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不準吃獨食
北京,東交民巷,英國駐華使館。
朱爾典收到武官羅伯遜上校從草原上發來的電報后,作為中國加入協約的鼓吹者和積極推動者,他在上校的電報和英王政府外交大臣格雷爵士的訓令之間,陷入矛盾的、長久的思考之中。
英國的對華外交,往往與英國對日外交緊密聯系在一起。
德國在遠東的分艦隊已經于1915年3月徹底覆滅,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已經沒有德國艦隊的威脅,英國殖民地新加坡的印度士兵**事件也被平息,英國政府對日本海軍的需要降至最低點。由此,從3月之后,英國政府在遠東的政策轉變為遏制日本、交好中國,促進中國開放市場,擴張英國在華傳統利益優勢地位。
6月,德國潛艇擊沉盧西塔尼亞號商船,幾乎造成英國樂意看到的結果——美國加入協約。然而,面對大選年的威爾遜總統很好的克制了情緒,德國人也很誠意的向美國道歉,給足了“孤立主義”的美國面子。威爾遜為了博取**爭取連任,不得不選擇“反戰”而非“宣戰”。
隨后,德國潛艇的威脅進一步呈現出來,英國、法國的商船損失已經超過造船能力,嚴重影響了英、法兩國調用殖民地資源,獲得世界補給。要調動世界資源應付戰爭,就不得不面對奧匈海軍、土耳其海軍在地中海的地理優勢地位。到了8月間,被潛艇戰打得心急火燎的英國越來越需要一支額外的海軍力量維持地中海、印度洋的交通,確保大英帝國在完成戰爭轉型后的資源調動。
放眼全球,額外的海軍力量,只能是日本海軍艦隊。
由此,英國遠東外交政策的重心又開始發生傾斜。對日戰略遏制,戰術利用。迫于現實的無奈,英國人也只有如此自我安慰了。
日本寺內正毅內閣接到英國的“請求”后,一方面任命“親英”的海軍中將加藤友三郎出任海軍省大臣;一方面卻對英國的請求長時間的不予以答復。
且不說英國政府對日本在沉默下的潛臺詞心知肚明,就是朱爾典,對日本人想要什么,也是一清二楚。
加藤高明訪華,日本國內“懲罰支那”浪潮被遏制,關東駐軍第十一師團調往朝鮮與之對應的是中國第九師的軍演邀請了日本武官觀閱,并讓坂西利八郎少將擔任武官團長。網不明**的世人很容易被中日兩國目前的“友好”假象所蒙蔽,而身在局內又能跳出局面,站在外面冷眼旁觀的朱爾典卻知道——“中日矛盾不可調和,終有一戰!”這話,不是朱爾典說的,而是中國武昌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蔣方震加銜中將說的。
從明戰轉到暗戰的中日矛盾中,英國該當如何取利?又在取利的同時如何保持英國在遠東的主導權?
邀請日本海軍派出艦隊護航,無疑會給日本海軍一個發展的借口和鍛煉的機會,是對前一階段“借助中國陸軍牽引日本國力向陸軍傾斜”戰略的背叛。朱爾典無奈的發現,當背叛出現時,他卻需要維護這個背叛。而且,他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世界正陷入一場海上霸權與陸地霸權的決戰之中,遠東似乎也是如此,當然,前提是中國陸軍能更強一些。
英國為了維護海上霸權地位而求助于遠東海軍強國——日本,勢必將這個新興的、飛速發展的海軍強國從遠東引向全世界,在未來不久,英國的敵人就從德國變成日本了吧?一如英國人遇到的地中海敵國海軍的地理優勢一般,將來日本在遠東海權爭奪戰中,也將擁有地理優勢,對英國在遠東最重要的市場利益造成實質的威脅,一旦威脅形成,就是大英帝國海上霸權在遠東的終結。
看到未來的朱爾典卻拿不出一支英國政府需要的艦隊,以解決當前的問題。
英國對日作出讓步,達成的是英國當前的需要,犧牲的只可能是中國的利益。日本在中國的利益在前一段時間里遭遇沉重打擊,日本積極的納中國入協約,就是要轉軍事手段為**、外交手段,在協約框架內壓迫中國就范。最關鍵也最迫切的,就是青島和關東的租約問題。
按照當年滿清與德國、俄國簽訂的租借條約,1923年,青島和關東就將“租借到期”,以朱爾典對中國三巨頭的了解,屆時中國肯定會要求收回,日本將失去進據中國的兩大橋頭堡。所以,日本勢必會借此機會要求英國為首的協約國“支持日本在華利益”,壓制中國收回兩地的行動,造成日本長期占有。
朱爾典知道,一旦中國得知英、日兩國就青島和關東的秘密協定,那,自己在中國人眼里就已經死去,該結束駐華公使的使命回國了
朱爾典的糾結,正是日本內閣會議上爭論的焦點。
寺內正毅內閣中,除了加藤友三郎之外,全部都是山縣派和山縣派的旁支軍閥、財閥、政客。在山縣派的包圍中伸張海軍的利益,要求政府配合英國的請求,加藤友三郎頗有孤軍作戰之感。
前任滿鐵總裁、現任內務相后藤新平是日本第一位的殖民專家,在內閣中擁有極大的話事權。寺內正毅剛剛提出英國的請求,后藤就不屑的說:“帝國的力量不是無限的,有限的力量用到何處?關乎帝國的長久利益。歐洲的大戰持續已經一年,帝國的官員們應該清楚的看到,歐戰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英國、德國,而是美國。美國,正是帝國伸張太平洋利益和鞏固在支那利益的最大敵人。與其在未來猝不及防的對付美國,不如把力量用在當前,盡快落實兩個師團編成,安定朝鮮;以朝鮮為基地密切與俄國的關系,首先拿下滿洲,在**上建立一個穩固的基地,擺脫帝國位居海島的不利態勢。”
自從日俄戰爭之后,日本就把假想敵從俄國改為俄國和美國,這是地緣**和經濟競爭的必然。
日本加速工業化,首先要解決的是資源和市場問題。獲得中國廉價資源,占領中國幾乎無限的市場,日本的強國之路是掠奪中國利益而鋪就的。擁有強大工業制造能力、商品輸出能力和金融經濟能力的美國提出“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實質就是要從日本手里搶奪中國市場利益,因此甚為日本忌恨。
如何對抗美國?就是把中國市場變為日本的專有市場。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加強對中國的影響,經濟的、軍事的、**的、外交的拿下滿洲,以滿洲的資源、市場壯大日本,使日本逐漸具備排擠美國、鯨吞中國的實力,這,就是日本的**戰略。
實際上,后藤新平強調**戰略的重要性,就是在反對海軍借英國邀請而得到強化。
看到山縣派的閣員們紛紛點頭,加藤友三郎不甘示弱的說:“去年,海軍已經主動做出讓步,考慮到帝國財政困難,把國會已經批準的造艦計劃修改為八四艦隊方案。今年,陸軍新增兩個師團,在山東作戰中耗費巨大,而海軍卻在為帝國開辟疆土的同時,面臨八四艦隊計劃擱淺的風險。如此,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加藤承蒙天皇陛下恩遇而主持海軍省,這一令海軍將士心寒的現狀若不改變,加藤就只能向天皇陛下請罪辭職。”
1912年,陸軍省大臣上原勇作辭職,陸軍方面拒絕推薦繼任人選,導致西園寺公望內閣垮臺。今天,加藤友三郎的話意就是——海軍的利益不滿足,我就辭職,你們山縣派內閣甭想得到海軍的推薦人選。那,就等著垮臺好啦!
寺內正毅變色,急道:“加藤君,海軍可有新的建造方案準備閣議?”
“閣下,鄙人認為,海軍新的造艦計劃應該與英國的出兵請求結合起來。英國的請求”
“加藤君,英國的請求是英國的請求,是否應允?本總理大臣認為,還需看看英國人在支那問題上的態度。沒有支那的煤鐵資源,海軍造艦計劃需要的鋼板、火炮從何而來?難道,還要從美國高價購買嗎?!”寺內正毅在不知不覺間提高了聲量,看到加藤友三郎出于禮貌的微微點頭,又道:“即便沒有英國人的出兵請求,海軍造艦計劃一樣需要提交閣議,如果合理,本大臣一樣會呈報天皇陛下恩準,提交國會通過。”
“嗨伊。”加藤友三郎被寺內正毅“拿住了大義”,不得不暫時低頭,恭敬的呈遞了新版《海軍艦艇補充方針》,即去年胎死腹中、未能達成的八四艦隊方案。
方案要求,從1916年開始到1923年結束,為期八年的造艦總費用為三億六千四百二十九萬日圓。完成計劃后,日本海軍將擁有一支服役年限在八年以內的八艘戰列艦、四艘戰列巡洋艦為主力的艦隊,還有舊主力艦構成的二線艦隊和新增加的三個航空隊。因應歐戰的實際情況,潛艇和反潛驅逐艦的建造也被提到較重要的位置上。
寺內正毅是打算在條件適當的情況下答應英國“請求”的,海軍遲早要出兵,海軍造艦計劃就勢必要早早通過
一番討價還價后,寺內正毅與加藤友三郎達成一致,即內閣通過八年造艦計劃,但是在關鍵的第一年,即1916年,撥給造艦計劃的費用**在四千六百萬日圓以下。
(https://www.dzxsw.cc/book/115713/645238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