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望月橫弋畫桿描金戟總重三百六十五
北方張玄武所持之托缽,本為形似一個青銅碗,內本無物,今得黑水一滴入得缽中,在缽內滴溜溜亂轉,生了神氣。
若持缽一傾,立化滔天洪水,水流漂杵,勢不能擋也。
北方玄武旗得黑水二滴,龜蛇睜開雙目,雙皆黑色深邃,而人不敢視也,自然在旗上推波涌浪,來回游走,此旗自此后,自然寒氣侵人,六尺方圓之內,起冰落雪。
力士得三滴黑水,紋在腹部,面皮變的純黑,如生鐵所鑄。
神砂五把自居中宮,力士坐鎮,在身前身后環繞不停,若霧如風,皮色潤而桔黃。
四象五行陣法成,共有二十種變化,只待靈將修為進化,自然更見威能。
用了三個月,進了立秋,沖默看著陣法慢慢完善,期間修為在不斷提升中,以經到了煉氣五層頂峰。
而沖錦也達到了煉氣一層圓滿,隨時可能進入煉氣二層。
沖默的修為進境倒是很快,只是本身的武器除了大殺器:二十四氣鎮靈鞭。別無可用,只余了青竹劍,平常演煉之用,平常示人也不可太弱,該如何另尋武器防身,細細思索。
不外乎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短兵器自己有了靈鞭,不妨再選個長兵器,長兵器者,槍類,戟類,長柄斧類,叉類,鉤類。
選槍或戟最好,戟者有單月戟,有雙月戟,皆須戰力無雙者。
長槍大戟者,武者之最壯也。
定好選戟類,單月戟,如弋類,長六尺六寸,尖長一尺,單耳尺長,橫弋五寸,戟纂三寸,戟桿長五尺三寸。
取西山精金鐵七百二十斤,置南方火宮燒煉七七四十九天,得精金三百八十斤,取中方神砂附近之土為范,鑄就戟形,趁熱置北方寒水宮,鎮六六三十六天,放東方長春宮養八八六十四天,后置西方庚金宮打磨九九八十一天,再放置黃土中宮溫五五二十五天。
合計用功二百五十五日,得戟總重三百六十五斤。
戟塵上兩面刻金粒之容,動則化形,月刃上附赤焰一朵,隱則火紋,動則升騰。橫弋上畫青葉二枚,揮則雷霆,戟桿繪神砂朵朵,環繞上下,戟纂印黑水滴滴,寒氣陣陣。
用功近一年,此器終煉成。
只見得此寶,刃塵明晃晃,月牙掛星光,橫弋閃雷光。桿作黃龍纏,篡尖到處寒。
沖默拾了起來舞動一番,本來童子及靈將們還在旁邊看熱鬧,一見他要舞動大戟,立時間,雞飛狗跳,跑了個干凈,這種熱鬧再也不看了,實在是感受太深了啊。
就連沖錦也是,跑出十幾丈遠,躲在一塊幾人高的大石后,然后慢慢從邊上探出頭來,露出了一個眼睛來觀瞧,以防一個不對,抓緊縮了頭回來躲避。
沖默看了看四外,別說人了,連鳥也不見一只,這個倒是清凈了,只是見到沖錦在遠處探頭探腦。
這下可以放心演煉一下了,以沖默煉氣五層頂峰的修為,拿了大戟,感覺重量稍微有些重了,煉了幾個套路下來,就氣喘噓噓的了,確實有些重,不是現階段能使用的了。
又運用了戟上自帶的法術,頓時火光明亮,煙霧繚繞,黃砂滾滾,遮天蔽日,金星化刀劍,勁風襲身,霹靂震響,電閃雷鳴,黑水滾滾,蝕金腐銀。
舞動起來,法術只在幾丈方圓內涌動,約有法陣百分之一的威力,也算很歷害了。
現階段也不好用啊,使不太久啊,看來要抓緊升級了。
過了幾天后,沖默真的順利晉入了煉氣期六層,今天晉入六層后,手下的靈將們下午,大部分就都晉入了煉氣五層,看來制約靈將修為的是沖默的修為進度呢,如果沖默進入了筑基后,手下靈將都晉入筑基,想想就開心呢。
晉入六層后,沖默再來試,望月橫弋畫桿描金戟,今次有了進步了,能完整的演練三十六路望月戟法了。
只是煉完后,又喘了一陣,看來能舉重若輕的話,要到筑基之后了。
自己煉制的望月橫弋畫桿描金戟,如此的好看,光能看不能用,實在可惜,只好先擺起來了。
在院子里,木亭子旁邊用硬木做了個兵器架,將望月橫弋畫桿描金戟立在了上面,晚上無月的夜晚,戟上明火執仗的,不時有火焰,星光,閃亮,照的院子里明滅不定。
沖錦的修為也達到了煉氣一層后期,如今靈將們最低的修為也有了煉氣四層,六十四個煉氣四層與五層,也是好大的一個勢力了,只是不能在外界顯露爾。
在谷中,忙時割稻收麥,閑時喝茶觀景,簡裝陋行,磨礪身體,修心養性。
用靈桃以養身,飲仙茶以滌神,坐蒲團養心性,鍛身體煉筋骨。
去年從化春伯那里要來的種子,種在各靈將處的茶樹種子,如今都種活了,只是都各不相同。
東方茶樹白莖生青葉,善能滌煩蕩精神,南方茶樹黑莖生赤葉,入口生火溫暖人,西方茶樹青莖生白毫,刺激筋骨煅肉身,北方茶樹赤莖葉皆墨,入口寒涼養神魂。
樹還沒長大,才及小腿高,今年只是每顆樹采二三個葉子,泡水,嘗了嘗滋味,每棵皆大不同。
只是葉片太少,不能品味太多,等到明年,大概就能采的來,夠喝一壺的了。
看到茶壺,突然萌生了自己燒制一套的想法,想到就做。
南山有泥,色赤紅,而黏性甚大,自西廂房取編筐提籃,扛撅頭,跨溝壑,淌草甸,順山崖,到一凹坡地。
有缺囗處,泥皆成瓣,如順序擺放一般,用撅頭,挖去表面泥土,內里現出,赤紅色泥土,順絲順綹,索性用手一塊塊掰下來放入籃子中,不一會兒,就裝了一籃子,遂住手,又用撅頭挖了些雜土,蓋了取土處,上面又撒了些樹葉。
挎籃子扛撅頭,來到大石坪前,去放下了撅頭,又取了錘子來,將紅土倒在清掃干凈的石塊上,用錘子細細砸成細粉,將細粉倒入小石甕中,加水攪成稀泥漿。
取沙布做篩網,用舀瓢,舀了稀泥漿,倒入沙布過濾,不能濾過的,再次用石杵磨碎,再加水,攪和,再過濾。
過濾后泥漿放在甕中靜置幾日夜,見水泥分層后倒出清水,繼續放置干燥后,取出使用。
(https://www.dzxsw.cc/book/11699897/363659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