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
如今整個大魏的糧倉,富庶之地都在南都政權手中,大魏不僅不敢主動斷絕商貿,還得擔心南都治下不賣東西給他們。
若真有那一天,就算渡厄神尊不下令攻打,很多地方也遲早會因為缺衣少糧而崩潰。
如今是大魏朝廷的官員得求著南都治下的商人去賣東西。
自然也不可能像是往日那樣嚴查關卡。
這自然給了民宣部可乘之機。
民宣部的輿論宣傳人員,既有年輕力壯的地痞滑頭,也有來自慈幼堂的一些聰慧機靈的孩子。
他們跟著商隊,輕而易舉就混入了大魏治下,將渡厄神尊治下的種種惠民政策,以及神尊政權的強大富庶,廣宣于大魏疆土。
自然,淮安參將投降并得到優待的事,也一并傳了過來。
三個月后
青州府
青州參將與青州知府兩人齊聚府衙內廳。
青州參將焦慮地在內廳來回踱步。
青州知府則是坐在那里,心不在焉,一遍又一遍地捋著胡須,胡須都要捋禿了。
終于,外頭進來一個衙役。
青州參將的眼睛頓時跟兩個燈籠一樣聚焦在衙役身上。
原本坐著的青州知府也噌地一下站了起來,急切地問道:
“渡厄軍到哪里了?”
衙役嚇了一大跳,結結巴巴道:
“大人……小的……午飯好了,小的只是來叫您和將軍吃午飯……”
青州參將一臉晦氣地揮了揮手:
“不吃不吃,沒胃口。”
青州知府也沒好氣地道:
“這都什么時候了,還吃什么午飯,不吃!”
衙役一臉悻悻地走了。
青州參將和青州州府對坐,長吁短嘆,不斷向外張望。
原來,兩人之所以如此著急,是聽說渡厄軍北上了。
看樣子是準備在過年前再收復一個府。
從兩個多月前,得知淮安參將主動投靠渡厄神尊,不僅保住了性命,更是連官職都沒下降,直接被調任成了神尊治下另外一個府的參將。
他們這才發現,原來渡厄神尊也并非一定要殺盡所有貪官污吏。
主動投降,是能為自己爭取到生機的。
渡厄神尊是如此神秘又強大,聽說就算拒不投降,神尊也能在千軍萬馬中取下將領們的人頭。
而且,就算神尊沒這等本事,就憑神尊如今占據的是大魏最富庶的地盤,那也是強不可擋的。
如今還死忠于大魏,無異于自尋死路。
自打那以后,兩人便私下聯絡著,準備向渡厄神尊投降了。
但神尊的軍隊那時候還在徐州,他們還沒歸順神尊,就被大魏派兵給收拾了,也不敢太早表態。
原以為青州離徐州也不算太遠,或許要不了多久,神尊的軍隊就直接揮師北上了。
到時候,他們順理成章地開城投降便是了。
誰曾想到,渡厄軍竟沒有直接北上,而是向西北方向去了豫省。
他們足足等了兩個多月,期間提心吊膽,生怕出了什么變故。
好不容易等到渡厄軍從豫省出來,重新回歸齊魯,接受了兗州的投降。
兩人歡欣鼓舞,總算快要到他們青州了。
于是,他們趕緊派了人手去查探渡厄軍的行蹤,打算等他們離七八十里左右,就好準備酒席,出城相迎。
期盼已久的事情,終于快要到來,兩人難免開始忐忑不安。
擔心自己不能像是其他投降的官員一樣,降品而襲,甚至渡厄神尊根本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也擔心自己手下的人背刺,把他們這兩位上官交出去做投名狀。
越是忐忑,時間就越顯得漫長。
終于,在下午酉時初,他們派出去的探子回來了。
兩人同時站起來,迫不及待地問:
“渡厄軍來了?”
探子是青州的一位普通守軍,對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也十分遺憾。
他一臉沉痛地道:
“回稟大人,沒有。渡厄軍去濟州府了。”
青州知府與參將頓時滿臉不能接受:
“怎么會,先前不是有風聲傳出,說渡厄軍就是往咱們青州來了嗎?怎么會去了濟州府?”
他們都準備好要招待渡厄軍在青州過年了。
“對啊,他們這一去濟州府,誰知道又要耽誤多長時間!”
探子道:
“因為濟州知府和參將,直接帶著人出城兩百里迎接渡厄軍。”
“那慧岸將軍覺得濟州知府與參將誠心可嘉,就轉道去濟州府了!”
青州知府與參將先是一臉被雷劈了的表情,隨即就咬牙切齒。
青州參將滿臉憤恨地狠狠吐了口唾沫:
“呸!沒想到那濟州知府與參將竟是如此不要臉皮!慧岸將軍明明早就透了風聲,說要先來我們青州,他們居然半道截胡!”
青州知府同樣氣得胸口上下起伏:
“我從未見過如此諂媚,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些人真是枉讀圣賢書!”
兩人義憤填膺地把濟州知府與濟州參將好一通罵,然后才想起正事:
濟州府離京城可比青州要近不少呢。
而且渡厄軍依舊占領了豫省不少地方,直接從濟州府北上也不是不可能。
那他們青州府,不就被撇下了嗎?
這樣一想,兩人頓時坐不住了。
趕緊帶著一干人馬去濟州府求見慧岸將軍,表明自己歸順神尊的誠意。
*
慧岸一路帶兵北上,順利到不可思議。
她以前跟著父兄東奔西走,也熟讀各家史書與兵書,就從未見過如此奇景:
一路州府,縣城的官員,幾乎都是爭先恐后地投降。
雖然每一個城,她都懷疑過是大魏朝廷的陷阱,嚴加考證后才進城。
但每個城最終的結果都證明,完全是她想多了。
這些大魏的官員,他們真的是誠心誠意想要歸順神尊。
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乖順得就如同一群小綿羊。
她一路行來,除了順手剿滅當地盤踞已久的山匪水匪,殺些惡霸勢力,幾乎沒正經打過仗。
每離開一個府,等著她的就是下一個府的政務或軍務長官,一個比一個誠心的迎接。
這些人,無不是爭先恐后向神尊投降。
她一路北上,一邊接受歸降,一邊留下兵馬和人手在當地主持分田地,改革軍制。
從頭一年秋天走到第二年春天,終于順利地來到了北直隸范圍內。
北直隸向來是京城勛貴與皇帝嚴密掌控之地。
這里不再有爭先恐后投降的官員。
即將靠近大名府的時候,她所率領的渡厄軍被京城派出來的禁軍攔住了去路。
慧岸覺得,接下來必定要開始打硬仗了!
(https://www.dzxsw.cc/book/10332272/2117881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