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崇禎七年 > 六七六 全力扶持

六七六 全力扶持


  廣袤的大地上,一片土黃中偶爾會出現幾塊斑駁的淺綠,終歸是春暖花開,萬物勃發,就算是這片荒涼偏僻的土地,也是開始生機復蘇。

  只是四野無人煙,路邊有不少良田,都是已經荒廢,里頭生滿了黃綠相間的雜草,在雜草中間,才是偶然能瞧見像是麥苗的東西。不少村落,也都是一片荒敗,只剩下了斷壁殘垣,一個人都瞧不見。

  想來,村中的百姓不是餓死,就是已經逃荒了。

  走出來這幾十里,都是這樣一幅場面。

  劉若宰掀開簾子的手往回一收,簾子掉下來,重新遮擋住了視線。他坐了回去,挺直的腰板兒也塌了下去,頹然嘆了口氣。

  比之自己去年離京來此上任的時候,似乎情況還更惡劣了一些。去年自己過來的那會兒,雖說也是流民塞于道路,民不聊生,村莊凋敝,卻也不至于是現在這副十室九空的樣子。一路瞧著,這里還能剩下多少民戶?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去年過來的時候,是從東而來,而現在,是向西而去。大同鎮的東邊,靠著宣府等地,環境還要好一些,有桑干河這條大河橫貫其中,能夠澆灌兩岸不少良田,是以整體還是要比大同鎮西富裕不少的。

  這邊,已經是不敢看了。

  \一\本\讀\小說  劉若宰固然是在感嘆民不聊生,但是身為冀北兵備道,他更關心的,還是在軍事領域。民戶大量逃亡,便意味著糧稅的大量減少,同時也說明,本地能夠出產的糧食,也大大減少。偏偏大同鎮北這邊,實在是太過要害,以至于必須要在這里維持相當大規模的軍隊。這些軍隊,人吃馬嚼的,消耗的糧食可是絲毫不會少。本地出產減少了,就只能從外地運,且不說會對國家的運力造成多大的負擔,就說糧食價格——鐵定也要飛漲!而糧食價格一上漲,倒霉的是誰?

  一個是城中的居民,一個就是拿餉銀的軍兵。

  日子會過得更艱難。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指望戰力提升么?

  “也不知道今年的銀子,能解過來多少?這兩年在東邊兒跟建奴打的難解難分的,遼鎮才是天下重心,能分到大同鎮頭上的錢糧就未必有多少,能落到冀北道的,又能有幾個?”

  劉若宰心中暗暗計較著,想了好一會兒,終歸是唯有嘆息而已。

  他這個兵備道,在冀北道是最了不得的大人物,但在這種事情上,卻又能有什么話語權?

  他又掀開簾子,瞇著眼睛,細細的打量外面的那些騎士。馬車周圍環伺的是謝鼎坤的兵,左邊的是董策的騎兵,右邊的則是白添福的,而在前后,則都是黃琬的家丁。本來劉若宰以為,這些人中,理當是黃琬的家丁最為強悍,畢竟黃琬手底下這三百家丁也是頗有名氣。但今日仔細一看,卻是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兒。

  這些騎兵,大致能分成三檔。

  第一檔就是董策的家丁,他們不但人皆有甲,長矛銳刀弓箭一應俱全,武器精良,而且其它方面也是同樣的出色。他們行軍,幾乎沒有什么噪音,只有交接差事的時候才發出幾個短促的音節。雖然沉默不語,但劉若宰看得出來,他是非常戒備,眼神始終四處掃視著,而且他們,也是派出去斥候探哨最多的。劉若宰一直在暗中觀察,董策似乎是把所有人分成了幾撥,輪流出去探哨。

  而其他那幾家,則都是象征性的派出去幾個了事兒。

  第二檔,當是白添福和謝鼎坤的人,就要比董策的家丁差上不少。

  第三檔,也就是最差的,便是黃琬的人。這些人,一個個的無精打采,在馬背上晃晃悠悠,似乎要睡著了一樣,瞧著便是惹人生厭。

  以前就知道董策能練兵,但現在劉若宰有了更深的感觸。

  他心里也有了些盤算。

  真想要有所作為,手上就必須有一支精兵。發下來的那些軍餉可是不夠養活所有人,與其毫無意義的撒下去,還不如把別的多克扣一些,擠出比較大的一部分來,供養一支精銳——比如說董策這些兵。

  董策的練兵能力,已經得到了劉若宰的認同,在他看來,只要是給董策足夠的支持,說不得他能練出一支絲毫不遜色于曹文昭麾下騎兵的精銳。

  他已經決定了,等回來之后,大部分資源都要往董策那里傾斜。

  董策自然還不知道這些事兒,他只是很認真的在坐著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在劉若宰面前表現,更是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傍晚時分,隊伍抵達了高山所。

  雖然還沒天黑,尚可以再往前走上一段,但再往前走,下一個能供給足夠大的地方歇腳,又是足夠安全的所在,就是大同左衛了,還要再走上幾十里,根本來不及趕到。

  高山所靠著十里河,不過是在十里河南,而劉若宰這一行人,從北而來,乃是在十里河北。十里河乃是臺河的支流,而臺河又是桑干河的支流。雖然名聲不顯,但春日的十里河,水量可是不小,河上既沒有橋梁也沒有浮橋,大部隊根本無法過河。

  沒法子,只好原地搭起帳篷,在野地里歇息。

  董策的家丁就沒幾個說話的,都是沉默而嫻熟的搭建帳篷,準備取水煮飯,沒一會兒的功夫就下了探哨,扎好了營地。而那邊廂,黃琬的家丁眼見得過不了河,不能去城中住著,都是怨聲載道,吵吵嚷嚷的在那兒瞎折騰,田實彈壓都彈壓不住。

  劉若宰也不管,只是冷眼瞧著,心里暗暗冷笑。

  “到時候克扣餉銀,第一個就要扣黃琬的!也不瞧瞧他每年拿那么多銀子,養出了一群什么玩意兒!”

  雖然沒能過河,但劉若宰還是命人拿著自己的名帖去了高山所——或者準確來說,應該是高山城了。大同鎮有兩個以高山命名的地名,一個名曰高山衛,在陽和城左近,后世的陽高縣,實際上就是高山衛和陽和城這片地界兒。而對岸的那座高山城,在大同鎮西六十里,內里駐扎了一千多官軍。雖然名字里帶著一個城字,但其規模級別,和磐石堡,弘賜堡這些軍堡是一樣的,但由于地理位置險要,卻是不屬于任何一個道或者路,而是大同鎮直管。

  劉若宰自然也就管不著人家,

  不過此次劉若宰皇命在身,到底要去做什么,大同巡撫當是知道的。劉若宰在定下出發日子的時候,就已經行文宣大總督和大同巡撫衙門,請他們行文地方,多加照拂。估計大同巡撫發了話兒,是以高山城那邊很是熱情,守備要坐鎮城中,不得輕離,便差遣了一個把總官過來拜見,一同過來的,還有整整一船的各種物資,有米面油,竟還有幾頭肥壯有肉的豬羊。

  當天晚上,可是吃了一頓肥的。

  第二日一大清早,繼續啟程。

  過了大同左衛的地界兒之后,繼續往西北,就又進入了冀北道的轄地,這就算是又回到劉若宰的地盤兒了。大同鎮的冀北道,其行政建制是非常有意思的。分為兩塊兒,一塊兒是分巡冀北道,一塊兒是分守冀北道。大同鎮劃分為諸路,其中北東路這一路的地盤,就相當于是分巡冀北道的地盤兒。也就是大同城以北的那一塊兒,緊鄰著邊墻的鎮羌堡,鎮河堡,弘賜堡這些地界兒。而分守冀北道,則是包括西路和井坪路這兩路,在大同城的西邊和南邊,這大片的區域,都是分守冀北道的。

  [微信關注”和閱讀”,發送“免費”即享本書當日免費看]

  一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https://www.dzxsw.cc/book/102932/559178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英县| 美姑县| 通化县| 乌拉特中旗| 无极县| 阳山县| 浦东新区| 南郑县| 平山县| 益阳市| 乃东县| 呼图壁县| 德安县| 赤壁市| 潼关县| 探索| 高州市| 长寿区| 隆林| 都兰县| 内丘县| 博乐市| 临潭县| 卓尼县| 济源市| 上栗县| 曲阜市| 蒙山县| 鹤峰县| 东丰县| 永定县| 白朗县| 韶山市| 大港区| 金川县| 洛阳市| 廊坊市| 罗江县| 江都市| 霍城县| 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