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嚴打非法教會
會議結束之后,朱由檢留下了袁可立,說道:
“孫督師的心,還是有點大啊!”
“就是不知道遼東的兵馬,能不能撐起他的雄心?”
“先讓他從遼東兵馬中挑選一千敢死之士,讓朕和天下人看看,遼東有多少敢戰之人!”
對遼東兵馬的不信任,也是朱由檢否定孫承宗的重修大凌河城,選擇修建小堡壘的原因。
自從建虜起兵以來,遼東兵馬是屢戰屢敗。勉強能稱得上勝利的寧遠和寧錦之戰,也只是守城而已。
朱由檢認為遼東兵馬目前還沒有和建虜大規模野戰的能力,所以對修建大凌河城、引發遼東和建虜的大戰,自然是敬謝不敏。
他的想法,是把霍維華這個閹黨余孽廢物利用,給他一千兵馬,看看有沒有筑堡的能力。
如果在大凌河成功筑堡,那就給他升官,在大凌河一帶多筑堡壘。
如果筑堡失敗,霍維華死就死了。損失的一千兵馬,對大明也稱不上大損失。
袁可立等樞密大臣其實也是這個想法,只是李邦華等東林黨人不想霍維華這個閹黨余孽立功,所以反對啟用霍維華,最后才勉強同意同時進行筑堡。
袁可立和孫承宗是老朋友,自然要為他辯解一二。聽到皇帝的話,袁可立道:
“遼東兵馬十三萬,定有敢戰之士。”
“陛下大可放心,孫督師會盡心竭力。”
朱由檢點了點頭,知道遼東有很多因為建虜家破人亡的士兵,這些人對建虜懷著滿腔仇恨,如今都還可用。所以他下令說道:
“征集出來的一千敢死之士,都授予軍士身份。”
“如果他們戰死或堅守一年以上,以后就授予世襲軍士,至少授予一方里土地。”
“告訴他們,朕的大明不會虧待有功將士。”
“將來分封之時,他們優先挑選土地。”
對遼東兵馬不吝賞賜,朱由檢希望激發他們的戰心。
甚至為了取信他們,朱由檢還讓遼東護軍府發放土地券,由設在遼東的順天銀行公證處公證存檔,讓這些敢死之士放心——
他們就是戰死了,順天銀行也會發放給他們的家人。
將來收復遼東后,就能兌現出相應面積的土地。
袁可立聽到之后大贊,更加認識到皇帝在關外實行井田制的原因——
若非如此,朝廷又怎么能不花一文錢,調動將士們的戰心。
就土地券的事情商議了一下,朱由檢決定在遼東試行。又取出一本圖書,說道:
“這本《遠鏡說》,是景教會首席大主教湯若望進獻上來的。”
“里面介紹了一些望遠鏡的知識,尤其是提到了伽利略望遠鏡。”
“能夠‘持以觀月,則千倍大于常’。”
“這種望遠鏡若是用在信號塔上,有可能觀察到五六十里之外的信號塔。”
“朕已經安排少府寺匠官試制,看看成本和效果如何,是否能夠推廣。”
“大凌河一帶的堡壘,將來或許不用拘泥于十里一堡。可以根據地形,擇地修筑堡壘。”
袁可立聞言極為欣喜,因為這樣一來,大凌河一帶的堡壘就更容易安排了。甚至只需要三五個堡,就能連成一片。
建虜來襲的時候,這些堡壘能相互傳遞信號。如果建虜不能同時進攻所有堡壘,那些沒遇到建虜的堡壘就能出兵襲擾。甚至在建虜兵少的時候,分進合擊吃掉。
堡壘里發生了什么變故,也能迅速傳到后方,以便調兵遣將,決定如何援助。
想到錦州和大凌河城的距離,袁可立誕生了一個想法,說道:
“錦州距離大凌河城不過三十里,如果在兩地都用這種望遠鏡建立信號塔,就能不通過中繼塔快速傳遞信號。”
“如此一來,重修大凌河城,也不是不可行之事。”
“只需成功修好,就能把大凌河城和寧錦連成一片。”
對孫承宗的修建大凌河城方案,重新支持起來。
朱由檢聞言輕笑,說道:
“大凌河城不是不能修,只是不能現在修。”
“先修建幾個堡壘,證明在大凌河修筑防線的可行性。”
“在這些堡壘穩固后,看情況決定是否重修大凌河城。”
“袁卿可以向孫督師寫信解釋,告訴他朝廷的安排。”
“讓他對大凌河一帶的堡壘,進行整體規劃。”
說著,他又提醒袁可立道:
“現在袁卿是樞密同知,要負責全國的兵馬調動。”
“要記住給地方立規矩,讓他們在調動一千或三千兵馬時,都要及時上報。”
“不能被地方牽著鼻子走,改變全盤規劃。”
“明年要實施四正六隅方案,不是修建大凌河城的好時機。”
“不要因為遼東的作戰計劃,影響到這個大局。”
以一隅影響全局,這是樞密院的官員不愿看到的。同樣也是孫承宗的重修大凌河城方案,被楊嗣昌等樞密院官員反對的原因。
袁可立之前或許只是隱隱覺得不妥,如今被皇帝點醒。他才認識到樞密院的職權,和前線將帥有沖突。
這種沖突現在看來還小,但也需要防微杜漸,重新立下規矩。
隨著臂板通信系統和信鴿體系的構建,樞密院將來對地方兵馬的控制會越來越強。各種相關制度,都要在樞密院成立時定下來。
他也終于明白,皇帝在會議結束后,特意留下自己的原因。
這讓他很受觸動,真心實意地道:
“陛下用心教誨,老臣銘感五內。”
“臣一定鞠躬盡瘁,為陛下建好樞密院。”
朱由檢微微點頭,對袁可立還是放心的。
已經相處了一年多,他知道袁可立雖然有些文官的堅持,但是也能夠合作,而且非常有能力。
若非如此,之前他也不會在韓爌沒有入朝時,給袁可立事實首輔的權力,如今還兼任順天府尹。
甚至他還想過,把袁可立提升為大學士,將來擔任首輔。
只是非翰林不入內閣的慣例不好破,而且他也不想內閣的權力太強,被袁可立這個能臣抬起來。
所以放棄了這個想法,讓袁可立組建樞密院。
此時此刻,他只嫌袁可立這樣的能臣太少,以至于很多事情,只能交給他去辦。
想著袁可立曾經平定的白蓮教之亂,朱由檢道:
“袁卿曾在山東平定白蓮教之亂,當知民間一些教會的危害。”
“這次宗教大會,朕已經讓錦衣衛內情司,對順天府一帶的教會進行摸底。”
“其中大部分順從朝廷,愿意加入太常寺組織的宗教協會。”
“但是還有一些,仍舊冥頑不靈,秘密傳播宗教。”
“甚至公然違禁,傳播白蓮教、無為教、弘陽教等教派。”
“朕打算像去年嚴厲打擊盜匪一樣,再組織一次行動。”
“由袁卿主持的戡亂委員會負責,預防發生動亂。”
非法教派的事情,朱由檢原本是沒有關注的。因為他的印象中,明末除了天啟年間的白蓮教之亂外,并沒有發生宗教上的大亂子。
但是宗教大會召開后,錦衣衛卻發現了一些非法教派的情況。傳遞上來的簡報,讓他很是憂心。
白蓮教這個一直造反的教派不用多說,無為教又名羅教,原本是被朝廷扶持對抗白蓮教的教派。如今變得和白蓮教趨同,宣傳“真空家鄉,無生父母”,在萬歷四十四年被禁。
弘陽教的情況也差不多,這個教派宣揚什么“紅陽劫盡,白陽當生”,讓朱由檢想到了太平道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它的傳播范圍不如無為教廣,但是在宦官等權貴中頗有影響。也因為此被朝廷查禁,現在是秘密傳播。
宗教大會的召開,讓這些在京城秘密傳播的教派,逐漸暴露出來。
朱由檢這一年來在宗教上動作頗多,擔心這些人利用理論不完善時的漏洞掀起叛亂,所以想組織一次,對他們進行預防性打擊。
這次行動,仍是以錦衣衛為主。但是為了預防變亂,朱由檢決定讓戡亂委員會負責。一旦出現亂子,立刻調兵鎮壓。
袁可立聽著皇帝的安排,認識到事情的重要性。的他,對這些非法教會的危害很清楚。所以他接受了這個任務,詢問道:
“有些教派牽連到外地,要不要一同打擊?”
“臣恐京城這邊動手后,那些人在地方發起叛亂。”
這也是朱由檢的擔心,讓他把這件事交給戡亂委員會的原因。
他在聽到袁可立的疑問后,立刻道:
“能打的全都打掉。”
“對于非法教會的頭目,一定嚴懲不貸。”
“參加教會的愚民,一律發配海外衛所當軍戶。”
“用他們留下的廟宇和土地,在當地建立城隍廟。”
“這件事袁卿全權操辦,一定要保證這次打擊之后,讓這些非法教會失去存在空間。”
“城隍司的人也要積極主動點,把民間的宗教信仰奪回來。”
對大明宗教體系的整頓,朱由檢是以城隍司為中心。紫閣功臣和紫閣賢臣被冊封為城隍神、土地神,也讓大明的官員,非常支持城隍司。
這次,他就打算借助打擊非法教派,進一步推廣城隍神系。
避免那些民間宗教被打擊后,因為信仰缺失,民間又誕生新的教派。
可以說,這次嚴打同樣是信仰的爭奪,讓剛剛整合的城隍神系,在民間穩固完善。
為此,朱由檢安排太常寺卿李標,同樣加入戡亂委員會。讓他組織佛道等宗教的力量,打擊非法教會。
袁可立聽著這些,想起一件事情,說道:
“陜西今年雖然沒有大亂,卻有小股民亂,頗有外族參與。”
“臣以為明年的移民,應該首先遷移這些人。”
“把他們分散之后,逐步遷往海外。”
對于這點,朱由檢皺了皺眉。陜西頗有一些地方胡漢雜居,如果漢民比例一直下降,陜西是有發生動亂可能的,所以他點頭道:
“這些人確實應該優先遷徙,也應該像景教會一樣改造,太常寺組織協會。”
說著他想到了一件事,補充道:
“鄭芝虎這次過來,帶來了很多人的奏疏,他們在見到東寧衛的兵力后,向朕請求派幾個千戶所幫助他們。”
“可以把這些人和漢族軍戶混編,遷到南洋一帶。”
把這些人用在南洋,通過宗教和當地土著聯系。
現在,大明和南洋土著都有趕走西方殖民者的訴求,有很大合作空間。
定下這件事情后,朱由檢又召來鄭芝虎,告訴他自己的決定。
鄭芝虎聽到皇帝愿意派衛所士兵給他們后,歡喜得合不攏嘴。
又聽皇帝說道:
“每個軍戶要帶十戶移民,每個千戶所就是一萬戶。”
“這些人到了南洋,你們有沒有信心接過去?”
和東寧的情況不一樣,大明在南洋那邊,沒有多少據點,甚至連氣候都不熟悉。
東寧能一下子接受五萬戶移民,是因為那里本就有上萬漢民。而且東寧冬天的氣候,也能讓陜西移民適應。給他們搭個帳篷,就能渡過冬天。
但是南洋就不一樣了,那里一年四季都是夏天,而且雨水頻繁,不能靠簡單的帳篷住下去。
所以朱由檢提前說出這件事,讓他們做好準備。
鄭芝虎早有準備,拍著胸膛說道:
“陛下放心,臣等已經在東寧安排營地,在他們適應之后,再運往南洋島嶼。”
“別說一個千戶所一萬戶,就是更多戶口,也能安排過來。”
朱由檢點了點頭,對這些還是相信的。南洋的情況再惡劣,至少凍不死人,甚至都餓不住。那些適應氣候的土著,不蓋房子不種地,靠采集就能活下去。
也因為此,南洋土著普遍偏懶。荷蘭人前幾年修建的巴達維亞城,主要都是靠華人。
與之相比,北方的情況就惡劣多了。冬天沒有房屋,基本不可能活下去。
這也是他在東北成立了三個藩國,卻只能先向南洋移民的原因。
東北那邊的環境實在太惡劣,只能蓋好房子,再把移民遷過去。
這導致東北的移民一直不多,遠遠不如南洋。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1818573/363656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