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立功爭爵
三案之所以要重審,自然是有人對審理結果不滿意。
唐藩案是唐王世孫朱聿鍵不滿意,他認為自己父親是被叔叔毒死,叔叔應該償命,而不是僅僅廢為庶人圈禁鳳陽高墻。
楚藩案是楚藩宗室不滿意,他們認為朱華奎身世不明,朝廷應認真審理,而不是拿以前的結果搪塞。
再加上新建伯爭襲案的情況和偽楚王案類似,都是不確定身世。兩個案件不同的審判結果,引爆了楚藩宗室的忿怒:
“王先達的身世有疑問,你們判王先通襲爵,說是能確定他是王守仁的后裔。”
“朱華奎的身世同樣有疑問,你們卻審也不審,拿以前的結果搪塞。”
“同樣一種案件,卻是兩種結果,你們存的什么心?”
對萬歷年間審判結果本就不滿意的楚藩宗室,看到新建伯爭襲案的審判結果后,那是徹底憤怒了。
來到京城的楚藩宗室,紛紛向皇帝請求,要換個人重審。
這是前幾天發生的事情,主持審判三案的孔貞運,因此被鬧得灰頭土臉。以至于他作為被皇帝看重的官員,在朝堂大員調整時,絲毫沒有動彈。
如今,皇帝終于做出了決定,把三案和逆案一起,交給韓爌重審——
韓爌想當首輔,就得拿出表現來。
知道這三案的棘手,韓爌打算從易到難,先解決掉唐藩案。
這個案子的案情是確定的,只是最終結果有爭議:
唐王朱碩熿想保住自己兒子性命,世孫朱聿鍵想要為父報仇。
大理寺選擇尊重唐王的意見,把他兒子判了圈禁。朱聿鍵對此不滿,因此不斷鬧騰。
面對這種情況,韓爌選擇的是往后拖,不讓唐藩和楚藩一起鬧起來。
所以他找到朱聿鍵,勸說道:
“世孫應該明白,這個案為何是此結果。”
“沒有唐王的極力請求,你叔叔的性命不可能留下來。”
“所以這件事的關鍵在唐王,而非陛下和大臣。”
朱聿鍵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就是心有不甘,恨恨道: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父為叔鴆,誓報仇怨!”
韓爌聽到這番話,覺得朱聿鍵此人有些偏激,以后恐生禍端。
想到皇帝推行的分封,他想出來一個辦法,說道:
“世孫若能立功,必得陛下看重。”
“到時殺一個庶人,難道會有困難?”
建議朱聿鍵主動請求分封,去海外為唐藩開封地。
朱聿鍵還真的很動心,因為他不是安分的人。歷史上就曾因為率兵勤王,被圈禁鳳陽高墻。
想到自己祖父的態度,他是真的不想再回唐藩,說道:
“陛下會答應嗎?”
“我還不是唐王。”
韓爌知道皇帝的想法,而且很支持把藩王遷出去,極為肯定地道:
“陛下讓藩王或世子來京,就是為了商議此事。”
“唐王沒有來京,世孫就代表唐藩。”
“當然能決定這件事,申請海外開藩。”
“甚至,將來世孫還能向陛下請求,讓你的叔叔一同前往海外就藩。”
朱聿鍵不是笨人,自然聽得出韓爌的意思。把叔叔帶往海外后,殺他只是在一念之間。
只要手尾做得好,沒有人關注一位死在海外的庶人。
所以他此時已經心動,得到韓爌保證后,立刻寫了奏疏,請求唐藩移藩。
這是自韓藩移藩之后,又一個主動申請移藩的藩王。朱由檢對韓爌的處理結果很滿意,既解決了案子,又推動了移藩。
所以他召見韓爌,很是夸獎了幾句。讓朝堂大臣都知道,韓爌重新獲得了他的信任,大學士已經坐穩。
之后舉行朝會,韓爌也經常參與,和內閣大學士站在一起,只在黃立極之后。
但是如果和九卿一起排班次,他這個弼政大臣,要排在袁可立后面。
可以說,他在內閣之中是次輔,但在整個朝堂上,只能說是第三人。
這個位置,比他故意不就任前還要低一點,但他已經很滿意,知道袁可立沒有翰林院經歷,幾乎不可能成為首輔。距離下一任首輔最近的,仍舊還是自己。
接下來只要處理好三案和逆案,他的地位自然會水漲船高,更被皇帝信任。
不過三案中剩下的楚藩案和新建伯爭襲案,就沒有唐藩案這么簡單了。
唐藩案只需要說服朱聿鍵即可,楚藩案和新建伯爭襲案,需要說服整個楚藩宗室和新建伯王守仁后裔。
最終,他結合皇帝對新建伯的處置,以及對遼藩、寧藩、伊藩、徽藩這四個無親王宗藩放出的風聲,提議道:
“王先達和朱華奎的身世,都不能夠確定,也不能夠否決。”
“臣以為當讓他們和其他人競爭,誰在開藩時立下的功勞最大,就由誰繼承爵位。”
這是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朱由檢之前也有這個打算,但他不方便提出來。
畢竟無主的爵位還好說,對有主的爵位打破承襲制度,是在破壞慣例。
宗室和勛貴會擔心他這個皇帝用得順手了,以后都這樣處理。他們不想鬧得家宅不寧,就不會同意這個。
如今韓爌提出,免去了他的為難。但是也同樣不出所料,引起很大爭議。
勛貴的反對暫且不說,很多官員的意見是,身世能查明白就查明白,查不明白則讓確定的后裔承襲。
孔貞運對新建伯爭襲案的判決結果,就是參考這些人的建議。他們都不想自己的爵位或家產,被不是后裔的人冒領。
但是當年的偽楚王案,可不是這么判的。也難怪楚藩宗室聽到新建伯爭襲案的結果后,因此大鬧起來。
兩個相似的案件判決卻不一樣,顯然不被人接受。不把這個問題解決,案子就無法定下來。
朱由檢聽他們爭來爭去,決斷道:
“先征詢楚藩宗室和新建伯后裔的意見。”
“他們同意或否定爭爵后,朝堂上再對兩案廷鞫。”
這番話說出來后,朝堂上的大臣,都聽出皇帝支持韓爌的處置。
因為楚藩宗室和新建伯后裔,毫無疑問會支持爭爵,這樣他們都有機會爭奪爵位。
在這些當事人同意后,朝堂上反對爭爵的臣子,自然就說不出反對的話來。
不過在爭爵資格的確定上,他們又提出了意見:
那就是王先達和朱華奎無法確定身世,要排除在爭爵人行列。
朱由檢對此是無所謂,讓大臣投票表決。
最終,這些人出于防止爵位或家產被謀奪的想法,禁止身世不明的人參與爭爵。
并且把這次爭爵的事情,作為一個特例。
但是特例不特例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之后接連出現數次質疑繼承人身世,要求廢除襲爵資格、由其他人爭爵的事情。
這讓大明君臣不得不對此打補丁,首先確定了朝廷冊封諸侯子孫為世子世孫的制度,明確后續的繼承人。又規定凡是被父母認可并得到公證的,身世都按公證文書算。出生證明等證件,也用于確定身世。
朱由檢之前設立的公證機構,開始被更多的人接受。
太醫院設立的婦幼保健院,也有更多的孕婦去分娩——
這里也同樣設立了公證處,開具的出生證明都有編號和存檔,能直接作為審判時的證據。
太醫院產科醫生,因此積累了更多的經驗,讓朱由檢對他們更加放心。
同時,因為分娩時有可能出現的大出血和難產,朱由檢又推動血型鑒定技術,發展輸血的同時,用這種親子鑒定方法排除血型不符合的爭議繼承人。
大明的醫療技術和對人體的認知,開始進一步完善。
這個時候的大明,對人體的認知已經很深。
溫補學派的實際創始者張景岳,在他的著作《類經圖翼》中,詳細介紹了臟腑內景、骨度部位。
此人的醫術十分高明,被稱為“仲景、東垣再生”,而且是衛所出身,家中世襲紹興衛指揮。
朱由檢召集民間醫術高明的醫生時,他被很多醫生還有定西侯推薦。如今已來到京城,成為御醫之一。
和董其昌與利瑪竇等人都有交往、以福建參政致仕的王肯堂,曾經成功為眼窩邊生毒瘤的患者行切除術,還作過落耳再植術。
陳實功更是在萬歷四十五年撰寫了《外科正宗》,專門講解外科手術。
朱由檢叮囑太醫院整理醫學著作,看到這部書的名字后,讓人專門去請陳實功來到京城做御醫,傳授外科技術。
如今,陳實功已經在京城太醫院醫藥學堂擔任外科學院院長,并成立附屬外科醫院,教導弟子做手術。
朱由檢根據古書上的“簡狄胸剖而生契”,讓他和婦幼保健院合作發展剖腹產,作為難產時沒辦法的辦法。
為了這個,朱由檢還特許部分醫生對無人認領的死刑犯進行解剖,完善對人體的認知。
麻醉、消毒、傷口縫合、術后護理等技術,都在試驗中得到規范。
不過以這個年代的技術,手術的風險還很大。張居正就是因為割痔瘡后元氣大損,五十八歲去世。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朱由檢不打算讓人采用剖腹產。他更注重發展的,是產鉗和胎頭吸引器:
(左邊是產鉗,右邊是胎頭吸引器)
產鉗很好理解,就是一個大鉗子,把胎兒夾住拉出來。
胎頭吸引器是一種空心裝置,根據負壓吸引的原理把胎兒頭部吸住,協助孕婦分娩。
這種裝置需要用到橡膠,現在沒有橡膠,只能用其它膠替代——這是朱由檢向泰西派遣使團時,囑咐他們搜集橡膠樹的原因。
產鉗和胎頭吸引器的出現,讓婦幼保健院的產科醫生,有了更多的助產手段。
在成功幫助一些難產的孕婦分娩后,這個醫院的名氣已經開始傳出去,越來越多的家庭,愿意讓孕婦住在醫院生產。
朱由檢在了解到這個成績后,還仿照一到九級工匠和工程師,設立一到九級醫士和主治醫師。并且分出專門做護理的護士,還有接生和護理產婦的助產士,制定助產規范的同時,根據助產數量和成功率,為她們劃分等級。甚至承諾給皇子公主的接生者,授予勛級獎勵。
這讓一些技術高明的穩婆,開始加入醫院成為助產士——
她們都想要進入宮廷,成為皇子公主的接生者。
婦幼保健院的實力,也因此越來越強,成為京城最著名的醫院之一。(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1818573/363656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