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九 金代大墓?
曾文信瞧了一眼,不由得暗自慶幸,幸虧這處地點是在山中,若不然的話,怕是遠遠的就要被人給瞧見了。若是報了官府,到時候說不定又是一番麻煩。
一切準備妥當,十幾個漢子被許勝給分成了兩撥,一撥為六人。第一撥六個人站在笑面金剛方才劃好的那個圈兒外面,手里都抄著鐵锨,許勝往手心兒里吐了口唾沫,嘿呦大吼一聲,手中鐵锨壓進土里,左腳踩在鐵锨鏟頭上面狠狠的一踩,這鐵锨便是入土一尺來深,然后雙手一振,用力往上一撩,一大鏟子土便是給扔到了一邊去。
“弟兄們,開工喲!”
許勝大喊一聲,剩下那五個人都跟著喊,鐵锨紛飛,朝著地面挖去。
他們很熟悉這個,力氣也是很足,因此沒多一會兒,那塊被笑面金剛劃定的區域,便是挖下去了足足兩三尺深。
到了這個深度,就不能站在外面挖了,一眾人都跳下去,在坑里接著挖,不過就是甩土往上的時候用力了一些,直接把那些土給甩到坑外邊兒去。
而第二撥那些人則是坐在一邊蓄養氣力。
又往下挖了兩尺多,到了這個深度,幾乎已經快到一人深了,便再也沒法子往坑外甩。許勝便招呼人拿出一個大竹簍子來,連上\一\本\讀\小說兩根繩子,下到了坑底。第一撥六個人里頭,尋了一個力氣最大的,讓他在坑上待著,下面幾個人鐵鏟紛飛,挖的土都扔到這大竹簍子里面去,然后坑上那人便是把竹簍子提上來,把里面的土給倒在一邊。
其實這個活計最是辛苦,比下面那幾個挖土的還要辛苦許多。雖說鐵鏟挖土,一刻不停息,但是每一次總歸不算多重,不耗費太大力氣,而這坑上的人,倒是隔一段時間才用把竹簍子拉上來一次,但這竹簍子裝了土之后,卻是極為的沉重,少說幾十斤也是有的,全憑臂力將之提上來,提上一次便是累的胳膊酸軟,跟面條兒也似,似乎是一點兒氣力都沒有了。
半個時辰之后,大約挖到了距離地面八尺左右的距離。
這會兒許勝的第一撥實在是扛不住了,所有人都是累的滿頭大汗,雖然還是冬末春初,天氣頗為寒冷,但他們卻是汗透重衣,從衣服下擺上一個勁兒的往外滴答水。于是幾個人便被用竹簍子給提上來,換了第二撥進去接著挖。
青云子在一邊瞧著,又看了曾文信一眼,心道這位倒是經驗豐富,很有些技巧的。
他手下這十二個人,而要挖的坑洞就那么大,十二個人都擠在那兒也是效率很低,六個人正好塞得滿滿的夠用,不多不少。分成兩撥,一撥力氣耗盡了換下一撥,如此輪換交替,足以保證不停歇的挖掘,進度便是很快。
又是半個時辰過去,第二撥也沒氣力了,許勝的第一撥反而是恢復的差不多,便又重新換下去。
這時候,坑洞的深度已經是達到了一丈四尺,也就是四米多。
這一次只下去了四人,許勝和之前那個站在坑外負責拉竹簍子的人留了下來,現在拉竹簍子的得增加到兩人了。一個是因為這坑洞越來越深,拉竹簍子需要耗費的力氣越來越大,一個人已經是力有未逮。而另一個原因則是——坑洞里面的空間越來越小了。雖說他們盡力維持著讓坑底和坑口始終保持一致大小,但這樣是很難做到的,畢竟人不是機器,沒法子那般精準,這等坑洞,除非是要打成肚大口小的那種形制,否則的話,肯定是越往下面打越小的。
現在坑底已經大約只有五尺方圓了,五個人已經逐漸不能容納。
從開挖到現在,已經挖下去這么深,卻是什么都沒發現,甚至連一塊磚瓦碎片這一類可以大致推斷墳墓年代的東西都沒有挖出來。只有土層,深厚的土層。
不過出現這種情況,青云子,曾文信這些經驗豐富的,卻是不驚反喜。一直到現在沒有挖到什么蛛絲馬跡,說明這座墓穴埋藏的很深,而埋藏的越深,便說明這座墓穴就規格越大,級別越高,里頭埋葬的人,身份地位便是越高。
畢竟一般人,就算是大戶人家,死后挖土一丈深就已經算是不錯。
現如今挖到一丈四尺了,連墓穴的頂部還沒有挖到,說明這座大墓深度至少也在兩丈以上,這就絕非是一般遮奢人家所能做到的。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青云子預測無誤的前提下的,若是青云子搞錯了,那就一切拉倒。若是地下沒有墓穴,那當然是挖多深都挖不到。不過對于青云子的判斷力,眾人是絕對信服的。這位老人家行走江湖這幾十年,還從來沒看走眼過!
又往下挖了三尺多,忽然坑下傳來一聲清脆的‘鏗’的一聲響。
正在一邊坐著的曾文信青云子幾個霍的一聲都是站了起來。
白日并沒有走多少路,一直都是閑呆著,是以他們這會兒也是沒什么倦意。再者說了,外面挖著,在里頭能睡得著才怪,心思都掛在這上邊兒呢!是以青云子他們干脆就在邊兒上坐著,無聊的瞎等。
也沒有說話,只有火把燃燒的蓽撥蓽撥的聲音。
方才充盈在耳邊的一直都是那等鐵鏟和厚重的泥土相摩擦發出來的沙沙聲,這會兒忽然傳來如此清脆的一聲響,頓時都讓他們興奮起來。
青云子尤其是如此,這個老頭兒本來到了這等年紀,就應該是沉穩之極才是。但他卻是那等從來隨性而為的性子,雖然年紀不小了,卻是一點兒穩重也不見。被人追殺通緝了那許久,現如今又能夠聚攏這許多人,肆無忌憚的盜墓,那股子豪氣上來,頓時就有些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意思了。
曾文信走到坑邊兒往下面張望著,問道:“挖出什么來了?”
下面的四壁上也都點了火把,不過從這兒往下看,卻是影影幢幢的看不真切。
下面的聲音傳來:“東家,似乎是幾塊磚瓦,俺們正在往外清理。”
在下面挖掘的人也是很有經驗的,方才傳來那鏗的一聲響之后,他們便是知道挖到了東西,不敢再下重手了,把手里的鐵锨靠在一邊,彎著腰小心翼翼的把那東西旁邊兒的土給情理開,把的那東西給掰了出來。
卻是一塊磚,兩片瓦。
幾個在下面挖土的人看了都是搖頭,心道這玩意兒能值多少錢,不過他們是知道的,東家和那些不知道啥來頭,能探墓能定穴的人,卻是很看重這玩意兒的。
“東家,是磚瓦,俺給你扔上去?”一個漢子扯著嗓子往上頭喊了一句,曾文信的聲音立刻傳來:“扔個屁!快快快,放竹簍子里頭提上來,小心點兒,可別弄碎了。”
“是,是。”下面的人趕緊應道。
竹簍子很快便是提了上來,青云子和曾文信趕緊圍了上去。待到竹簍子放到地上,許勝把里面的東西小心的擺在地上,幾個人都是湊上去看。張麻子很識趣兒的沒跟著湊熱鬧,他知道自己看也看不懂,便干脆取了一支火把打著,把這里給照的亮堂點兒。
果然只是磚瓦而已。
一塊磚,兩片瓦。
磚乃是一塊兒大方磚,四四方方的,很是厚重,邊長約莫為兩尺,厚度則是在七八寸上下,顯得非常之厚重大氣,簡直跟一塊兒石板也差不多,看重量至少也在幾十斤上下。這磚的顏色呈現出一種深灰色,比青磚的顏色要重得多,而雖然整體是四方的,但不如現在建城墻用的城磚那般四方規整,線條筆直,而是有些粗糙。不但表面坑坑洼洼的,而且還缺了一個角兒,并不怎么精細。
至于其最大的特點,則是表面有著一道道的橫紋,這些橫紋都是陰刻在磚上的,與其說是橫紋,倒不如說是橫痕要更貼切一些。這大磚足有兩尺長,兩尺寬,而每一道橫痕基本上都有一尺半左右的寬度,半寸左右的深度,看上去就像是拿著一個帶著三角兒頭的尖銳利器從大磚的表面狠狠的劃過去一道一般。
磚的表面布滿了這種橫痕,從上到下,足有十來道之多。
大伙兒瞧了,都是嘖嘖稱奇,挖了這么多年的墓,見得各種各樣的磚多了去了,卻還從來未曾見過這等磚呢!
這等體積,這等規格,還有上面的這些橫紋。
青云子瞧了,卻先是一驚,然后便是大喜,以至于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驚叫出聲道:“繩紋大方磚?這處墓穴說不定乃是一處金代大墓!”“繩紋大方磚?金代大墓?”論起眼力來,曾文信比之青云子要差了太多,一時間根本沒看出這玩意兒的來歷來,更別說從中判斷朝代了。不過這并不妨礙他的喜悅,畢竟他對斷代傳承什么的并不感興趣,他所感興趣的,乃是墓里面可能存在的財寶。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https://www.dzxsw.cc/book/102932/55916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