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未停工
是待到第二天,將另兩位大人喚來書房,皇甫靖便將昨日與妻子一起寫就的安排,給對面兩位觀看了起來【諸玉在傍第二百二十八章未停工章節】。接過手來,通讀一遍后,再瞧那旁的兩人,已是不覺面上皆是一片驚喜之色。
“大人,怎會想到此處之上,的確是好法子。”不單是這率先開口的張主簿,就是另一旁的牛縣丞都不禁,笑著直點頭。
將那份書稿好生,又展了展平放回桌面,才接著問道:“想來那兩個山頭上的村民們,也有好幾百口。倘若是分散往各家卻是微不足道,但補足那些有工事在身人家的,確實足夠了。”
皇甫靖也不免,頷首應了一句:“說來倒也不算是本縣自己想到的這法子。”卻是把忘憂山上,那新村長家女眷來訪一事,略略說了與他們兩人知曉。
從知縣大人言語之中,不難發現原來又是那位知縣太太,有意提醒一二所得。反倒不似初次聽聞之時的驚訝,眼下觀來那位內衙之中鮮少露面的知縣太太,倒是大人的賢內助。
從最初時提出的賒給銀兩,栽種林木開始,便已有多次在幕后幫著這縣衙內,解決了不少難題。只不過,這兩位還尚不知,其實在更早先的溜木出縣,那看似異想天開的法子,便是出自這位之手。而如今城內外,所設立的多處專為接濟孤兒寡母的小作坊,也是她讓那胡家送上的銀兩,轉而又用到了實處。
當然,不單是玥娘自己不愿聲張。更要緊的卻是眼下的情景,他們夫妻二人都不能太過張揚。而且這個世道,也是鮮少有太過出挑的女子。到不是全然無有,但基于自己的出身。再加之此刻夫妻倆多少還得防著京中。那好幾十雙貪婪的眼睛,又怎敢輕易顯露一二。
不過好在政務之上,但凡涉及到修橋補路之事,都能推了給那位很是受用的嚴副使。倒是給正身處知縣之職的皇甫靖,無意間躲過了不小的麻煩。
而自前次。收到胡家傳來的口信后。那才上任伊始的嚴副使,便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短短三月不到之時,又建一大功績。這便是橫跨在酈縣與邵楊兩縣之間的。那座規模不小的新碼頭。
要說起來,原本在兩個小縣城接壤處,合建一個碼頭而已,并不能稱得是大功績。但也算是事出有因。反倒使得這座先前不怎么能入路轉運司,各位大人們法眼的‘小’碼頭,卻是偶然間成就了那位,最先提出修建的嚴副使的一大功績。
原來,就在才剛入秋之際,大呈朝的最北之地偏生早于往年,落下的鵝毛大雪,而且還是一連三日未停歇。如此一來,給本就賴以草場生存的北方牧民們,沉重異常的打擊,還未來得及預備穩妥的干草飼料,更是無從談起。
朝廷上,確實不曾耽誤時辰,一早得了八百里加急,便浩浩蕩蕩一路長隊,裝滿了糧食衣被往受災處去【諸玉在傍228章節】。原本這些年間,各處的官道都已是未見大修過幾回,當轉入其余山道、小路之后,更是讓這一大隊人馬苦不堪言。
倒是,在路經薊陽府城之時,聽說眼下更有一條足可媲美新修官道的通路之后,哪里還愿意走回那條破舊的小山道。隨后更是得了,與這車馬便道相連接的,另有一座才修得的碼頭,可直通下一個州府屏谷。更是叫這一路上沒少受罪的官員老爺們,在心底歡呼雀躍起來,這下可算是得救咯!
結果也是不言而喻的,不僅一路難得通途,又被那便道的擁有者緙絲胡家,全免了過路銀兩,又不免被這一眾押運的官員們,大大的計上了一筆。
再接著,赫然發覺經由這河道往北地深入,反倒比起以往的老路上去,省下了小半日的時辰。愈發讓這一行長隊滿意至極,上到領隊的官員眾位,下至普通的趕車把式們,無不在一段路途中稍稍緩上一口氣的,哪能由衷歡喜出聲的。
于是乎,不待救災人馬全都返回京城,已有先行抵達回復圣命的官員,將此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甚為詳盡的稟明當今。其中在薊陽州府境內的這一段,更是好生夸耀了一番,就連事后才知的那位,已離職轉往他處的嚴義信大人的功勞,卻是赫然在目。
被自己御筆欽點的那個,才調任路轉運司的副使,眼見初一上任便有這等功績,卻是不易。更要緊的是,這般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材,還是他當今圣上,年前親自過問去向的。
如今聞聽大災之中,凸顯便利的那條通途,就是由此人一手為之,心中的得意之色,又怎能不悄悄爬上在眉梢。可才剛在任上不過半年光景,若是此刻提出再升遷一二,卻是未免不妥。畢竟那路轉運司的所在,到底不比旁的府衙之地。
思量片刻后,便直接賞了個二等男的爵位與其,更另給他家堂上的老母親賜了誥封。雖未得遷升,可這等三喜臨門之事,又哪是容易見得的。
親自上京謝過圣上恩典,再原路回程之際,不免有心往舅兄所在的鶴鳴繞道數日。一來當然是,讓自家的娘子好生勸慰一二。比起那酈縣的那位知縣來,反倒是自家的這個舅兄更叫他擔憂些。
那位畢竟在公事上,自己曾出手還過兩回人情。而自家這位卻是當初,為了保住那剛上任時的功績,不但未相助一二,反而幫村著那兩縣能順利建筑碼頭,強留了特意求助的送信之人。
二來嘛,自打由京中返回,老母親便是多次提醒到。自己父族一系中再無一個在朝,而當年自己落魄時,到底是靠著泰山家的多番資助,才能穩步走了最艱難的那幾年。
如今還上些與舅兄一家,也是應當。更何況眼下,就憑自己在朝中的名望,能在舅兄府內安住上幾日,就已能幫上他許多。此話倒是不曾說錯,事實上也正因此。那些原本已是遠遠離了鶴鳴而去的客商們,得知此等大消息后,少說已有近四成的樣子,已在商議著早日返回的事宜。
就在嚴副使春分得意之際,而那頭的鶴鳴也正借力,得以緩過三分氣運之時,一年中最是忙碌的秋收大事,已是如火如荼而至。
早已有所安排的酈縣這方,倒是半點未曾耽誤,更令人叫絕的是,那片集市的所在,仍舊是夜以繼日的趕著工。原本此等時節,沒有一地不是埋頭,搶著時日在忙活這秋收之事,根本無暇顧及其它。如此一來,這酈縣便道旁的那片突兀之象,倒是不曾引得那些好奇之人駐足一二。
直到各自在家中,忙完了秋收后返回那片的鄰縣工匠們,直接被自己眼前的景象,驚得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
‘這……這還是,咱們臨走那……那會兒的樣子嗎?’嘴是張得都快夠擱進一個雞蛋的,可卻是誰都沒能出聲半句,不過心底卻是深深被所見之景,震撼當場!
最終還是在,留下一直忙活著的酈縣工匠們口中得知,原本人家是縣太爺給做得主。不但不用回家忙著秋收,只安心工事便好,至于家中的糧食卻是一顆都不曾少收,全都由衙門一早便幫著定好了熟手,只等著回家入庫便成。
再等此般消息,分別傳出酈縣時,也已是數天之后的事了。不過卻叫那邵楊的兩位主輔官,吃驚不小!
“竟然還能想出如此的絕妙之法!這位皇甫知縣確實在政務之上,很有些手腕,若不是工匠們瞧出端倪來,我等外縣之人更是無從得知此番之事。”聽得來人詳盡回報完畢,這旁的楊知縣才勉強收斂了驚愕之色,幽幽道來。
而那旁的邵主簿更是,強壓住心頭的震撼,將面前的香茗連飲數口,才連聲應道:“我都四十有五了,卻是從未瞧見過還真有人敢在秋收時節不停工的所在。更別提,那位大人居然還想出,以林戶幫手收割,再由在建商戶出工錢給其之事。”
“如此一來,即不用耽誤工事;又能保住秋收大事;而那些原本就想著能早日開張做得買賣的商戶們,哪里有那不愿掏上散碎銀子之理喲!哦,對了,他們縣衙之中更是半分額外的銀兩未動,便足以收攏這一路上所有的人心,便又是一樁穩賺不賠的好買賣!”
聽得對面的知縣大人此番言語,那旁的邵主簿也不免又是一陣由衷的感嘆連連。可不是嗎,不停工已實屬難得,酈縣那位竟然還真能做到,三方……應該是四方才對,皆是滿意之事,卻是更為難得!
各戶工匠們,不用停了手頭的活計,回家忙秋收,便可坐享其成,這不就是無意中,另多出了份工錢嘛!而那些山上再無地可耕的林戶們,卻是得了工錢,幫村了幾日農活,這也是個好額外的進項。最希望市集開張伊始的,不過出了幾個佃戶的工錢,便換來了提前半月,乃至更快的時日,更是再劃算不過之事咯!
即便是與酈縣很是不對付的另一方,鶴鳴貢知縣在獲悉此等聞所未聞的新鮮消息后,也是被驚訝的半天不曾醒過神來。(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102897/55795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