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 劉若宰的陰謀
其次,保證了朝廷的戰馬來源。
再次,也給了那些販賣馬匹的商人們一條活路,畢竟不能買賣戰馬,但是挽馬是可以買賣的,大明朝對于這些馬的需求量也很大,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市場。
第四,有效的避免了戰馬繼續流入到闖賊等反賊的手中!
囊囊太后也不傻,略一想,其中關竅也摸到了幾分,冷冷道:“只怕新成立的這衙門中,有人上下其手,收受賄絡,乃至于訛詐勒索我們察哈爾部。”
“請太后放心,這個衙門,本官會親自盯著。而且……”劉若宰笑了笑:“里頭也不都是朝廷派來的人,貴部也可以派人進來,以作監督。”
囊囊太后神色立刻緩和了許多,道:“如此甚好。”
她最擔心的,便是大明朝的那些官員到了察哈爾部,組成了這個能在相當程度上卡住察哈爾部很大一筆經濟來源的部門之后,就開始敲詐勒索,吃拿卡要,胡作非為。這可不是杞人憂天,處于末期的大明朝,幾乎已經爛到了根子里面,貪污成風,惡習無數,不貪污不勒索的才不正常。
若真是攤上了那么一批人,察哈爾部的苦日子就要到來了。
但現在,有了劉若宰的保證,就不用擔心這個了。而》一>本》讀》小說 且察哈爾部也可以派人進去,那就更能給自己爭取權利,保證察哈爾部的利益不受損。
至于好處,肯定是要給的,囊囊太后也是那種洞察世情,人情練達之人,自然曉得,該花的錢是不能省的。
“第三嘛。”劉若宰頓了一下,看了看囊囊太后的臉色,笑道:“便是編戶齊民了。”
聽到編戶齊民這四個字,囊囊太后頓時是臉色一變。
編戶齊民,乃是中原王朝征服了一些地區之后,對當地實施有效統治的一個很管用的辦法。
編戶齊民,厘清戶口,將百姓們進行保甲編制,然后通常下一步就是根據百姓數目來安排流官。這一系列動作下來,就是徹底的改土歸流,將土司的統治徹底瓦解,將當地納入朝廷的統治之下。
是以囊囊太后一聽劉若宰提出這個條件,幾乎要當場翻臉。
一旦改土歸流了,就意味著他們這些察哈爾部的貴族們徹底的失去對于族民的統治地位,變成名義上的貴族。而實際上的權力,都會掌握在那些明廷派遣的官員手中。
而且,改土歸流和之前劉若宰答應的她提出來的條件是相悖的,按照播州例,就是設立土司管理,而此時劉若宰又提出編戶齊民,這分明就是出爾反爾的。
怎么,欺負我沒見識么?囊囊太后心中冷笑。
見她神情,劉若宰便知道她想的什么,笑道:“太后切莫誤會,在下并非那個意思。”
囊囊太后冷笑道:“那你是怎么個意思?”
“只編戶齊民,不改土歸流。”劉若宰道:“只是統計出有多少部族,各個部族分別由多少戶口,登記造冊而已。這樣做,是為了讓京中的陛下和諸位大人們知曉察哈爾部到底有多少人,以后做事,也好有所思量。至于察哈爾部的內部事務,朝廷概不干涉,或許會任命官員,但所有官員,肯定都會是貴部中的貴人們擔當。至于誰來當,自然就是太后您來推薦了。”
囊囊太后面色稍霽,還心中還是有些狐疑的。她試探性的問道:“那既然如此,各部只需要把大體戶口數字報上來就成了吧?理當是不用太精細的。”
劉若宰含笑點頭:“太后言之有理。”
囊囊太后這才放下心來,點點頭,算是同意了這條。
劉若宰看似若無其事,其實心中卻是頗為的遺憾。提出這一條,其實他確實是居心險惡。
如果只是為了報給朝廷一個大體的戶口數目的話,根本用不著進行編戶齊民,他這么做,就是為以后改土歸流做準備。但此時囊囊太后已經起了疑心,他如果再堅持精確統計的話,只怕會引得囊囊太后更是疑心大起,反而影響大局。所以劉若宰只好先同意了囊囊太后的說法,至于這件事,只能徐徐圖之了。
他倒是也不著急,反正時間有的是。
“第四條。”劉若宰又伸出一個手指。
囊囊太后臉色一變,不悅道:“怎么這么多條件?”
“這是最后一條了。”劉若宰倒是不著急,笑吟吟道:“有什么話,現在就說出來,總比日后再沒完沒了的添加要好得多吧?在下這么做,豈不是正顯示了我大明的誠意?”
囊囊太后不置可否的淡淡一笑。
“第四條,乃是關于刀兵。”劉若宰緩緩道。
一聽他提到刀兵這兩個字,囊囊太后的神色也變得慎重起來。
兵戈乃國之大事,察哈爾部既然已經歸順了大明,雙方理所當然的,會由軍事上的對抗轉變了軍事上的合作,但怎么個合作法兒,那就得好生琢磨琢磨,研究研究了。
“貴部現在已經歸順大明,咱們之前也談妥了,貴部將遷往下水海,如此一來,貴部自然不會再對大明邊關進行襲擾。沒錯兒吧?”劉若宰道。
“嗯。”囊囊太后點頭:“自此為大明臣屬,自不會再做襲擾之事。”
“如此善莫大焉。”劉若宰笑了笑:“如此一來,大明便可以將更多兵力抽調入薊鎮遼東等地,大軍壓境,建奴覆亡指日可待!”
劉若宰提到的這些,其實就指出了收服察哈爾部之后,所引起的另外一個極為重要的連鎖反應。
察哈爾部當初虎踞漠南,窺視中原,使得大明不得不在九邊防線的這幾處重鎮上布置大量的兵力。
可以說,甘肅鎮,寧夏鎮,大同鎮,山西鎮等幾處邊鎮,其實都是為了防備察哈爾部為代表的漠南蒙古而設立的,不得不在此保持大量的兵力,防備他們對中原的入侵。
而現在,察哈爾部歸順,也會引得更多的蒙古部族歸順,漠南蒙古的威脅還在,在已經是急劇的降低,大不如以前。
如此一來,大明就可以適當的削減在這幾個邊鎮上的兵力,將更多的軍隊投入到和建奴作戰的戰場上,或者是調到中原地區鎮壓農民起義。
當然,更多的兵力投入肯定是可以改善一下情況的,但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說了。至于像劉若宰所期盼的那般大軍壓境,建奴覆亡的情況,更是幾乎不會出現的。和建奴的戰場,是曠日持久且艱難異常的,并不是多投入一些軍隊就能解決的。更何況,這幾個軍鎮的大部分軍隊,都不能稱為精銳。
【:】
!^!
%77%77%77%2e%64%75%30%30%2e%63%63/
(https://www.dzxsw.cc/book/102932/559192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