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伐軍主將之爭
伍召與馬云騄聯袂軍入長安,軍紀嚴明,不擾漢室,不犯百姓。長安城內民心穩固,人人歡悅。
分封、安民已畢,正逢春節。伍召托馬云騄前去向呂布正式求親,得到允許后與英氣勃勃的女將呂玲綺擇吉日大婚,喜上加喜。劉備、孫策等諸侯皆遣使道賀。大婚之后,上奏獻帝下旨大赦天下,又大封有功之臣。
佳節過完,經過商議,伍召令張遼為主將,朱武為副手,率軍三萬往鎮成都,以防備薩米克.汗。令高順為主將,吳用為副手,率軍三萬往鎮白帝城,與張遼成掎角之勢。這兩員大將都是文武雙全、性格穩重的名將,即使薩米克.汗全力來襲,也能抵抗一段時間,給伍召留下反應的余地。
春暖花開,伍召在長安養兵護民,休養生息。四方人士,漸漸歸附。伍召令麾下眾將打出招兵旗號,每日幾乎都有數十上百壯年百姓投效。不過時間尚短,一時間也形不成戰力。伍召令徐榮擔任總教頭,專管訓練軍士。
兵強馬壯之際,伍召在自己府中置酒高會,大會文武,商議進兵之策。但究竟是北上支援劉備,還是南下收復南中安定后方,眾人爭議未定。正商議間,流星飛馬來報,倭人勾結烏桓入侵,與劉備大軍戰于漁陽。狗奴國王子派號稱鬼武者的大將源賴朝領大軍十三萬支援平清盛,與高句麗、百濟、新羅聯軍共三十余萬,趁劉備大軍無暇東顧之機大破公孫度于北平。高句麗王金首露為報世仇,親手斬公孫度于襄平城,懸首東門。公孫度一家數百口盡數被斬殺,遼東一地盡皆淪陷。
劉備聞訊,奮勇大戰烏桓。關云長于萬軍之中陣斬烏桓首領,遂退了烏桓賊兵。劉備隨即率軍進駐北平城,與平清盛、源賴朝相持。
伍召放下戰報,命人將戰報遍示意眾人,深吸一口氣:“沒想到倭人這么快就來了。既然如此,沒什么好說的了,北上支援劉玄德,諸位以為如何?”
司馬光接過戰報觀看罷,拱手道:“主公,劉玄德麾下有猛將關張為輔翼,又有白馬將軍公孫瓚為盟友,一時抵敵得住。我軍北上支援,中間還隔著千山萬水,恐怕一時之間遠水救不得近火。不如坐山觀虎斗,先平南中安定后方,再伐曹操平定中原,方為上上之策。”
他不知道幾名召喚者之間的盟友關系,自然不會支持北上,那也怪不得他。伍召沉吟不語,問馬云騄道:“云騄,你意下如何?”
馬云騄毫不猶豫:“劉備乃帝室之胄,素有仁義之名。當然應該救,為大漢存一忠臣,為主公存一盟友。”
司馬光聞言反駁道:“馬將軍此言差矣!如今的天下,已經是亂世之相。各地諸侯各自招兵買馬,群雄并起。主公雖廣有精兵,多據城池,但領地并不穩固。南中貴霜,西涼馬侯,許昌曹操,都是勁敵。冒然北上,如果被強敵襲擊后方,主公大軍頃刻之間卻難以回援,恐怕如今的城池人民都將落于敵手!愿主公查之!”
伍召一時也有些躊躇,目視法正。法正撫須道:“主公,北上南下,各有利弊。正愿為主公剖析明白,再由主公自決。”
伍召聞言精神一振:“如此甚好!就請軍師言明!”
法正清一清嗓子,不疾不徐道:“主公,北上雖難,但于劉備并非無益。我軍動身向北,則劉玄德大軍心中有望,軍心穩固。我軍兵強馬壯,北上所隔阻礙無非黑山張燕而已。黑山賊烏合之眾,破之不難。這是北上之利。但一旦北上,我軍南抵南中,北達北平,逶迤萬里,首尾難顧。單單貴霜來襲,尚且不懼。如果馬侯或曹操生了異心,恐怕我軍會面臨中斷阻隔之險。這是北上的弊端。”
伍召沉吟片刻:“你接著說。”
法正再次拱手:“如果舉兵向南,以我軍之兵精將勇,收復南中不難。這是南下之利。但貴霜帝國立國多年,領土廣大,短時間之后難以誅滅。而馬侯、曹操皆為亂世英雄,我軍舉兵向西,或是入中原都非一朝一夕之功。若是在此期間玄德為倭人所敗,北方盡落于敵手,恐怕急切之間難以恢復。這是南下之弊。”
眾文武皆眼望伍召,伍召不再遲疑,長身而起:“南中乃蠻夷之地,恢復南中,不急一時。蜀中有山川之險,又有大將高順、張遼固守,薩米克.汗短時間內也難以攻破。而北方一馬平川,如果劉玄德被滅,倭人大軍南下,我大漢天下難免會被夷狄荼毒。我意已決,出兵北上,掃滅倭賊!”
一員威風凜凜的大將抱拳而出:“主公,殺雞焉用宰牛刀?末將愿提大軍十萬,逐出倭賊,收復遼東!”
伍召抬眼望去,正是自己麾下的第一猛將,自己的新任老泰山呂布呂奉先。
雖然是自己的老泰山,但此人劣跡斑斑,真還不太放心讓他單獨領兵。正沉吟之際,馬云騄越眾而出:“溫侯,云騄與劉玄德是舊相識,不如將這一功讓給云騄如何?”
呂布朗聲笑道:“布與玄德何嘗不是舊識,當年虎牢關之戰,劉關張三英若不是與布一場大戰,安能名揚天下?布若提兵北上,與關張聯手,天下誰能抵擋?”
眾人聞言不禁都微笑,馬云騄笑著搖頭:“溫侯,論沖陣斬將,有關張便足矣,不需溫侯出馬;若論排兵布陣,云騄自信不弱于人。更兼那張翼德性如烈火,與溫侯正如兩虎同山,恐難并肩攜手。”
呂布仰面長笑一聲:“哈哈哈哈!布身為大漢溫侯,豈會和張翼德一介莽夫一般見識?”
伍召聞言不由得眉頭一皺,馬云騄反應更快:“溫侯心中已經認定張翼德是莽夫,見了張翼德安能以禮相待?北上之事非同小可,還是讓云騄領兵的好。”
見二人爭執不下,伍召制止道:“二位且住,不如抓鬮如何?一切都憑天意,抓著前字的,就做前鋒;抓著后字的,便做后應。”
法正聞言拱手道:“主公,不如分兵二路如何?我軍此番北上,還有兩大后顧之憂沒有解決。一個,乃是黑山賊張燕。此人號稱擁兵三十萬,在太行山根深蒂固,擋在我軍北上必經之路上;另一人,則是董卓的女婿牛輔。此人占據了洛陽,糾集董卓余孽二十余萬,與宛城張濟互為唇齒,窺伺我軍重鎮長安。此二人不除,我軍安能安心北上?就請二位將軍一人選一路,誰先破敵,便做北伐主將,如何?”
二將俱無異議。伍召大喜,命人拿來竹簍、竹簽,親手在兩塊竹簽上分別刻了兩個很小的字:張、牛。然后將竹簽放進竹簍,用力搖動多次之后命人拿過去:“二位將軍,請!”
(https://www.dzxsw.cc/book/109987/61203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