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死局難解
日本東京千代田的永田町,以米騷動而推倒寺內政府,組織起“平民政府“、“政黨內閣”的原敬是首相官邸的新主人。[燃^文^書庫][www].[774][buy].[com]然而,他并不能成為日本**、外交、軍事的決斷者。
看到剛剛在協約國最高軍事委員會上通過的“決議”,原敬生出深深的無力感來。新的內閣成立不過兩個多月時間,就因為這一紙報告而面臨著垮臺的危機。
平民首相無法指揮參謀本部,甚至連藩閥官僚體系的總頭頭,軍界僅存的元老山縣有朋似乎也對軍部失控了!原敬一上臺就要求軍部執行內閣“與美國共同出兵海參崴”計劃,削減出兵數量到協議的一萬兩千人,出兵范圍不得超過海參崴地區。
軍部拖著沒有執行命令,卻在協約國家最高軍事委員會上炮制出這么一份決議來,要求日本政府執行。日本要出兵七萬,并且要深入到西西伯利亞地區,甚至有可能在法國將軍熱南的指揮下與蘇俄軍隊作戰。這與當初寺內正毅內閣決定出兵的趣旨大相徑庭!
山縣元老礙于****力量的增強和米騷動的影響,又因為西園寺公望元老不愿意接“燙手的山芋”,故而推出“從米騷動中幡然悔悟,主張以逐步變革阻止**急進化”的原敬為首相。同時,山縣元老不贊成陸軍打著“強化滿蒙利益”的旗號出兵,而主張以協約國家共同利益與美國協商出兵。擺在山縣有朋、原敬以及全體日本國民面前的是——寺內正毅在下臺前決定“勒緊褲腰帶準備對支決戰”,在目前協約國框架下出兵西伯利亞只會消耗日本國力和軍力,不能達成日本自身的戰略利益需要。而且,大規模的出兵與蘇俄作戰,日本國力如果過多投入就會造成既定戰略的放緩實施,還需要從財政方面得到英美的支持。
元老、內閣總理大臣考慮的種種,并不為軍部所接受,軍部在出兵執行中把最初的兩個旅團增加為兩個師團,又增加為七個師團,早已經超過內閣首相給以的出兵范圍。
七個師團(非戰時編制,1918年日軍師團平時編制為一萬二千人左右)七萬多軍隊深入西伯利亞?這明明就是美國,不,就是中國的黎元洪、何向東給日本陸軍擺下的陷阱!
原敬該當如何應對呢?
拒絕協約國家最高軍事委員會的要求,這無疑會對剛剛出發的全權代表西園寺公望元老、牧野伸顯的巴黎之行造成困難,也會在協約國家中,特別是在英法兩國面前強化“日本只關注自身利益,對協約國家共同事業討價還價”的印象,而美國與中國聯手耍了這么一場陰謀之后,無論日本怎么做都不會改變美國對日本的態度。
答應要求,那么日本陸軍就會極大程度陷入戰事,對支決戰就會無限期的拖延下去,美國政府就有借口在美國國會中宣揚“日本威脅”,或許還能得到國會的某種授權,對日本不利的授權。
平民首相,政黨內閣的掌舵人原敬最為清楚美國的**結構和決策權歸屬,他不敢冒得罪美國國會的風險,那等于得罪美國這頭還在潛伏期的龐然巨獸。
威爾遜政府一手舉著和平主義、理想主義的旗幟,一手卻炮制了這一陰謀,兩面派的手法耍得是非常高妙,讓日本繼軍事行動陷入難以進退的境地之后,又在國際**和外交上陷入相同的境地!
直到此時,原敬也不愿意相信他和日本、日本軍隊遭遇的尷尬處境是何某人精心謀劃、百般營造出來的“勢”。
難以做出決定的原敬召見了本屆內閣的陸相,山縣有朋元老推薦的田中義一陸軍中將。他需要在內閣范圍拿出對策來,之后才由陸相與天皇的軍事幕僚總機構(實際上的陸軍軍令機關)——參謀本部長上原勇作大將協調。
田中義一是長洲派的新一代骨干,正如山縣元老不得不接受寺內正毅辭職而推舉原敬出任首相一般,山縣和田中都看到****、政黨內閣已經在米騷動中成了氣候,藩閥**即將終結或者說不能不找另外一種形式來延續下去。田中出任陸相就是探索在新**時代的陸軍利益實現之路。這話說起來似乎有些不干脆、徹底、清楚,那就換一個說法——田中想打入****之內破壞之,在日本徹底實現軍國主義。
明明知道山縣和田中的不會輕易舍棄陸軍對**的影響,原敬依然寄希望于田中義一代表的長州派與上原勇作代表的薩摩派之間的矛盾,企圖從兩派矛盾中實現自己的目的。
首相的辦公室里,原敬和田中義一相對而坐,田中面前就擺放著“巴黎的電文”,其實在呈報給首相之前,田中已經看過電文,此時卻裝作“研究”狀,遲遲不愿開口說話。他清楚,現在不是原敬內閣垮臺、陸軍出面掌握大權的時候,如果原敬垮臺,恐怕就沒有人能夠收拾當前日本**局面,也就沒有人出面為陸軍爭取對支決戰的時間和國際環境了。
“田中君,帝國該當如何應對?”
“撤軍吧?英法不滿意,英國很可能在巴黎的善后會議上變卦,從而與中國改善關系,并且也能在側面減緩與法國和美國的矛盾,對英國來說,恐怕他們正想著甩掉這個麻煩。不撤軍吧?七萬軍隊是原地不動還是按照協約國最高軍事委員會的要求行動呢?總理大臣閣下,我認為,繼續原地不動的結果與撤軍的結果是一樣的,甚至可能更加糟糕、被動,因為何向東不會坐視皇軍在寬城子的長期逗留,他會以此為借口拖延支那軍的行動,反而抽調軍力在寬城子一線加強警戒,如此一來,協約國家對帝國的意見就會更加強烈。進軍,沒有辦法了,即便知道這是美國和中國設下的陷阱,帝國皇軍也要為了帝國在巴黎的戰后利益,做出冒險和犧牲,唯有以必死之決心付諸于行動,才能破解何向東給帝國構陷的死局。”
“山梨(教育)本部長官也是如此意見?”
“總理大臣閣下,正是。”
“參謀本部的意見呢?”
“閣下,我認為目前關鍵問題不在于參謀本部的意見,而在與內閣如何維持存在?如何實現對支長期戰略的優勢?從而在未來的決戰之期擊敗支那。支那的何向東是一個擅長勾畫長期戰略的高手,鄙人在擔任參謀次長期間潛心研究過何向東從辛亥年戰爭中崛起到贏得馬爾梅松戰役期間,支那軍和支那政府的戰略路線,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大日本帝國不放棄在青島和關東州及南滿的利益,日支之間,無論帝國如何避免決戰,何向東都會借青島和關東州租約問題挑起戰爭。以帝國今日之戰略準備和軍力,很難想象二十二個師團的帝國陸軍能與三十四個支那陸軍標準師決戰獲勝。”
“帝國有強大的海軍。”
“可是,在協約國的體系下,支那軍只會在山東、遼東兩地發起進攻,決戰是有限目的和有限地域的,如果帝國海軍出動掩護陸軍把戰爭擴大到其他地區,勢必造成美國和法國,甚至英國的擔憂,而支那軍也會把戰火正式引向朝鮮。可笑啊,當何向東積極爭取加入協約赴法參戰時,帝國還想借德軍之手消滅何向東的精銳師,卻不料何向東的精銳師越打越強,還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國際外交運動。總理大臣閣下,帝國政府今日之決斷,必須立足于未來之決戰。所以,陸軍付出犧牲,冒險深入西伯利亞的同時,帝國應該以強力手段盡快武裝起來,以應彼時之需。否則,屆時帝國將不得不丟臉的放棄苦戰得來的青島,再放棄苦心經營許久的關東州和南滿,把先輩浴血奮戰得到的東西又拱手還給支那人。閣下,懇請閣下為帝國的未來做出擔當吧!”
田中義一的話意落在原敬耳朵里,意思很簡單——陸軍不會放棄青島和遼東,陸軍不會容忍遠東出現一個比他強大的支那陸軍,陸軍希望原敬作出犧牲,為陸軍經營一個最好的決戰局面。
原敬卻有原敬的想法,日本應該占用滿蒙利益,這是日本鞏固世界大國地位的根本性方針,從擔任井上馨元老秘書的時代,原敬就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
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的頭四個月里,美國政府以參戰需要為名,禁止鐵礦石和鋼鐵對日輸出,讓日本在失去中國精鐵砂之后又一次遭遇原材料短缺的局面,甚至無法提供俄國購買的武器彈藥。幸好,四個月過后,美國政府的參戰緊張癥消除,在美國鋼鐵巨頭的壓力下,日本又得到“高價鐵礦石和廢鐵”。這一事件給日本政要、軍人、財閥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也間接的促成了出兵西伯利亞、確保滿蒙利益。
但是,田中義一要原敬犧牲政黨****的前途,讓自己的內閣在歐戰結束后的和平、**主調以及**主義的威脅中挑起“加強備戰”的擔子,何嘗不可以看做是陸軍設法搞掉****,實行軍國主義的手段呢?
日本的**利益不能再由藩閥官僚和軍部主宰了!原敬今天遭遇的局面,不就是寺內正毅內閣在戰略較量上輸給支那何向東嗎?憑什么要原敬來承擔責任,犧牲自己榮登首相寶座的基本——****?
“此事,容我三思”
田中義一察言觀色后黯然告退,他知道,**派**家們對藩閥官僚**和軍部插手**成見太深,陸相基于國家戰略的考量是無法被原敬接受了。唉何向東設下的死局,難道大日本帝國就真的無人敢于做出犧牲而破解之嗎?
不,肯定有人!皇國有大量忠肝義膽的臣民和軍人,只要他們擁護田中義一,何向東的局就不再是阻擋大日本帝國獨霸東亞的障礙!
復制本地址到瀏覽器看最新章節
(https://www.dzxsw.cc/book/115713/64525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