得通。
而且這地方離城里遠,每年只需要交稅的時候去一回,其余時間根本不會受到城中郡衙里面官差的滋擾。
倒是有利有弊。
龔云生猶豫了一下,還是張口邀請許青起:“許娘子要是不嫌棄,可去我們那吃頓粗茶便飯。”
許青起婉拒了:“來日方長,以后就是一個村的左鄰右舍了,叨擾的時候會很多。”
見過面了目的也就達到了,龔云生并沒多留,帶著一堆孫子走了。
人送走了之后程許才跟許青起請罪。
許青起并不在意:“些許小事,既然你們商議過了可行就沒什么。若是應承了就要守諾,要怎么教何時教你們自己看著便是。”
說完,看著遠處出神片刻,回神之后開口問程許:“有沒有想過為自己贖身。”
在橫塘關的時候見著程家兄弟,她想著自己缺人,程家兄弟缺衣食,各取所需,所以將人買了下來。
那時候她心懷壯志,想著跟著孟珩在北方打出一片天地,做出一番成就,讓北地的百姓衣食無憂。
而今,她除了內心些許執念,已經沒有任何抱負了,身邊也不需要這么多人了。
程許也好,石榴也好,都不是以前了,離了她也能活的很好。
奴,到底跟尋常人不一樣。
沒必要守在這里守著她。
程許卻被她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嚇了一跳,當即就跪了下來:“奴才有錯,請主子責罰!”
許青起微微一愣,繼而失笑:“罰你做什么?我說說而已。算了,就這樣吧!”
話落音,兩道聲音就從院子外面響起來:“程管事!”
“啊,主子來了!”
放馬的平安跟如意回來了:“看,我們撿了好多蕈蕈(野生蘑菇),晚些可以熬湯啦!”
他們生在北方,北方少山,但是林子也不少,林子里面到了季節就會有各樣的蕈蕈,當地人一輩傳一輩的已經能分辨出來好幾種能入口的。
常常跟肉一起烹煮。
到了蜀州之后,這邊多山,林子茂密,樹木種類繁多,生長的蕈蕈種類也多。
這段時間,幾個人跟村子里面年紀相仿的孩子已然混熟了,常常一起出門,倒是跟村里的人又認得了不少可以入口的種類。
除了蕈蕈,還有不少地踏菜,黑乎乎的,北方也有,但是從未有人知道那臟兮兮的東西竟然也是可以吃的。
9
(https://www.dzxsw.cc/book/11918830/3636574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