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五 青蚨甲
“那么……”
董策盡量的把自己的意思說的淺顯直白一些,免得謝蟲兒聽不懂:“制作這些棉片兒,需要什么工具?工作量大不大?是不是得專人才能做?”
“工具上面,倒是不講究。d-m”謝蟲兒道:“俺們用的是大木棍,據說有的講究的地方,用的是舂米的大杵,不講究的,什么都不用,直接放在地上拿腳踩都成。”
“這玩意兒,其實就是個費工夫的活兒,只要有耐性,能磨得下時辰,倒是不需要多大的本事,多大的力氣都能做。”謝蟲兒撓了撓頭,憨厚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當初俺造這棉甲的時候,有的時候還得俺婆娘幫忙,那婆娘一雙大腳,又有膀子力氣,給俺踩了不少棉片兒。”
眾人一聽,紛紛竊笑。有那素日里和他關系不錯的,又不知禮數,便大笑出聲,給杜建河狠狠的瞪了一眼,都趕緊閉嘴。
“人力密集型,對制造者要求很低,有耐心就成,不需要專業技能。”
董策心下一喜,暗暗記住了這些。
這一點,對他的計劃,可是至關重要的。
“那這棉甲打造的時候,最難辦的是什么?”董策又問道。
“甲葉。”這一次謝蟲兒沒有絲毫=一=本=讀=小說=猶豫,立刻便答道。顯然這個問題是非常容易就能斷定的。
他解釋了一番,原來棉甲里面那一層甲葉,按照規矩,也是必需得千錘百煉的才成,是和魚鱗鐵甲上面的甲葉是一個規格的。這種甲葉,打造起來非常不容易,蓋因現在的冶煉水平有限,因此就只能依靠人力的鍛打來將里面的雜質給排出去,最終達到一個相當的硬度和柔韌度。而這個過程,就被稱為——千錘百煉。里面的‘千’自然是有些夸張的,但是要說‘百’,還真是不夸張。每一片甲葉從開始鍛打到最后成形,達到要求,沒有幾百次是不成的。
說到底,其實跟打造兵器也沒什么區別。不過是一個大,一個小而已。
而打造甲葉,和壓薄棉片兒可不一樣,這就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和一定的技巧了,非得專門的鐵匠不成。
可是鐵匠的精力,鐵匠的數量都是有限的,因此一天能夠打造出來的甲片數量也是很有限的,于是甲葉就成了制約棉甲制造速度的一個最大因素。根據謝蟲兒的說道,往往是棉布都弄好了,就是甲葉來不了,制造的速度自然就上不去。
其實甲葉打造的速度慢也是制約鎧甲普及率的一個重要原因——像是大宋聞名天下的步人甲,六七十斤重的步人甲,一副就需要一千八百二十五個甲片,這些甲片得打造多久?耗費多少人力?
甚至哪怕是水力鍛錘之類的水力機械普及,也無法解決這一問題——根據后世的試驗,機械打造壓制出來的東西,質量是不如鐵匠鍛打出來的。當然,這些,董策就無從而知了。
“若是讓你們來打造甲葉,不算棉布的話,你們用多久能鍛造出一副棉甲需要的甲葉來?”董策問道。
“這個?”謝蟲兒聽了便有些撓頭,這個問題有點兒深,他便答不出來了。
最后還是趙鐵砧幾個腦袋湊一塊兒算了算,道:“回大人的話,怕是至少須得兩日才成。若是有些什么別的變故,說不定得三日。”
“兩日?甚至還要三日?”董策聽了很是不滿意。
不過他也知道這不是鐵匠們的問題,這個時代的技術和產能擺在這里,沒法子的事兒。
歷朝歷代以來,制造兵甲器具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可能就數北宋了。這個制造規模,幾乎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其工署則有南北作坊,有弓弩院,諸州皆有作院,皆役工徒而限其常課。南北作院歲造涂金脊鐵甲等凡三萬二千,弓弩院歲造角弝弓等凡千六百五十余萬,諸州歲造黃樺、黑漆弓弩等凡六百二十余萬。”
注意,是“歲造”,也就是每年中央制造一千六百五十多萬張弓,地方制造六百二十多萬張弓弩,加在一起超過兩千二百七十萬。大宋一年制造的弓弩,夠不夠給當時的歐洲兄弟,一人送兩張玩兒玩兒?
宋朝前期,在各州郡設立都作院,此時的大宋,國力強盛,一年一萬萬六千萬貫的財政收入,端的是財力雄厚之極。太祖時,諸州作院歲造弓、弩、箭、劍、甲、兜、鍪、甲葉、箭鏃等凡六百二十余萬,以后產量更是逐年提高。至神宗熙寧之前,單每年州郡上供京師的弓弩甲胄,便“以千萬數”。就單個作院而言,產量也不少。神宗元豐五年,朝廷令相州都作院造防城箭三十三萬支。要知道,宋代的都作院通常并非僅專門生產一種兵器,何況這三十三萬支箭僅僅是朝廷一次的拋造數額。由此可見產量之驚人。
但是這樣的產量,是建立在大宋這些都作院加起來數以萬計的工匠的基礎上的。單單是汴京的都作院,便常年有九千余工匠。
而盡管如此,甲胄的生產速度,也是上不去的——南宋時的湖州作院,朝廷給其下達的人物指標,最初是“日造鐵甲一副”,后“準省札。日造鐵甲二副,且以二年為期”。
由此可見甲胄生產之難。
不過如果真的嚴格按照規矩操作的話,打造出來的甲葉質量是非常好的,董策前世曾經見過一副出土的棉甲實物,剝開外面的棉布之后,里面的甲葉還有光澤,幾乎沒有生銹。非常堅固,若是不用大力氣,根本就掰不動。
若是按照趙鐵砧說的這個速度,得兩三年董策才能把手下的這些兵丁都裝備上鎧甲。
他可等不及。
說到底,就是人少規模小,還是得不斷的招募鐵匠,擴大規模。
董策回身向周伯道:“招募鐵匠的事兒,還得加大力度,在這個上面,別吝惜花錢,多少錢都沒問題。這樣,你找個時間,和趙大會談談,讓他實在不成,就把消息放出去,讓別的商賈也給他提供鐵匠。反正甭管是不是他自己找到的,只要是過他的手,咱們肯定給他抽成就是了。讓他眼光放長遠些,別只盯著那些蠅頭小利。”
董策的語氣淡淡的,也沒露出什么責怪的意思,但是熟悉他的周伯卻是知道:大人對眼下的規模和速度,是不太滿意的,只不過礙著自己的面子,不好明說罷了。
周伯心中有些忐忑,趕緊應下。他已經打定主意,待此間事畢,便立刻去找趙大會,緊著把大人交代下來的事情先辦好了。
“你們八個……”董策點了點這些會打造甲葉的,道:“從今日起,不需要干別的了,只要每日打造甲葉便好。”
“是!”眾人紛紛應了。
“另外。”董策向杜建河和趙鐵砧道:“從今日起,冷兵器組和熱兵器組,改為冷兵器隊和熱兵器隊,你們兩人分別為隊正,升任二級工匠。”
杜建河兩人大喜,趕緊跪地磕頭謝過,周圍人也都是投來艷羨的目光。這可是二級工匠啊!每個月能領到二兩糧食和二兩銀子!老天爺!咱們逃到磐石堡之前連飯都吃不飽,難不成再等幾年,也能跟杜爺和趙頭兒這般,升到二級工匠,每個月拿銀子?
董策擺擺手:“本官還沒說完呢!”
“從今日起,冷兵器隊這邊,分出來一個甲葉組,專門負責打造甲葉。趙鐵砧,你兼任這甲葉組的組正,直接管制。以后再來了鐵匠,四成分去熱兵器隊,四成分到甲葉組,剩下的兩成,分到冷兵器隊。分過來的這些鐵匠,未必都會打造甲葉,你就要安排人教給他們,務必要使其盡快學會,明白么?”
趙鐵砧鄭重道:“小的明白!”
他心中卻是一片喜意洋洋,自個兒現在當了隊正,又兼了一個組正,兩個差事在身上。而且以后再來新的鐵匠,六成歸自己管,四成才歸杜建河管,這就代表著以后自己手底下的人一定會超過杜建河。這是不是說,大人更看重自個兒這邊兒?
杜建河那邊廂卻是有些不是滋味兒,心里發苦,臉上自然是不敢表現出來的。
為了激發眾人的積極性,董策又拋出來一個甜餌:“誰先打造滿三百個甲葉,經檢查沒有次品的,便升一級工匠。趙鐵砧,杜建河,你們兩個把關,負責檢查。”
這一招果然奏效了,一聽打造的多了就能升一級工匠,眾鐵匠頓時都是激動起來,一個個摩拳擦掌的,恨不能現在就開始干活兒。
董策又掃了一眼那些不會打造甲葉的冷兵器隊眾人,寬慰笑道:“你們中有些人,已經打了不少長矛和騎兵刀了,刀矛上刻得都有名字,誰打造的一目了然,放心,本官不會虧待你們。等過幾日,你們中便該有人升一級工匠了。”
那些本來因為自己受了忽視而有些惶恐不安的工匠們頓時便安定下來,心里還有些激動和期盼——大老爺說的話,什么時候不算話過?更是干勁兒十足,都想著做那第一個升的。安撫了這些人,董策目光在眾人臉上緩緩挪過,開口問道:“你們,可知道青蚨甲?”眾人面面相覷,都說不知道。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https://www.dzxsw.cc/book/102932/559142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