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兩權(quán)相害取其輕
老熊嶺的早晨,南邊的天空中掛著一只像小船似的月亮,黃黃的顏色,失去了光輝。東方也已經(jīng)發(fā)亮,半邊天都是紫紅色的,太陽快露頭了。
整個山寨都彌漫著勝利的喜悅,經(jīng)過一夜的拼殺他們不但阻擊了官兵的圍剿,還徹底把官兵趕出了老熊嶺。
他們大獲全勝!
可是在火鳳凰的高腳樓里,卻彌漫著一股凝重的氛圍。
火鳳凰表情嚴肅的端坐在大廳的椅子上一言不語,讓宋啟明和小玉也敢說話。
半晌,火鳳凰才開口說:“你們今天就可以下山了。”
火鳳凰能立刻兌現(xiàn)諾言放他們下山,宋啟明自然求之不得,可心里卻有不少疑惑需要解答,他咬了咬牙,說:“大當(dāng)家,我有件事想不明白,希望你能告訴我。”
“你說。”
“為什么你知道了李慕青的事后,沒有任何反應(yīng)?”
火鳳凰臉上露出了無奈的笑容,說:“因為兩權(quán)相害取其輕,無論我做什么樣的安排也無法阻止這件事發(fā)生。不過我沒想到,你居然真敢陪著李慕青。”
“什么叫兩權(quán)相害取其輕?”
“給我下毒的人是吳大山,他和吳道仁暗中有勾結(jié),所以昨晚吳道仁攻打山寨時,我不敢讓吳大山帶人迎戰(zhàn),必須親自上陣。我雖然很想把吳道仁扳倒,可李慕青和整個山寨的安危比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宋啟明怔了怔,不解的問:“既然你早知道是吳大山給你下的毒,為什么不把他抓起來?”
“山寨上的兄弟大部分是吳大山帶來的,在山寨被官兵圍攻的時候抓他不但會人心動蕩,也會發(fā)生很多不可預(yù)期的事情,所以我必須要找個恰當(dāng)?shù)臅r間和機會才行。如今吳道仁已經(jīng)退兵也是該把他拿下的時候了,不過拿下他之前,必須先把你們松下山,也免得你們受牽連。”
火鳳凰雖然說的很輕松,可宋啟明還是聽出了里面的兇險,火鳳凰并沒有十足的把握把吳大山拿下,不然也不會急著讓他和小玉下山了。
從這點來看,火鳳凰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有情有義。
小玉緊張的問:“大當(dāng)家,你的意思是吳大山準備造反了?”
火鳳凰點點頭,說:“如果我猜的不錯,他晚上就會有所行動。”
宋啟明愣了片刻,說:“不對啊,吳大山如果真想造反,昨晚你在前方御敵,他在山寨坐鎮(zhèn),完全可以和吳道仁里應(yīng)外合對付你。可他為什么沒那么做?”
“因為我把他的親信都調(diào)到了山下。”
“可是……”
火鳳凰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和兩個不相干的人做過多的解釋,她抬手打斷宋啟明說:“好了,這件事和你們沒關(guān)系。”
她起身從柜臺上取下一個包裹,說:“這是些盤纏你們兄妹帶上,如果路上在遇到劫道的山匪就報我的名號,那些人都會給我些面子。”
小玉接過沉甸甸的包裹,說:“大當(dāng)家,這是不是有些多?”
“你們救了我一命,又給山上的兄弟治傷,這點錢不算什么。”她看向宋啟明說:“小兄弟,你醫(yī)術(shù)不錯心地又好,可以用這些錢去開個醫(yī)館,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醫(yī)術(shù)救更多的人。”
宋啟明拱手說:“謝謝大當(dāng)家,這些錢就當(dāng)是我借你的,將來有機會一定還給你。”
火鳳凰臉上露出了笑容,說:“好。山水有相逢,希望我們將來還能見面。”
和火鳳凰告別,宋啟明和小玉牽著火鳳凰為他們準備的馬下了山,到了山下小玉回頭往上山上看,擔(dān)心的問:“啟明哥,你說大當(dāng)家能制服得了二當(dāng)家嗎?”
“能,一定能。”
“為什么?”
“因為大當(dāng)家有情有義,山上的人都擁護她。”
小玉“噗嗤”一聲笑了,說:“現(xiàn)在你終于認可她了。”
想起之前對火鳳凰的偏見,宋啟明不禁有些尷尬,說:“日久見人心嘛。”他拍了拍馬的身子,問:“你會騎馬嗎?”
“會一些。”說著話,小玉有模有樣的翻身上了馬。
宋啟明學(xué)著小玉的樣子也上了馬,馬身一動嚇得宋啟明趕緊抓緊了韁繩,見宋啟明一臉的緊張,小玉笑著說:“啟明哥,原來你不會騎馬啊?”
“第一次騎。”
“用雙腿夾緊馬肚子。”小玉給宋啟明做示范,說:“像我這樣,手里的韁繩不要拽太緊……”
在小玉的悉心指導(dǎo)下,宋啟明很快掌握了騎馬的技巧,然后兩人騎著馬開始趕路,當(dāng)宋啟明能熟練運用騎馬的技巧后,還興致勃勃的小跑上一陣。
閑言少敘,兩人騎著馬一路北上,在天色暗下來的時候,趕到了平安縣城,然后住進了一間客棧。
第二天一早,宋啟明決定去買一副針灸針,因為在古代行醫(yī)治病,針灸是治病最主要手段,宋啟明既然是醫(yī)生將來又想憑醫(yī)術(shù)做出番事業(yè),吃飯的家伙總不能少。
在古代沒有專門售賣醫(yī)療器械市場和門店,要想購買行醫(yī)的器具只能去大的藥房,而且古代藥房沒有單獨的體系,一般都是兼顧治病和抓藥,有些類似于現(xiàn)在的醫(yī)院和診所。
經(jīng)過打聽,宋啟明和小玉來到了一家這叫百草堂的藥房。
不知道是不是太早的原因,百草堂內(nèi)十分冷清,幾個伙計正沒精打采的擦拭著柜臺,一個四十多歲身穿長褂的人,則坐在搖椅上,悠閑的喝著早茶。
他是百草堂的掌柜馬春秋,也是個行醫(yī)多年的郎中。
宋啟明走到柜臺前,問:“伙計,店里有行醫(yī)的針灸售賣嗎?”
“有。”
伙計看了眼宋啟明,從柜臺深處拿出一盒針具放在柜臺上,針具盒子上布滿了灰塵,可見平時很少有人賣這類東西。
盒子里的針銀光發(fā)亮,長短不一共有九根,宋啟明拿起一根查看,說:“做工不錯,只是質(zhì)地太差了,還有沒有好一點的?”
“這已經(jīng)是店里最好的針具了。”
宋啟明把針具還給伙計,說:“那我再去別的地方看看。”
“行。”伙計收起針具,無所謂的說。
宋啟明帶著小玉剛想離開,坐在搖椅上喝茶的馬春秋突然開口說:“等等。”
(https://www.dzxsw.cc/book/10760692/1416736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