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東吳歸順
PS:第二更~感謝書友帝苑的打賞和月票支持
——
雖說和東吳交戰已經有不少的時日,但曹性卻從來沒有想過孫堅會有投降的可能性;因此對方當真把這話給問出口后,銀河射手當即便愣在了原地。(手打小說)
投降不是問題,問題是投降之后孫家會有怎樣的下場?雖然這并不是世界上最難回答的問題,但曹性卻發現自己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好。
雖然自己也可以隨便編制一些美好的未來去哄騙孫堅,但一來未必騙得過對面那位東吳之主,二來他也不想因為自己的謊言而導致日后發生更多的變故。
眼見曹性陷入到深思之中,孫堅也并沒有開口催促,而是靜靜地等待著對方的答復。
過了一會,曹性終于思量完畢,隨即便開口對著孫堅說道:“吳侯,恕本將之言,東吳歸順我主固然是百姓之福,但卻未必是孫家之幸”
如果有選擇的話,曹性也不想這么說,畢竟這種話貌似和讓對方千萬別投降也沒啥區別。但孫堅可是東吳之主,本身的武藝十分高強,而且又曾是玉璽的擁有者,可以說哪怕向來寬厚的劉備不介意,他手底下的人也不可能會容忍這么一個足以威脅到自家主公的人存在。
老實說在聽到曹性的回話后,孫堅也感到有些意外,畢竟對方的誠實無疑會讓劉備收取江東變得更為艱難;不過就在此時,他的耳邊卻再度傳來曹性的聲音:“但若是吳侯愿意帶同家眷歸隱山林,本將可保證孫家上下定會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這話的語氣堅定無比,簡直就像是在當天立誓一般。
孫堅聞言頓時一怔,顯然沒想到曹性竟然會用毋庸置疑的語氣來說出這話,只不過也正是因為對方最后所說的這一句話,江東猛虎的臉上也終于浮現出了一絲笑意:“好,既是如此,東吳降也無妨”
“好啊”曹性很是順口的應了一句,隨即眼睛已然睜得比銅鈴還大:“什么,你…剛剛說什么來著?”
眼見曹性一臉的難以置信,孫堅臉上的笑意更甚:“莫非曹將軍還想和城內的東吳軍大戰一場不成?”
“不,完全沒有這回事”雖然已經明白自己剛才絕對沒有產生幻聽,但曹性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吳侯,你當真愿降?”
“不是本侯愿降,是東吳愿降”孫堅忽然收起了臉上的笑容,隨即神情嚴肅地對曹性說道:“曹性,若你日后敢有違今日之言,本侯定會讓你此生都不得安寧”
見孫堅忽然放出狠話,曹性倒是毫不介意地回道:“吳侯放心,只要孫家從此歸隱山林不問世事,本將必定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其中的任何一人”
“好”嘴角的血絲再度鮮艷了幾分,但孫堅此時的神情卻是無比輕松,仿佛已經放下心頭所有的重擔包袱一般。
看到孫堅的嘴角再度溢出鮮血,曹性先是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隨即嘴角已然溢出一絲笑意;“吳侯啊吳侯,看來本將還真是小覷你了呢。”在仔細觀察之下,他才終于明白孫堅為何會突然提出投降一事,原來是對方身上的傷勢早已讓其戰力盡失。
換句話說,如果曹性堅持要和孫堅對戰的話,只怕江東猛虎即刻便會因為傷勢的加重而當場斃命,屆時群龍無首的東吳照樣逃不過敗亡的命運,甚至于連孫家也會遭受大難。
“呵呵,若將軍真想再戰的話,那本侯也唯有舍命相陪了。”不得不說孫堅其實也是一直深諳為人處世之道的精明人士,因此才會刻意用如此突然的問題引開曹性的注意力,讓對方來不及發現自己的糟糕狀態。
“吳侯說的哪里話,能平息戰火,自然是再好不過。”雖然被孫堅小小地擺了一道,但曹性臉上卻沒有絲毫的不快;不過就在此時,他卻忽然想起一個心中的疑問,當下便開口問道:“吳侯,恕本將冒昧地問一句,東吳陣中的精兵,不知可是以那邪教遺留之法訓練而成?”
這話一出,孫堅頓時動容,至于身旁一直在默默調息傷勢的孫策終于忍不住開口道:“曹性,你莫要…”
“罷了。”揮了揮手讓孫策不必再掩飾下去,孫堅看向曹性的目光已然多出了一絲欣賞的神色:“想不到曹將軍竟然能看破此事,倒是讓本侯好生敬佩。”
“當年本將曾在并州抗擊過黃巾賊寇,因此自然也知道那張角三兄弟麾下有一支戰力彪悍的精兵‘黃巾力士’。”見孫堅爽快承認,曹性也就有話直說了:“當日在江陵城內,本將曾見過一支悍不畏死的東吳精銳,故心中方才會有此猜測。”
“想不到竟是如此。”孫堅緩緩嘆道:“實不相瞞,當年在討伐董賊的時候,本侯曾在洛陽城中得到過一冊黃巾余孽所遺留下來的【太平要術】,后來才依照上邊的方法訓練出了解煩、敢死、無難、馬閑四營精兵,想不到今日卻被你一眼看破。”
“這等將士雖則悍不畏死,但卻個個目光呆滯,行動之際猶如行尸走肉一般。”曹性慢慢地說出自己的推斷:“若本將所料不差,只怕那【太平要術】所記載的都是一些對人體有害的藥物吧。”
“想不到將軍竟能僅憑數面之緣便推斷到如此地步。”孫堅如今可謂是對曹性感到愈發地敬佩了:“不錯,那【太平要術】所記載的皆是一些害人藥物,若非本侯當時急需精兵對抗劉備,只怕也不會出此下策。”
就在此時,只聽曹性忽然問道:“不知此書如今可還在吳侯的手中?”
孫堅頓時臉露驚疑之色:“莫非曹將軍還想借助此書來訓練精兵不成?”
曹性搖頭道:“非也,本將是想親手焚毀此書,好讓世間從此少一件害人的物事。”
再度看了看眼前的曹性,孫堅忽然朗聲大笑:“好,本侯定會讓將軍如愿以償”
隨著兩人之間的對話結束,孫堅當下便讓孫策回城通報此事,隨即便在城上一種文武的目瞪口呆之下帶著曹性的大軍進城。
建安十年【205】十一月,隨著吳侯孫堅的主動歸降,曾經連銀河射手也可以重創的東吳終于被劃上了歷史的終止符。雖說城中也有不少文武不愿就此投降,但既然作為主公的孫堅都已作出了決定,當下他們也唯有眼睜睜地看著曹性的大軍開進城內,隨即便在這座東吳軍的最后一座城池上插上了代表著劉備軍的旗幟。
雖然孫堅歸順的過程很短,但隨即而來要處理的事情卻是非常多在進城之后,曹性第一件事便是派人把東吳歸順的消息火速帶給還在冀州的劉備以及正在江東各地的趙云徐晃等人,以便他們可以及時地作出反應。
而在派出人馬去通知劉備后,曹性還得協同孫堅一齊安撫城內的諸多東吳舊臣,以免他們在這個敏感的時刻生出事端;只不過讓曹性沒有想到的是,第一位主動前來說要為自己出力的東吳舊臣,竟然就是自己最想要其歸順的諸葛亮
不過曹性倒是很快便已解開了心中的疑惑,只因早已和諸葛亮接觸過的龐統隨即便把事情的起末都告訴了他,讓銀河射手不得不感嘆世上的事情有些時候真的十分奇妙。
當日在讓龐統派人送信去勸降諸葛亮之時,曹性其實也沒想過會有很大的成功率,畢竟臥龍可不是一個會隨意變節投敵的人,哪怕他的心并不在東吳營中也是一樣。只不過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派人送出去的信件居然會落入到孫堅的手中,從而讓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一家遭到了軟禁。
雖說這件事情歸根究底是曹性和龐統引起的,但孫堅的做法卻著實讓諸葛亮失望透頂,可以說如果不是對方時常那兄長一家來壓迫自己的話,臥龍根本就不會再為東吳出謀劃策。
也正是因為如此,后來在弟子陸遜提出要提醒曹性小心疫病的時候,諸葛亮才會毫不猶豫地答應配合,從而以此來向曹性表達自己的善意。
不過那時候曹性并不是十分了解諸葛亮在東吳陣中的遭遇,因此哪怕對方的確是有示好的意思,但銀河射手依舊會保留著適當的警惕,以免到頭來反遭敵人算計。
而隨著孫堅的歸順,所有的一切也是立馬便真相大白;得知臥龍終于也愿意歸順自家主公后,總算是把荊州書院里的頂級謀士一網打盡的曹性當下便笑得合不攏嘴來。
除了諸葛亮和陸遜的積極歸順之外,其余東吳舊臣也在曹性的一一見面勸說下答應歸降;畢竟在東吳覆滅之后,普天之下便只剩下劉備和曹操兩家,而只要不是傻子的話,相信都會選擇實力最為雄厚而且為人寬厚仁義的劉皇叔。
正當曹性在為東吳歸順的各種后續事務而在勞碌之時,冀州那邊也終于傳回了劉備的回復:果然就如同曹性所預料的一般,自己想要回家過年的夢想已成了實實在在的泡影;也就是在這一刻,曹性忽然有種不應該在年底前收服東吳的后悔感覺……
——
PS:最后一月,沖沖沖
(https://www.dzxsw.cc/book/115558/638505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