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街頭巷議
拿到了妙峰山五里溝的墾荒文書,宋啟明立刻開始著手自己的偉大事業。
首先,他找到了桿子幫的趙大洪,讓他幫自己召集京城的難民,讓那些背井離鄉為了口吃的,出來乞討的人去墾荒。
趙大洪是個正常人,他也不能理解宋啟明為什么要到妙峰山去墾荒,而且還是老山溝里,但宋啟明吩咐的事自己照辦就行,反正對自己也沒什么壞處,更何況宋啟明很大方,一出手就是八千兩白銀。
八千兩銀子主要是召集難民,采購糧食和開墾工具的,當然也少不了趙大洪的辛苦費。
不到三天時間,趙大洪召集了八百多難民,然后浩浩蕩蕩的奔向妙峰山五里溝。
能去妙峰山墾荒,對難民來說求之不得,難民逃難無非是為了吃口飯,活下去,在京城討飯討不到吃的也要餓肚子,也要睡大街,還不如去墾荒,不但有飯吃還能吃飽何樂而不為呢,以至于京城那些家里貧窮吃不到一日三餐的人,都恨不得跟著去墾荒了。
總之一夜之間,京城的難民都消失了。惹得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奇怪啊,街上那些討飯的難民都去哪里了?”
“你還不知道呀,去墾荒了。”
“朝廷頒布了墾荒令?我怎么知道?”
“朝廷打仗都沒錢,哪有閑錢安排難民墾荒。是宋啟明召集難民墾荒的,聽說那些叫花子,每天都有白面饃饃吃,隔三差五還有肉。我都想去了。”
“新學創始人宋啟明,宋大人家的公子?”
“除了他,整個京城還能找出一個叫宋啟明的么。即使有,誰還有他這么大氣魄。”
“宋公子果然是賢者啊。嗯?你笑什么?”
第三個人說:“你要是知道他著難民去那里墾荒,就不這么說了。”
“去那里墾荒了?”
“妙峰山,五里溝。那地方兇險啊,前幾年還有獵人在五里溝打了兩只吊睛猛虎呢。”
“啊?京城附近的荒地那么多,為什么要去五里溝開荒?”
“誰知道啊。”對方頓了頓,小聲說:“不過我聽到一種說法……”
“什么說法?”
“聽說所謂的新學根本不是出自宋啟明,而是大才子謝佳軒。宋啟明不過是鸚鵡學舌罷了。”
“不會吧。”
“怎么不會,兩本新學著作上,可都有謝大才子的署名,如果謝大才沒有參與新學,怎么會有他的名字。”
“說的倒也是。”
“你想宋啟明不過是個郎中而已,一個郎中能有多大的才學,他如果真有才學,想救國不應該當郎中,應該去考科舉啊。可謝大才子不一樣,朝廷好幾次想讓他做官,他都不做。”
“有道理,有道理。”
“你在看宋啟明這次讓難民去妙峰山開荒,多不可理喻,像是有智慧的人做出的事么?傻子都不會這么干!”
“聽你這么一說,宋公子在我心里的形象真是一落千丈啊。”
“也不能那么說,畢竟宋公子開醫館經常免費給患者治病抓藥,而且他又是謝大才子的朋友,謝大才子可不是什么朋友都交的。所以宋公子人品應該還是不錯的,但能力嘛……就不好說了。”
“可有一點我不明白,如果新學出自謝大才子,他為什么要讓宋啟明出風頭?”
“這就不好說了。”
這時又有人加入了討論,說:“道理很簡單啊,但凡新學出現,總會引起爭議,鬧不好還會掉腦袋,劉丞相父子的事你們也都知道吧。差點不就要了宋啟明的腦袋,最后為什么宋啟明能全身而退,你們以為只是因為燒錯了書么?絕對不是,是因為宋啟明是福王爺的未來女婿,是宋大人的兒子,他背景硬啊。劉丞相可以不把宋大人放在眼里,可敢不看福王爺的面子?我可聽說,當天福王爺也在現場。”
“照你這么說。是謝大才子怕惹上殺身之禍,特意找了個為自己發聲的喉舌?”
“不是么?我敢說,如果宣揚新學的不是宋啟明,而是謝大才子,他就是十顆腦袋也不夠砍的。”
“你這么說就有點過分了,謝大才子根本不是那種人。”
“人心隔肚皮,知面不知心,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蟲,你怎么知道他怎么想的。”
“不管怎么說,你也不能污蔑謝大才子,他們是我們讀書人的楷模。”
“唉吆,你是讀書人啊。失敬失敬。不過我還是要說,讀書人的心眼最復雜。”
“你,你,你這是污蔑,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你污蔑讀書人,就是污蔑孔圣人!”
“去你娘的,這和孔圣人有什么關系!”
“你怎么罵人!講不過道理就罵人,和市井地痞有什么區別!”
“我不但罵你,老子還打你呢……”
“唉吆……打人啦,殺人啦,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啊……打讀書人啦……”
人們紛紛上來勸架。
“別打了,別打了……”
相比北京城街頭上的打罵喧鬧,在京城的官場上也在暗流涌動。
在宋啟明到處奔波的這個半個月里,各方勢力展開了瘋狂的角逐廝殺,其中以浙黨和東林黨最為激烈。
京城傳來軍報:
手握兵權的浙黨人物,楊嗣昌奉命領十萬大軍趕往潼關平反,走到半路時天降大雪,一下就是三天三夜,因后勤保障不足,士兵凍死凍傷上千余人,只好在原地休整,耽誤了行軍速度。
與此同時,潼關駐軍將領洪承疇和孫傳庭率軍伏擊李自成的義軍,李自成大敗帶著殘部逃回了陜西。
這份軍報無疑證明了當時宋樂山的策略是正確的。
這讓因宋樂山被責罰閉門思過而偃旗息鼓的東林黨,立刻活躍起來,轉而開始寫折子痛斥劉宇亮,說他誤國,給皇帝出了昏招,致使楊嗣昌的軍隊受困,有失天威,勞民傷財。
其實,堅持要派楊嗣昌帶領去潼關的是朱由檢,劉宇亮不過是附和了朱由檢的意思。但朱由檢是皇上,不能指責天子,必須有個人出來背黑鍋,這個黑鍋自然就落在了劉宇亮頭上,而且劉宇亮還不能推卸責任。
東林黨這一波攻勢,打了劉宇亮一個措手不及,幾乎每次廷議,都會有人提出這件事來,朱由檢壓都壓不下去。
但劉宇亮也不是吃素的,很快開始以宋啟明講新學宣言反動言論為由,攻擊東林黨。說東林黨控制社會輿論,排除異己,其心可誅……
(https://www.dzxsw.cc/book/10760692/1416733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