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三 保甲制立
“咱們現在有多少百姓?七百六十三人!而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壯年男女,現在又都干著重活兒,吃的也多!按照一個人一天兩斤糧食來說,一天下來就是十石上下!而且我打算在不久之后便要訓練兵丁,糧食的消耗量只會更加的大-當初兵備道給了五百石糧食,糧食最多最多也只夠支撐兩個月的!咱們的糧食得到什么時候才能下來?明年的五月!中間這五六個月怎么熬過去?還是得買糧食。現如今物價騰貴,哪里買得起?”
董策斬釘截鐵道:“所以,咱們必需得想法子弄錢!”
王渾眨巴眨巴小眼兒:“弄錢跟改變訓練有啥關系?”
這句話算是問出了大伙兒的心聲。
董策似笑非笑道:“沒有兵,去哪兒弄錢?”
他臉上掛著淡淡的笑,但是眾人瞧了,卻都是心里有些發涼。
“按照本官的法子操練,固然是能把他們打造成一直基礎扎實的精兵,但是那需要花費的時間太長了,少則三兩個月,多則一年半載!倍叱谅暤溃骸霸蹅兊炔黄!所以,必須要讓他們快速的形成戰斗力!”
“瞧了北東路黃參將的家丁,本官心里有些念頭兒。”
“王通,我問你,現在這些家丁們聽不[一][本][讀]小說ybdu..聽命令?”董策問道。
“聽,老實的緊!”王通笑道:“屬下讓他們做什么從來不帶打折扣的!
“忠誠如何?”
“他們死活都在大人一念之間,這些時日大人給他們吃穿,一個個心里都感激的緊,沒有一個說小話的,這些,我最清楚!
董策知道王通有點兒這方面的本事,他一擊掌:“著!只要聽令,聽話,這便足夠了!”
……
進入十月的中旬,放在后世,已經是十一月中下旬,北方的各大城市開始供暖了。這北地的天氣,已經是寒意濃濃。
早上已經能在草葉上瞧見的濃濃的霜露。
磐石堡左近的大草甸子,也從盛夏初秋時分的黃綠相間變成了現在的一片枯黃,一眼望去,滿滿的都是蕭瑟寂寥。
天公也不作美,天氣陰沉沉的,太陽瞧不見一絲一毫。
不過和這天氣相比,磐石堡卻是一片熱火朝天。
種植小麥的工作基本上已經完全結束了,對于北方中國的農民來說,再有活計基本上就是明年開春化凍之后了,到了那時候才能夠對小麥進行保養,因為該時小麥已經發了幼苗。但是中間這段時間,小麥的長勢如何,就完全是看天意和土地的肥力了。
農忙雖然結束,這些百姓們可是不會閑下來。
董策的磐石堡現在這么偌大的攤子剛剛搭起來,正是四處透風,到處都需要建設,到處都需要人力的時候,哪里容得他們偷懶?
堡壘需要建設,水渠需要開挖,橋梁需要搭建……
而這一切,最好便是在冬季徹底降臨之前完工,若不然的話,冬天到來,土地凍得邦邦硬,到時候施工會非常的困難。比之現在,至少要增加三四倍的工作量。
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大事要辦。
要把這些百姓們完全組織起來,發揮出他們最大的力量來,就得有一個強有力的自上而下的組織!
董策選擇的是保甲制度。
今日,磐石堡南門前面格外的熱鬧。
所有的百姓們都被召集在一起,聚成一堆一堆小聲議論著。
他們的氣色明顯比剛來的時候好了太多,這些日子每日豐衣足食,臉上的菜色都消失了,身體壯實了許多,看上去也有精神。生活有了盼頭兒,就連那眼睛,也都靈動多了。
少頃,董策一行人被簇擁著走出城門,他登上那個作為宣講臺的大石頭——王通早就讓人在石頭周圍修起了臺階,真就改造成臺子的模樣了。這里地勢開闊,足以容納千人聚會,倒也是個好所在。
他上了臺子,人群中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但是忽然間,也不知道誰第一個發了一聲喊,接著便是此起彼伏,人群中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而后,歡呼聲變成了一陣陣巨大的聲浪,席卷著磐石堡。
百姓們向董策獻上他們的尊敬與擁戴。
董策臉上帶著淡淡的笑,他深深的吸了口氣,享受著這種站在萬人中央的感覺。
這,才是大丈夫之所為。
百姓們,其實要的也很簡單,能給他們一口飯吃,讓他們活下去,能夠繁衍子孫,僅此而已。
你只要對他們好一些,他們就會為你付出忠誠,勞役,兵源,賦稅……等等一切。
董策雙手向下壓了壓,人群中的聲浪頓時便小了下來,直至最后,消失無蹤。
他掃視了一眼下面的百姓,大聲道:“今日把大伙兒召集過來,是為了一樁事!便是分保分甲。各戶百姓都認真聽了,看看自己分屬于哪一保,哪一甲。”
他擺擺手:“王渾……王通,你上來念!”
“是!”王通大聲應是。
剛想讓王渾念,卻猛地想起來,這廝不識字兒。
董策并沒有給下面這些百姓們解釋的意思,他們只需要聽從命令就行了,用不著知道這命令是因為什么,目的是什么。
“邢二虎,吳七九,孫明石,張大根……”
“以上十戶,是為第一甲,甲長……”說到這里,王通頓了一頓:“甲長吳七九。”
“……以上十戶為第二甲,甲長……”
王通扯著嗓子大聲念著,一個個的人名兒從他的口中蹦出來,但是涉及的只是家主的名字,在這個年代,尤其是自從張居正實行了攤丁入畝的一條鞭法之后,男丁就是一戶的代表。
當初每個流民來的時候都進行的詳盡的戶籍姓名統計這會兒派上了大用場,所有人都被處于有力的監管之下。
董策收納的第一批百姓,也就是他從馬賊手里救出來的那些,一共有四十七戶,十三歲以上的男丁五十五口,都是十三歲以上的成丁,女丁則是七十一口,十三歲以上的壯女五十七口,不足十三歲者十四口。
第二次則是從十里鋪調過來的六十六戶軍戶,其中有男丁一百四十九口,其中十五歲以上之壯丁為一百一十六口,丁女一百六十九口,其中十三歲以上之壯女一百三十六口,十三歲以下者三十三口,共三百一十八口。
第三次的百姓來源則是流民了,第一批流民中選出來的合格者一共是三百一十九人,其中有丁男一百八十人,都是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丁女一百三十九人,都是十三歲到四十歲之間的。除開那些已經被董策收為家丁和奴婢的百姓,一共有戶數為一百二十一戶戶,其中口數在兩人及兩人以上的一百一十戶。
這些日子又陸陸續續的有流民來投,周伯王羽等人便按照董策的吩咐,按照之前的規格一體處置,把他們安置在有荒地的所在,分給耕牛等一應器具,同時也先給他們來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以后須得遵從的規矩和要履行的義務。
董策不在的這些時日,又多了五十七戶,一百六十九口。
現下算來,董策的磐石堡已經有戶數二百九十一,口八百九十六。
其規模,大致和現在一個大型的村堡差不多。
按照自從隋唐時候傳下來的規矩,一甲之中,多不可超過十五戶,少不可少于六戶。不過董策講究一個標準化,制度化,規定的一甲就是十戶,只不過由于多出一戶來,所以最后一個甲,分成了十一戶。
一共二百九十一戶,二十九個甲,很快,所有甲長便都安排完畢。每一甲的人,基本上都是住的相近的,也都熟悉。
王通宣布完任命之后,又大聲道:“凡我磐石堡之屬下,十家置一甲長,百家置一保長。凡遇盜賊、逃人、奸宄、納糧、殺牛、竊發事故,鄰佑即報知甲長,甲長報知保長,保長報于上官。上官核實后,妥善處置。若一家隱匿,其鄰佑九家、甲長、保長不行首告,俱治以重罪不貸!”
“下面任命保長!”王通說到這里,頓了一頓,眼睛往下面掃了一下,那些甲長一聽,立刻都是眼睛一亮。能夠管理百戶的保長,和手底下只有十戶的甲長,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他們都是有些心熱。
王通嘴角露出一抹嘲諷的笑,大聲道:“第一甲到第十甲,為第一保,第一保保長,周伯!第十一甲到第二十甲,為第二保,保長王羽!第二十一甲到第二十九甲,為第三保,第三保保長李貴!”
而后李貴三人便站出來向眾人拱了拱手。
他們三個現在在董策的麾下負責民政這一塊兒,時常在下面跑動,是以這些百姓們都是對他們很熟悉。那些甲長一聽,心下都是有些失望,不過這一絲淺淺的失望情緒很快便是消失了——畢竟他們前一陣子還是流民,哪里敢有什么野心?立刻就轉變成了如何巴結好保長的問題。如此任命,董策自然也是有自己的顧慮的。俗話說升米恩,斗米仇,讓這些百姓們脫離苦海,有了田地,有了吃食,這已經是對他們極大的恩德,百姓們自然也會感念。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https://www.dzxsw.cc/book/102932/559125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