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唐頌進行曲 > 《六韜戰陣篇章》

《六韜戰陣篇章》


  蕭寒說:《六韜第三十二章節了》
三陣第三十二
本篇論述了布列陣勢的方法,首先介紹了天陣,即根據各種天象布列陣勢;接著介紹了地陣,即根據各種地形布列陣勢;最后介紹了人陣,即根據武器裝備和部隊的實際情況布列陣勢。
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為天陳、地陳、人陳,奈何?”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為天陳;丘陵水泉,亦有前后左右之利,此為地陳;用車用馬,用文用武,此為人陳。”
武王曰:“善哉!
它的意思為:武王問太公說:“用兵作戰時布設的所謂天陣、地陣、人陣,是怎么回事?”
太公回答說:“根據日月、星辰、北斗星在我前后左右的具體位置來布陣,就是所謂的天陣;利用丘陵水澤等地形條件來布陣,就是所謂的地陣;根據所使用的戰車、騎兵等兵種和政治誘降或武力攻取等不同戰法布陣,就是所謂的人陣。”
武王說:“好啊!”
疾戰第三十三
本篇論述了突圍作戰的方法。當部隊被敵人包圍,與前后左右的聯系被切斷、糧道被阻絕而成為“困兵”時,在作戰指導上,首先應以最快的速度突圍,迅速擺脫不利處境,所謂“暴用之則勝,徐用之則敗”。其次是在突圍過程中,先以車騎擾  亂敵人,繼用主力實行中央突破,即可達到突圍目的。最后,突出敵人包圍圈后,對尾追之敵,要設伏加以圍殲。
武王問太公曰:“敵人圍我,斷我前后,絕我糧道,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則勝,徐用之則敗。如此者,為四武沖陳,以武車驍騎驚亂其軍而疾擊之,可以橫行。”
武王曰:“若已出圍地,欲因以為勝,為之奈何?”
太公曰:“左軍疾左,右軍疾右,無與敵人爭道,中軍迭前迭后。敵人雖眾,其將可走。”
其意思為:武王問太公道:“如果敵人從四面包圍了我軍,切斷我軍與外界的聯系,斷絕我軍的糧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辦?”太公答道:“這是天下處境最困難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下,急速突圍就能勝利,行動遲疑就會失敗。突圍的方法是,把部隊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沖陣”戰斗隊形,使用強大的戰車和驍勇的騎兵,打擊震駭敵軍,使其陷入混亂,然后迅速突擊,這樣就可以橫行無阻地突圍出去了。”
武王問:“如果我軍已成功地突出重圍,還想乘勢擊敗敵軍,又該怎么辦呢?”
太公答道:“應該以我左軍迅速向敵左翼發起攻擊,以我右軍迅速向敵右翼發起攻擊,不要和敵人爭奪道路以免分散兵力,同時以我中軍向敵輪番突擊,或擊其前,或抄其后。這樣,敵軍雖多,也能將其打敗。”
必出第三十四
本篇論述了夜間突圍作戰和渡過江河的方法。突圍作戰的方法是:有充足的器械,有恿猛的戰斗精神;了解敵情、選擇敵人力量薄弱的地段為突破口;突圍應力爭突然性,時機選擇在夜間;突圍時應讓勇敢善戰的前鋒在前打開通路,大部隊隨后跟進,并設置埋伏,阻敵追兵。渡過江河時,首先應有各種渡河器材,其次是應鼓勵士氣、明告將士,“勇斗則生,不勇則死”,破釜沉舟,義無反顧,一往無前。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敵人四合而圍我,斷我歸道,絕我糧食。敵人既眾,糧食甚多,險阻又固。我欲必出,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為寶,勇斗為首。審知敵人空虛之地,無人之處,可以必出。將士人持玄旗,操器械,設銜枚。夜出。勇力、飛足、冒將之士居前,平壘為軍開道,材士強晉為伏兵居后,弱卒車騎居中。陳畢徐行,慎無驚駭。以武沖扶胥前后拒守,武翼大櫓以備左右,敵人若驚,勇力、冒將之士疾擊而前,弱卒車騎以屬其后,材士強弩隱伏而處。審候敵人追我,伏兵疾擊其后,多其火鼓、若從地出,若從天下,三軍勇斗,莫我能御。”
武王曰:“前有大水、廣塹、深坑,我欲逾渡,無舟楫之備,敵人屯壘,限我軍前,塞我歸道,斥候常戒,險塞盡中。車騎要我前,勇士擊我后,為之奈何?”
太公曰:“大水、廣塹、深坑,敵人所不守,或能守之,其卒必寡。若此者,以飛江、轉關與天潢以濟吾軍,勇力材士從我所指,沖敵絕陳,皆致其死。先燔吾輜重,燒吾糧食,明告吏士,勇斗則生,不勇則死。已出者,令我踵軍設云火遠候,必依草木、丘墓、險阻,敵人車騎必不敢遠追長驅。因以火為記,先出者令至火而止,為四武沖陳。如此,則吾三軍皆精銳勇斗,莫我能止。”
武王曰:“善哉!”
其意思為:
武王問太公說:“統率軍隊深入敵國境內,敵人從四面合圍我軍,切斷我軍的退路,斷絕我軍的糧道。而敵軍數量眾多,又糧食充足。并占領了險阻地形,守御堅固。我想突圍而出,應該怎么辦?”
太公答道:“突出敵人包圍的方法,兵器器材至關重要,而奮勇戰斗則最為首要。仔細查明敵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無人防守的處所,乘虛而擊,就可以突出包圍。突圍的部署是:將士們都拿著黑色的旗幟,手持器械,口中銜枚,乘著黑夜行動。使勇敢有力、行動輕捷、敢于冒險犯難的將士擔任先鋒,攻占敵人某些營壘,為我大軍打開通道;使有技能而勇敢的武士使用強弩,作為伏兵,隱匿在后面掩護大部隊行動;讓老弱士卒和車騎在中間行進。部署完畢后,沉著行動,謹慎從事,不要驚慌,使用武沖扶晉的戰車在前后護衛,用武翼大櫓的戰車在左右掩護。如果敵軍發覺我軍的突圍行動,我勇敢有力的先鋒部隊即迅速發起沖擊,向前推進,老弱士卒和車騎隨之跟進,有技能而配備有強弩的武士則隱蔽地埋伏起來。當敵人前來追擊我軍時,我伏兵就迅速地攻擊它的側后,并大量使用火光、鼓聲亂敵耳目,使其感到我軍仿佛是從地下冒出,從天上降下,全軍奮勇戰斗,敵人就不能阻止我軍的突圍了。”武王問:“如果前面有大河、寬塹、深坑阻礙,我軍要逾越而過,但又沒有準備船只。敵人屯兵筑壘,阻止我軍前進,堵截我軍退路,其斥候又戒備森嚴,險要地形全被敵人占據,敵人的戰車、騎兵又在前面阻截,勇士又在后面襲擊,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辦?”
太公答道:“凡是大河、寬塹、深溝之地,敵人一般是不會設防的。即使設防,兵力也一定不會很多。這樣,就可以用飛江、轉關和天潢等工具將我軍擺渡過去。派遣勇敢的武士按照指定的方向,沖鋒陷陣,拚死戰斗。并先焚毀我軍的輜重,燒掉我軍的糧草,明確告訴全軍將士,奮勇作戰就能生存,畏縮怯戰就是死亡。已經脫離危險之后,就讓我軍前衛部隊設置煙火信號,派出遠方斥候警戒,占領叢林、墳墓和險阻地形。這樣,敵人的戰車和騎兵就必定不敢長驅遠追了。設置煙火信號的目的。是為了指示先期突圍的部隊至有火的地方集結。并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沖陣戰斗隊形,這樣,我全軍將士都精銳而勇猛戰斗,敵人就無法阻止我軍了。”
武王說:“說得好啊!”
軍略第三十五
本篇論述了在江河湖沼地帶作戰時必須準備的各種裝備器材。首先強調了“凡帥師將眾,慮不先設,器械不備,教不素信,士卒不習”,難以取得戰爭的勝利。接著,分別論述了攻城圍邑、行軍宿營、越過溝塹、渡過江河等等所應準備的各種裝備器材。最后指出:“三軍用備,主將何憂?”即只要器械準備周全,訓練精熟,就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
留,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帥師將眾,慮不先設,器械不備;教不素信,士卒不習。若此,不可以為王者之兵也。凡三軍有大事,莫不習用器械,攻城圍邑,則有轒辒、臨沖;視城中則有云梯、飛樓;三軍行止,則有武沖、大櫓,前后拒守;絕道遮街,則有材士強弩衛其兩旁;設營壘,則有天羅、武落、行馬、蒺藜;晝則登云梯遠望,立五色旌旗;夜則設云火萬炬,擊雷鼓,振鼙鐸,吹鳴笳;越溝塹,則有飛橋、轉關、轆轤、鉏铻;濟大水,則有天潢、飛江;逆波上流,則有浮海、絕江。三軍用備,主將何憂?”
其意思為:
武王問太公說:“領兵深入敵國境內,遇到深溪大谷和難以通過的河流,我軍尚未完全渡過,忽然天降暴雨,洪水涌來,水位大漲,后面的軍隊被水隔斷,既沒有船只、橋梁、又沒有堵水用的草料物資。在這種情況下,要使全軍渡過,使軍隊不至滯留太久,應當怎么辦?”
太公答道:“大凡率領軍隊作戰,如果計劃不預先擬定,器械不事先準備,平時訓練沒有落實,士卒技術不熟練,就不能算是王者的軍隊。凡是軍隊有大的軍事行動,沒有不訓練士兵熟練使用各種器械的。如攻城圍邑,就用轒辒、臨車和沖車等各種攻城戰車;觀察城內敵情,就用登高的云梯和瞭望敵人動靜的飛樓;三軍前進和駐扎,就用武沖、大櫓等戰車在前后掩護;斷絕交通,遮隔街道,就用勇敢而有技術的士卒使用強弩控制兩側;設置營壘,就在四周布設天羅、武落、行馬、蒺藜等障礙器材;白天就登上云梯瞭望遠方,并設置五色旌旗報告敵情;夜晚就點燃煙火,并擊響雷鼓、敲動鼙鼓、搖動大鐸、吹響鳴笳,作為指揮信號;跨越溝塹,就用飛橋、轉關,轆轤、鉏铻等器械;渡越大河,就用天潢、飛江等船只;逆流而行,就用浮海、絕江等器材。三軍所需的器材用具都己齊備,主將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


  (https://www.dzxsw.cc/book/10334964/6022862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昭觉县| 广宁县| 永登县| 贡嘎县| 砚山县| 西华县| 闽侯县| 喀什市| 北京市| 高尔夫| 前郭尔| 吴桥县| 霍城县| 大新县| 红河县| 衡南县| 巴楚县| 都昌县| 峨眉山市| 兴安县| 西宁市| 苍南县| 富宁县| 大关县| 甘南县| 无棣县| 涪陵区| 阳泉市| 双流县| 车致| 泰兴市| 英德市| 永新县| 亳州市| 武冈市| 汤阴县| 浦县| 霞浦县| 大余县|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