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長江水師
在任命李養正擔任長江巡閱使后,朱由檢為了保證他在長江上收到稅,決定給他一支兵馬。
想著南京的提督操江,說道:
“提督操江一職,設有文武兩員。”
“今后文操江之兵,改為長江巡閱府管轄。”
“南直隸以西江防,歸長江巡閱府負責。”
文官提督操江,之前由劉志選擔任。劉志選是閹黨核心人員之一,因為動搖中宮,已經被朱由檢定了死罪。他的提督操江一職,自然無法擔任。
但是這個職位朱由檢一直沒有增補,為的是讓武操江掌握江防。
如今設立長江巡閱府,朱由檢將文操江的兵馬,改為巡閱府負責。
把南直隸一段長江的防御,完全交給了武操江。
這個決定,在朝堂上引起的反彈很大。因為誰都知道,長江的江防數南直隸最重要。提督操江只有在南京,才有強大的影響力。
如今皇帝把文操江的兵馬轉到長江巡閱府,相當于事實上撤了文操江一職,朝堂上的文官自然很不滿意。
所以很快就有文官指出,武操江懷寧侯孫承蔭扣克鎮江班軍鹽菜銀,各軍呼噪。江南的官員對此多有耳聞,希望皇帝慎重,要任命文官操江。
朱由檢聽到懷寧侯這么不堪,眉頭微微皺起。他是實在沒有想到,自己想重用武操江的當口,勛貴這么不爭氣。
雖然不至于因為這些風聞就把懷寧侯問罪,朱由檢心里卻對這個人頗不滿意,詢問道:
“懷寧侯什么時候擔任的提督操江?”
“到現在已經幾年了?”
兵部尚書袁可立道:
“懷寧侯孫承蔭是天啟二年十一月提督操江,到今年將近六年了。”
朱由檢當即借題發揮,說道:
“武官五年一任,懷寧侯擔任了五年多的提督操江,如今也該換了。”
“讓他回京述職,勛貴之中,有誰愿意擔任提督操江?”
參加常朝的勛貴,頓時躍躍欲試。
在常朝舉辦這么長時間后,最初對參加常朝很積極的勛貴,到現在已經變得很少了。仍舊堅持著參加常朝的,都有一定的政治野心。
誠意伯家族因為和東林黨不睦,在東林黨被解除黨禁、開始起復的現在,劉孔昭一直堅持參加朝會。此時聽到皇帝詢問,他當即就自薦道:
“臣愿前往南京,為陛下整頓江防。”
還有幾個勛貴,同樣想擔任此職。
朱由檢對劉孔昭整頓江防的說法很是滿意,再加上溫體仁為他說話,當即就任命道:
“誠意伯劉孔昭,接任提督操江,任期暫定五年。”
“江防如何整頓,要有什么成效,寫個奏疏上來!”
讓他按督撫的施政綱要,寫個整頓江防措施。以后檢閱的時候,就按他奏疏上寫的來。
劉孔昭欣喜領命,對自己和溫體仁交好的做法,心里頗是得意。
之前他正是聽說溫體仁和東林黨鬧翻,所以走動了一下。如今在朝堂上,就發揮了作用。
不過能不能坐穩這個位置,還要看奏疏寫得如何。到了南京也多少要做點樣子,整頓一下江防。
群臣聽到皇帝換了一位勛貴擔任武操江,就是不說文操江的事情,這時也有些急了。袁可立道:
“提督操江一職,事關南京江防。”
“陛下之前在設置提督時,同時設立護軍使。”
“臣以為當設護軍使,輔佐提督操江。”
這個說法,有點打動了朱由檢。之前他設立護軍使,為的就是協調軍隊和地方關系、保護監督軍隊。
提督操江一職,關系南京的安危,確實不能完全交給勛貴,也不能讓一個人掌管。
否則劉孔昭像孫承蔭那樣貪污軍餉,就不合自己的本意了。
所以他思索之后,說道:
“提督操江一職,以后改為長江水師提督,簡稱長江提督。”
“長江巡閱使兼有護軍使職責,有監督保護長江水師的責任。”
“以后長江上的兵馬,皆歸長江水師。”
把以前分屬文操江和武操江的兵馬合在一起,成為長江水師。
這樣長江提督和長江巡閱使,就成為新的長江水師負責人。
對此袁可立能夠接受,其他文官對提督和護軍使的設置不太明白,再加上巡閱使的衙署在九江和武昌,可能很少去南京。對南京的長江水師,可能談不上監護。
所以太仆寺卿秦士文道:
“長江如此之長,提督和巡閱使又不在一個地方,如何一起承擔長江水師職責?”
“臣以為可將長江分段,再像驛站一樣,在各段設立兵站。”
朱由檢對此頗為贊許,說道:
“具體如何分段,誠意伯和李巡江一起劃分。”
“原則上長江提督負責下游,長江巡閱使負責中上游。”
“長江巡閱使之下,再設一專門的護軍都尉常駐南京,執行護軍職責。”
“中上游的兵馬,同樣要設置將領,作為長江提督下屬。”
把長江上的兵馬,仍舊是主要分成兩部份:下游的南直隸段水師,中上游的長江巡閱府水師。
兩部分又相互交叉,長江提督和巡閱使皆有權插手。
這樣分別制衡,又各有側重,文官都感到滿意了,誠意伯劉孔昭也覺得不錯。
因為這樣一來,他就能插手長江中上游的兵馬了,甚至能通過這支兵馬,插手長江巡閱府。
這時朱由檢又囑咐他道:
“長江水師一定要嚴加操練,并且整頓戰船等武器。”
“長江航道疏通后,沿途可能會出現水匪,長江水師要加強打擊。”
“同時要防止走私,對沿江運貨的船只,可隨時進行抽檢。”
“一旦發現漏稅,可以讓隨行的稅務司官員罰款。并且記錄船主姓名和船號,給予警告處分。”
“警告次數多了,可以發放禁令,禁止其在長江上通行。”
對長江水師的設置,朱由檢主要還是為了收稅。同時有用稅款養一支水師,為以后做準備的意思——
畢竟北方的災害實在太嚴重,如果以后在北方待不下去,他可能會到南京去。那么長江水師,自然要加強建設。
劉孔昭聽到長江水師有剿匪緝私的職權,頓時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對的,自己可以通過長江水師,插手長江巡閱府。
文官則不樂意了,兵部左侍郎閔夢得道:
“長江上不止有運貨的,還有捕魚的漁民。”
“若是讓水師胡亂抽檢,可能有礙民生。”
朱由檢聞言皺眉,因為他對大明官兵的操守也不抱希望。所以思索之后,說道:
“那就定個標準,不準抽檢小船。”
“例如三十噸或五十噸以下的,可以不用抽檢。”
“低于這個噸位的船只,稅務司予以免稅。”
“但是客船必須登記,而且審查資格,發放營業執照。”
“對于船只有危險、或者船主船員有劣跡的船只,不準用于客運。”
這個政策,受到了很多官員歡迎。
因為皇帝的免稅,很合他們胃口。
至于對客船發放執照,也是一件好事——
俗話說:“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那些江上的客船,確實應該規范。
在皇帝和群臣的商議下,長江航運的各種政策,逐漸得到完善。
不過這個時候,專督河道侍郎李從心,又提出一個問題:
“長江水流較急,所需纖夫數量,應該遠遠低于運河。”
“但是一些淺灘處,卻仍可能用到纖夫,需要淺夫疏浚。”
“從下游往上游行船,更是有可能在水流湍急的地方經常用。”
“這些纖夫、淺夫,還有運貨的腳夫,應該從哪里來?”
對這種具體的問題,朱由檢就不如何了解了。甚至他的心中,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畢竟在他的認識里,船只通行很容易。
如今被李從心提醒,方才醒悟現在的船只沒有動力,一旦發生擱淺,就得纖夫拉船。
這讓他皺了皺眉,有些明白了現在水運的船只都不大、有很多百十噸小船的原因——
實在是越大的船只擱淺后就越麻煩,行船多有不便。
與之相比,海上幾乎可以說是一直有風,通過船帆的角度變化,能一直利用風力行船:
『這樣看來,南北海運發展起來后,對運河的沖擊很大啊!』
『依靠運河謀生的人很多,要想辦法分流一點。』
所以他詢問道:
“運河上是如何做的?”
“纖夫、腳夫如何招募?”
太仆寺卿秦士文道:
“運河水驛,從沿岸州縣征調長纖。還有一些臨時招募的短纖,甚至募民為短纖。”
“長江上也有水驛,有些地方可按此辦理。”
朱由檢聽到有制度,當即就點頭道:
“李養正曾擔任漕運總督,應該知道這些。”
“長江航運的事情,就由他去疏通。”
“另外,漕運總督那里也要出些人,幫助長江巡閱府組建。”
“允許長江巡閱府,去運河那邊招人。”
說著,他向楊景辰和郭允厚道:
“讓李養正先到京城來,確定長江巡閱府編制,再在南下時沿著運河招人。”
“長江巡閱府下屬官吏品級,皆按之前規范的制度來。”
“吏部和戶部推算一下長江稅務司能收多少稅,能養起來多少人。”
對于長江巡閱府,朱由檢寄予厚望,希望作為自己調整后的新制度,在南方的標桿。
說實話,他現在推行的各種制度,大多集中在北方,甚至就在京城。南方最多影響到南京,對其它地方的影響很微小。
長江巡閱府的設立,是關系湖廣、江西、四川等省份的大事情。如果能用新制度打開局面,以后他在南方推行新制時,阻力就會少很多。
可以說,現在的長江巡閱府,就是朝廷插足南方的觸手。它的設立成敗,可謂事關重大。
如此商量很久,終于定下了長江巡閱使和長江提督等官職,把整個長江梳理了一遍。
群臣中沒有經歷過這種事的,終于體會到了為何很多官員,都說去年累的原因——
只是一個衙門的設立,就讓他們感覺頗是疲累。去年皇帝調整了六部九寺的絕大部分機構,那些年前任職的官員,當然感覺很累。
此時,這些人就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結束朝會。
不過朱由檢卻沒有立刻宣布結束,而是向楊景辰道:
“去年朕曾說過,以后督撫廷推時,候選人要寫出施政綱要。”
“根據施政綱要推選督撫,并且作為以后考核的依據。”
“現在已是四月,離八月選官只有四個月,只夠路途遠的地方打個來回。”
“所以今年要更換的督撫,楊卿現在就可以選定候選人,然后給他們發信息,提交施政綱要。”
“這是第一次實行,楊卿務必用心!”
施政綱要的事情,去年已經定下。甚至朱由檢在此之前,就讓人向孫傳庭透露了這個消息。
按照之前的商議,三邊總督、兩廣總督、延綏巡撫、保定巡撫、湖廣巡撫、應天巡撫、云南巡撫、福建巡撫,都要在今年更換。
楊景辰需要以吏部的名義,詢問這些人是否愿意留任。并且給地方的督撫候選人,傳達書寫施政綱要的消息。
朝堂上的官員,則是一陣激動。因為他們相比一兩個月后才能收到信的地方官員,擁有很多優勢。能夠提前一兩個月,書寫施政綱要。
很多想去地方任職、也有資格被列入督撫候選的,開始想著辦法,讓吏部把自己列為候選人。
不過,朱由檢卻沒有給他們走門路的機會,說道:
“地方布政使、按察使,還有朝中的尚書、侍郎、正卿、少卿、僉都御史等官,都可選擇心儀的地方,書寫施政綱要。”
“只要資格足夠,所寫的施政綱要又能被朕認可,皆可列入候選。”
“待到八月選官時,一起參與廷推。”
直接把候選人的選擇,捏在自己手里。
這是他之前在廷推選官時,就定下的辦法。
畢竟在廷推被文官廣泛認可、非廷推官員很難當下去的情況下,他不可能推翻這個制度。
為了保障廷推出的官員都能符合自己心意,他決定從候選人開始,就掌握這個名單。
這樣無論廷推出的是誰,他都能夠接受。廷推出的官員,能力會有保障。(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1818573/363657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