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崇禎七年 > 三二二 日益壯大的工坊

三二二 日益壯大的工坊


  董策來的時候,張寒正在屋里寫字-

  屋子里雖然生了火,而且還是兩盆火,但墻都是漏風的,這里還是凍得跟冰窖也似。張寒卻是端端正正的坐在桌前,端端正正的寫字。天很冷,但他的手很穩,絲毫沒有顫抖。寫出來的字,是顏體,已經很有幾分神韻了。不過董策覺得,理當是沒有自己的柳體寫得好的。

  見董策進門,張寒很是詫異,趕緊起身,讓到一邊,一揖為禮:“大人蒞臨,蓬蓽生輝。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你這兒確實是蓬蓽,太簡陋了些。”董策四下里看了看,吐了口氣:“在城中會建造不少房舍,給你留個院子?這地兒冬天實在是太冷,住的時間長了,怕是會傷了身子。”

  “屬下多謝大人體諒。”張寒又是一揖,笑道:“只是此地雖然簡陋,卻是安靜,在下已經住的習慣了。實在是不想再換。”

  董策伸手點點他:“早就料到你會這么說,我也不勉強你。這樣吧,不搬也行,我知道,整修你也舍不得。那就找幾個人,把內里給你裝飾一番,加些木材,擋風擋雨。何如?”

  張寒不好再說什么,趕緊謝過。

  董策指了指身后的紀長運和宋黑郎,道:“這是紀長運紀大訥,那黑廝%一%本%讀%小說是他的長隨。大訥也是秀才出身,你們都是讀書人,當可親近一些。”

  紀長運上前一步行禮道:“晚生見過前輩。”

  雖然不知道紀長運什么來頭,但既然是董策親自帶來的人,張寒也很是客氣,趕緊把他扶起來,笑道:“如此客氣作甚,有道是學不分先后,達者為師。咱們讀書人,論學問,不論年齡,說不定你還在我前頭呢。”

  兩人好是一陣寒暄。

  董策笑道:“從今日起,大訥要在咱們堡中當差,現在還沒個住處,便和你湊一湊如何?”

  張寒一怔,欣然道:“如此甚好,我可與大訥抵足夜談。”

  董策點點頭,哈哈一笑:“那就把他托付給你了。”

  ……

  回到府中,紅袖和大丫二丫見老爺回來,自然優勢一番歡喜不提。

  喘了口氣兒,歇息了半個時辰,董策便拎著那一袋子錢去了工坊。

  出了府門,便能看到正對著的那一片工地。

  這里和董策上一次回來的時候相比,已經變了一個樣子。

  地面被平整出來了,雖然不說是平整如鏡,但是大的坑坑洼洼已經不見了,都被填平或者是鏟平,地面上只有一些小的崎嶇坷坷。在董策府前這片空地的左右兩邊,則是分別有兩列房子,左右一共四列。這四列房子,都是用磚瓦建造的,幾乎沒使用土坯,很是高大堅固,青磚青瓦,墻的下面兩尺是石頭打的圍子。而下面還有兩層臺階,說明這地基也很高。

  每一列房子大約有南北四十米長,東西八米寬,被分成了十間。每一間長八米,寬四米,面積三十二平米,而這一間,就是一個鴛鴦陣十二個人的住處。三十二平米,十二個人,勻下來每個人很有限。但這里是軍營,哪里有那許多講究?能有三尺立錐之地,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君不見后世那些在大帝都租房子的北漂一族,住的都是地下室里面的上下鋪,怕是連這點兒生活空間都沒有。

  每一間都是各自獨立的,單獨開門窗,中間互不相連。

  這四排營房,四十大間,足以容納四百八十人的軍兵,這也差不多是董策考慮中自己所能養活和裝備的最大數量的軍隊了。

  當然,只是現階段。

  在兩排營房后面,距離內城城墻之間的這片區域,還都留了空地,以后還可以繼續再建。

  李貴等一堆人都在那兒忙活著,董策沒有過去看,營房基本上已經完工了,現在在上門,上窗戶,打掃清理內里,檢查土炕的結實程度等等。他相信自己在這件事兒上三令五申,是沒人敢于陽奉陰違的。盡心盡力去做,哪里出什么差錯的道理?到時候直接完工后檢查驗收就是了。

  工坊,熱鬧依舊。

  在整個磐石堡中,工坊的鐵匠和木匠們,算是地位相當高的一批人了,當然,是相對于普通百姓來說的。

  他們能夠住在城里,伙食比一般百姓要好得多,發的米面都要多,而且時不時的還能發一些豬肉和咸魚。而且他們的老婆孩子,也不用每日干活兒,只要在家里收拾收拾,扯淡曬太陽就行了。

  而且聽說提拔成了什么勞什子一級工匠之后,每個月還發給餉銀——可是白花花的上乘銀子。而且升了一級工匠之后,還能再往上升,升的越高,每個月發的銀子就越多。天,咱們平民老百姓上哪兒尋摸這好事兒去?看他們整日不也就是打打鐵,鋸鋸木頭什么的么,也沒啥了不起的。

  工坊現在是周伯在管的,因此董策這次去,是他陪同,并王通帶著董勇振和另外一個家丁做侍衛。經過這幾次很不錯的表現,現在董策對董勇振很是看重,往往都用他侍衛,真真算是第一打手。當然,白忠旗這個長隨是少不了的,說起來董策和他也有些日子沒見了,很是說了幾句話。

  工坊的規模越來越大的,又往兩邊各自擴建了足足有三五丈,增加了好幾個工坊。后面的工坊家屬院也擴建了些。這片兒算是原來的城中保存較為完好的,理當是一片不小的營房,都是石頭建造的,很是堅固,現在雖然殘破了許多,但根基還在,略一整修就可以居住。

  董策的工坊班底,一開始是十六個,十一個鐵匠兩個泥水匠三個木匠,都是從寧魯堡招來的。

  兩個泥水匠是混的最好的,西安堡往西那些墩臺城堡,他們多半都參與過,現在已經大用。整個磐石堡的設計都是他們全程參與,現在帶著人各種建造,已經屬于人上人,李貴等人都對他們很客氣的。

  木匠們一開始的地位很尷尬,沒什么活兒做,整日就是在那兒閑著,不少人背地里都說他們是吃閑飯的。但是后來,磐石堡各種大修大建,到處都需要用到木頭,他們立刻變得非常忙碌起來,一部分跟著建筑隊四處走,一部分則是留在工坊整日的做活,打造各種器具。

  這一忙起來,閑話立刻就消失了。

  后來還是李貴看木匠都不夠用了,建議董策招募,便又通過趙大會的關系招了七個人,現在湊夠了十個人。

  至于鐵匠,則是一直都在招募的。董策說過話了,只要是趙大會把人送來,立刻照付銀錢。尤其是會打造火銃的鐵匠,價錢不是問題,哪怕是花大價錢從衛所軍中直接買出來的,也立刻給他把銀子補上。有一個算一個,銀錢之外,還有人情。

  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武將的人情,對趙大會這種略有些小勢力的商人來說,可是極其珍貴的,他自然是不遺余力。又能來錢,又能賣人情,何樂而不為?再說了,磐石堡待遇好的消息傳開之后,不少鐵匠都爭著搶著要來——董策聽了都有點兒心酸,能管全家吃飽飯就算是上好的待遇了,大明這世道啊!

  最開始時候是十一個人,都打過兵器,其中有三人打過甲葉,一人打過火銃。后來,趙大會又送來了五個鐵匠,其中一個打過火銃,一個打過甲葉。董策為此,又掏出了二十兩銀子。之后陸陸續續,又來了十七個,直到三天前,還剛有一家子搬了進來,那一家子是祖傳的手藝。一大家子八口人,老爺子,倆兒子,十五歲的大孫子,都是鐵匠。甚至傳言那膀大腰圓的大二媳婦都是掄鐵錘的好手兒。

  董策麾下的工坊,從無到有,一步一步的發展壯大,現在已經有快五十個人,火銃、長矛等武器都能自產,算得上是初具規模。

  不過董策可不滿足現狀,一想到建奴都城沈陽之外那綿延數十里,一眼望不到盡頭,一年不知道能產出多少武器兵甲的鐵匠鋪子,他心里就是一陣陣的發熱。

  大老爺來工坊視察,對于所有工匠來說,可都是了不得的大事兒,許多工匠還未見過董策,周伯早早便讓人通傳,等到了的時候,一干人已經在外排成幾排,迎接等候了。都是平頭老百姓,眼皮子淺,這輩子還沒見過這么大的官兒,一看見董策過來,便是亂紛紛的跪地,說什么的都有,亂糟糟的。搞得周伯很是有些尷尬,瞪了杜建河趙鐵砧并那幾個工坊的負責人一眼。

  董策卻是不以為杵,笑吟吟的讓大伙兒起來,還拉著幾個人說了會兒子話。董策先去了木匠那邊,倒不是因為重視,恰恰相反,就是因為不重視——因為剩下的時間他打算就在鐵匠那邊兒過了。木匠這邊也各自劃分出來一些區域,每個木匠都有自己的一小片區域,里面擺放著各自的器具。他們顯然正在做活兒,地上亂七八糟的堆得到處都是原木,已經鋸好的木板,已經成形或是半成形的器具。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https://www.dzxsw.cc/book/102932/559142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郎溪县| 福清市| 桃园县| 洪湖市| 汾西县| 吐鲁番市| 濮阳市| 宣武区| 舞阳县| 贡嘎县| 乌兰浩特市| 新绛县| 荆州市| 张家界市| 塔城市| 西青区| 珲春市| 都江堰市| 元氏县| 宁武县| 永昌县| 洛浦县| 芷江| 元朗区| 陵水| 永善县| 康保县| 山东| 保山市| 吉首市| 丰县| 内丘县| 内江市| 高要市| 井陉县| 潜江市| 通榆县| 当雄县| 兰考县|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