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痢疾
吳道仁把宋啟明帶到書房,泡上了茶水,說:“現在平安縣禾木村發生了疫情,宋郎中妙手回春吳某想勞煩你跑一趟,不知宋郎中愿不愿意?”
“既然是治病救人,我義不容辭。”
吳道仁沒想到宋啟明答應的真爽快,忙站起身高興的說:“想不宋郎中小小年紀就有此仁心仁術,實在令吳某欽佩,吳某先在這里替禾木村的百姓謝謝你。我大明朝能有宋郎中這種濟世良醫,實乃我大明朝的福分。”
“吳大人過譽了。我只不過是一個小小中醫不堪此贊譽。”
“是宋郎中你過謙了。宋郎中你看這樣好不好,等你從禾木村回來就留在平安縣,我給你選個地方開個醫館。如果你能留下那可是我平安縣百姓的福分。”
“多謝吳大人好意,等小夫人的病情穩定之后,我還要去京城。”
“宋郎中是京城人?”
無論是當代還是古代,京都多權貴是恒古不變的。
吳道仁為官多年,做任何事情都極其小心謹慎,經過詢問,得知宋啟明不是京城人,在京城更沒權貴親戚后,也就把最后的顧慮也打消了。
宋啟明不想在個人問題上做過多說明,說:“吳大人,那我什么時候動身呢?”
“當然是越快越好。”
“那明天吧。”
“那太好了,到時我會派馬秋春和你一起去,他雖然醫術不如你,但對平安縣的民風民情很熟悉,你有什么事就吩咐他去做。”
“吩咐不敢當,他是前輩……”
第二天一早,雨后的空氣格外清新,馬秋春帶著兩個伙計和宋啟明趕往了平安縣的禾木村。
禾木村距離平安縣有四十多公里,平安縣多丘陵,禾木村就在兩個丘陵之間。一行人趕到禾木村的時已經是中午。
村子雖然不大,可剛進村子,宋啟明就感覺到了一股死氣,在村里看不見一個人,只有兩條老狗無精打采的趴在一個石碾子下面。
他們敲開了一戶人家的大門,一個六十多歲的老翁走了出來。
“你們找誰?”
馬秋春說:“我們是平安縣令吳大人派來給村里看病的醫生,請問里長家住哪里?”
古代村莊和現在的村莊差不多,村里都有個替官府當差辦事的人,根據朝代不同叫法也不一樣,但職責都大同小異,相當于現在的村長。
因為明代是保甲制度的,所以明朝的村長被叫做里長。
老翁立刻面露喜色,說:“真是愛民如子的縣老爺,我們可有救了。幾位跟我來,我立刻帶你們去里長家。”
在老翁的帶領下,他們很快來到了里長家。相比于其他村民,里長家境不錯有三間磚瓦房。
禾木村的里長今年四十多歲叫趙正。說明來意后,趙正先是對平安縣的父母官感恩戴德了一翻,然后才開始介紹疫情。
禾木村的疫情有點怪,全村老小有三分之二的上吐下泄,請了三四個郎中,都說是熱痢。可開了方子后,村民服用后見效甚微,多有反復,而且村里已經死了十多個人了。
為此有人說村里人是得了虛耗癥,鬧得人心惶惶,白天都不敢出門了。
宋啟明不解的問:“什么叫虛耗癥?”
馬春秋把宋啟明拉倒一邊,說:“宋老弟,虛耗癥就是鬧鬼,意思是說禾木村招來了禍害的惡鬼。”
宋啟明不由的一怔,然后說:“遇到疑難雜癥治不好,就往鬼怪身上扯也太荒誕了。”他轉身對趙正說:“里長,你帶我們去看看村里的病人吧。”
“行,你們跟我來。”
在趙正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一戶村民家,房間里彌漫著一股臭味,一家五口人都奄奄一息的躺在床上,和他們說話都回答都有氣無力。
除了宋啟明,其余人都立刻捂住了摳鼻。
宋啟明徑直來到床前,伸手摸病人的額頭,根據他的臨床經驗立刻確定病人在發高燒,而且溫度在40以上。
掰開嘴巴查看口腔和診脈后,宋啟明問村民:“你哪里不舒服?”
村民說不出話來,里長趙正替他回答,說:“渾身發冷,肚子疼,腹瀉,大便帶血,全村患病的人都是這個癥狀。”
宋啟明說:“之前郎中來村里看病開的藥方給我看下。”
“好,你們稍等。”
不一會時間,趙正拿回來三個藥方。
三個郎中開了三幅藥方,內容大同小異,都是治療痢疾的藥方。
宋啟明也認為是痢疾,而且三個郎中的開出的藥方也都是藥證相符,可為什么病人卻收效甚微,多有反復呢?
痢疾是中醫的叫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拉肚子。西醫的叫法是結腸炎,在臨床上又分為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結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
痢疾發病的原因基本是因為吃了不干凈的東西,所以全村三分之二的人都鬧肚子,宋啟明偏向于是集體食物中毒。
在藥證相符的情況下,病情出現反復和收效甚微的情況,宋啟明認為不外乎兩種情況:
一,病人在吃了藥后,又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再次中毒;
二,藥材有問題,也就是說用了假藥材。
不過,宋啟明更偏向于前者。
“里長,村里患者煎藥是統一煎藥嗎?”
“不是,都是村民自己煎藥吃。不過有時村里抓藥的人多,我會親自去跑一趟。畢竟他們患病或者家人患病需要照顧,去外面抓藥不方便。”
“為什么不統一治療抓藥?”
趙正苦笑,說:“我們村很窮,很多人家里都揭不開鍋了,哪里還有錢抓藥啊,后來見家里條件好的抓藥吃了也不見效,那些窮苦人家就更沒幾個去抓藥了。有了虛耗癥的說法后,有些村民就去觀音廟求些觀音土吃,但也不見好。”
“那難道就這么等死?”
“沒辦法,誰讓我們窮呢,這兩年收成也不好,大部人連賦稅都交不起了。”
馬春秋笑著說:“里長,這次給村民們治病抓藥費用全部由縣里出。我可以向你保證,每個患者都有藥吃。”
趙正高興地說:“那太好了,如果把我們村疫情治好,我一定組織村民敲鑼打鼓的去感謝吳大人。”
馬春秋含笑點頭,然后看向宋啟明,問:“宋老弟,你覺得村民是什么病?”
“我和前面三個郎中的看法一致。”
“那你開個方子吧,我現在就讓伙計回縣里抓藥。”
(https://www.dzxsw.cc/book/10760692/1416736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